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廣論消文318
2024/10/10 12:37:27瀏覽37|回應0|推薦0

廣論消文318  317頁1行 -末行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亥四、暫止息力分二:

需要休息的原因 發精進速率——不急不緩

金一、需要休息的原因

暫止息力者,發勤精進身心疲勞,須暫止息,若不爾者,則極厭離,能障後時發精進故。

暫止息力:發起精進之後,一旦身心疲勞,就必須暫停休息,因為如果勉強硬撐,會導致心極厭離,而障礙後面發起精進。

對此,有一位格西解釋說:像我們閉關,有的人開始時非常勇猛,不知道暫止息,一段時間之後便無法調適,以後看到關房就怕,這是由於不善巧的緣故。

宗大師在開示“修習軌理”時,強調初學者修法時間宜短、次數宜多,這也是要求善用“捨”力,即在還有想修的心時就應截止,後面才有興趣趣入,否則以後一見到座位就會發嘔。

休息無間,仍發精進。

休息好了,立即繼續發起精進。

前事究竟,不應以此便為喜足,應於上勝更發精進。

在前面的事完成時,不應以此為足,應當對更高一層的境界再發精進。

此處暫止息力,若譯為“捨力”,則更合適。捨力就是能放捨的力量,修行時善用捨力非常重要。

這捨的力量體現在果斷上:當斷則斷,當行就行,沒有一點拖泥帶水,這就是力量。

此處“捨”分為兩種:一是身心疲勞時的放捨,二是善業完成時的放捨。

第一種捨:身心疲勞時應當立即休息,休息好了,無間再發精進(“無間”二字很重要)。總之,要把握兩個及時:事情過度了要放得及時;休息好了發動要及時。不論做哪種工夫,即將生起疲厭之前,應立即放捨,這樣後勁就會充足。放捨是為了再次提起,否則“過猶不及”——任何事情用功過度或程度不夠都是弊病。

第二種捨:完成一項善業或者獲得一種境界時,應當立即捨淨,內心毫不留戀,如此才能上進,否則將停滯不前。所以,修四禪八定、五道十地乃至行善,都不能滿足,若以少為足就是墮於懈怠。

如云:“若時力衰乏,為後故暫捨,為趣後後故,善竟即應捨。” 此後所說極為重要,若以前德而為喜足,則能障礙修證眾多勝功德故。

如《入行論》所說:如果精力衰竭,為了保持後勁,應當暫時放下不做;而且,為了趣入往後接續的善行,當一項善業完成時,就應毫無留戀地捨去。後二句所說極為重要,因為若滿足於前面的功德,就會障礙修證許多殊勝功德。

大乘菩薩應當心量廣大、心態積極、永遠充滿活力,而非暮氣沉沉、以少為足。

問:心無滿足並不合理。如果所求的事完成了,應當滿足;如果不能成辦,也應當放棄,怎麼說恒無厭足?比如:挖井費了許多功夫,仍不見有水,就應停止;行路到達目的地,就不應再走。怎麼說恒無厭足?

答:以世間的比喻並不能說明菩薩的精進。比如:挖井挖得不夠深,就得不到水,並不是沒有水;即使此處無水,其他地方也會有水。如果說有終點,那必定要到達佛位為止,但即便成佛之後也是心無厭足、悔人不倦,所以說無厭。

所謂“事情成辦之後就應停止”,這種說法也不正確。菩薩的精進志願廣大、誓度一切,雖然已達佛地,但由於眾生無盡之故,彼等精進也不可盡,就像火不熄滅,終究沒有不持續燃燒的情形。菩薩的精進也是如此,乃至涅槃終究不休息。因此,在佛的十八不共法中,對欲和精進應恒時不斷地修習(出自《大智度論》)

問:佛法要求人少欲知足,知足有什麼不對?

答:此二“知足”的意義不同。少欲知足是教人對世間五欲要知足,而這也正是為了讓人轉移精力修習聖道。如果混淆兩個知足的含義,以知足為藉口而墮在懈怠坑中,則是很深的墮落,完全違背了菩提心的誓言。發菩提心是“眾生無邊誓願度,佛道無上誓願成”,菩薩必須常行精進,證要滿一切德,斷要離一切過,因此,以少為足的心態會直接損壞大乘種性、毀壞菩薩戒。

《大乘莊嚴經論》中講述了菩薩的無厭足意樂,以佈施為例:

一、對所施物無厭足

為了利益一位有情並成熟其相續,即使已施捨他充滿恒河沙數世界的七寶,菩薩也不會想:“我對他佈施了這麼多,已經足夠了。”

二、對施身無厭足

即使每個剎那都對一位有情佈施恒河沙數的身體,菩薩也不會想:“我對他佈施了這麼多身體,現在已經足夠了。”菩薩淨修無厭足意樂,仍然一如既往地奉獻。

三、對佈施時間無厭足

即使在恒河沙數劫中,須臾不斷地對一位有情佈施身體和受用,菩薩也不會想:“在這麼多劫中我一直對他佈施內身外財,現在已經足夠了。”不但不心生滿足,反而發起無厭足意樂“我要永無止息地奉獻眾生界”。

所以,連虛空也不足以描述菩薩心量之廣大。

四、對於有情無厭足

為了將一位有情安置於無上菩提,成熟其相續,菩薩在恒河沙數劫中,對他佈施充滿恒沙世界的七寶和身體。就算如此,縱然要將一切有情安置於無上菩提,菩薩也不會生起現在已經足夠的心。依此修心,發起無厭足意樂,才能恒時無有疲厭。

對大乘菩薩來說,從佈施到般若都這樣具足無厭足意樂極其重要。宗大師說“此後所說極為重要”,就是指:完成一項善業之後,不能因此滿足,為了趣入後後,應對上上道再發精進,否則以滿足心會障礙修證許多殊勝功德。

金二、發精進速率——不急不緩

此又顯示發精進規,謂應俱斷太為熾然、功用過猛及太散緩49,當恒相續如瀑流水。

恒相續”:持續,一直讓此相續不斷。

此處又顯示了發精進的規律,即應同時斷除兩種過失,一是斷太熾燃、功用過猛的過失,二是斷太鬆散、緩慢的過失,應當如瀑流水般持續不斷。所以,精進不像暴風驟雨,而是如細水長流,應十年如一日地堅持。

49 散緩:“散”是不集中,“緩”是拖延。

《四十二章經》中說: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時悲緊,思悔欲退。
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
對曰:“愛彈琴。”
佛言:“弦緩如何?”
對曰:“不鳴矣。”
“弦急如何?”
對曰:“聲絕矣。”
“急緩得中如何?”
(鬆緊適度怎麼樣?)
對曰:“諸音普矣。”(各種妙音都能彈奏。)

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淨安樂,道不失矣。”(佛說:“沙門學道也是如此。心若調和,便可成道。修道若用功過猛,身體就會疲憊;身體如果疲憊,就會心煩意亂;心一惱亂,修行就會退失;修行退失,罪障就會增加。只要保持清淨安樂,道就不會失壞。”)

這是世尊教導我們修行時,應如何善調身心,不讓鬆緊失度。儒家也說:“其進銳者,其退速。”(精進過猛,退得也快。)又說:“欲速則不達。”(想要速成,反而到不了。)又說:“勿忘勿助。”(既不忘失它,也不助長它。)道理也是如此。

《菩薩地》說:“若諸菩薩發勤精進,不緩不急,平等雙運,普於一切應作事中,亦能平等殷重修作,是名菩薩平等精進。”(菩薩發起精進時,不緩不急,平等雙運,普遍在一切應作的事業中,也能平等殷重地修作,這叫“菩薩平等精進”。)

古人說:“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張”是拉緊弓弦,“弛”是放鬆弓弦。“文武”指古代的聖王——周文王和周武王,他們治國的方略是張弛有度,不會只張不弛或只弛不張。

其實,這個大規律適用於任何事情。不論修行、生活、工作或做任何事,都要鬆緊適度,有節奏、合理地安排,才能持久而無疲厭。

佛在《遺教經》中教誡說:“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長流則能穿石。”(你們應當勤精進堅持不斷,猶如細水長流,就能穿透頑石。本論也說“如流水”,要點在於恒時不斷。)

又說:“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假如修行數數鬆懈、間斷,就像鑽木取火,還沒鑽熱就停止,那就很難得到火。)比如:聞法經常間斷,就無法生起圓滿的聞慧;思惟不能堅持,幾天思擇,幾天又不思擇,也不能成就思慧;修習定慧,數數停息,就不能生起聖道。所以,工夫間斷,一曝十寒,不能成就任何佛法的功德。因此必須恒時相續,如瀑流水。(《孟子》說:“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吉祥敬母云:“修殊勝德時,尊曾無急緩,故尊諸勝德,前後無差別。”

馬鳴菩薩說:世尊!您在因地輾轉上進修習殊勝功德時,從未過急或過緩,所以您果地的殊勝諸德也沒有前後不一致的情況。

這是說等流果。無論做事還是修行,若養成不急不緩的習慣,則果上必會呈現前後無差別的平等相。

博朵瓦亦云:“如席摩主巴之逐盜者無益,應如絳巴之逐盜者,初先預備,次乃至未及盜處而追,如是緩追,又須耐久。譬若全不停息,速猛而進,走至極乏,坐不能起,等同未進。”

博朵瓦祖師也說:席摩主巴此地區追趕盜賊的方法沒有用,應採用絳巴此地區追趕盜賊的方式,首先做好充分準備,其次在沒有追到盜賊期間一直追趕,既要速度適中,又要耐力持久。假如毫不停息地猛追,到了極度疲憊時,一坐下去就起不來,這等於沒有前進。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so168&aid=18115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