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09/10 15:57:41瀏覽138|回應0|推薦8 | |
看了印度片「三個傻瓜」之後
深深覺得片中的教育意涵,令人憬醒! 「病毒」院長的功利、僵化 讓「菁英掛帥」價值觀,扼殺了人才 〈法漢〉 和〈 拉朱〉差點也葬送在這個 看似主流卻偏差徹底的學位制度下 在一個競爭激烈的國家中 以最高學歷或專精技能來遴聘人才 是無可厚非的手段與方式 但過度窄化人才類型,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因為,一個高度文明的過家,分工愈細 所需人才愈多,怎麼可能「女必醫師,男必工程師」? 如果,以這思維來「運作」教育,培養人才 那其他階層的人才,如何產出? 我們可以理解:菁英的出路比較廣,社經地位高 日後的生活品質也會相對提升。然而,菁英並非觸目皆是 所謂「人自有天性、資質」。適性教育,才是良策 制度殺人,並非危言聳聽。偏差的觀念,也會誤人 像片中的「病毒」院長,以自己的「是」排斥他人的「非」 逼死了自己的兒子與富有創意的學生 若非聰明有主見的〈藍丘〉勇敢地挑戰他與處處點醒 不知還要扼殺多少有潛能發展的人才? 片中,有許多感人情節。而令人深思的幾句話是: ◎ 追求卓越,成功就會緊跟著你。 ◎ 生命就像賽跑,如果你不跑快點,別人就會超越你! ◎ 心懷恐懼,如何對生命誠實? ◎ 人是不能被教的,教育是幫助他發現自己。 ◎ 唯有先站出自己的立場,不然是不會有人幫你說話的。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