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什麼該管?什麼不該管?
要管的是行為、品行的正確與否。
瞧最近新聞揭露的幾則案例,虐狗、破壞同學書本、上課無視老師存在......,都是因為孩子的行為和品格已經出現了偏差。
不管的是學業上的表現。
因為每個孩子的潛力不銅、開竅的時間也不同。
我們也許可以提供不同的學習領域、環境讓孩子去嘗試。
卻萬萬不可強迫學習!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功課好不好不重要,只要品性不變壞就可以了。
『不管』,比『管』還要難。
(讓孩子在自由中嘗試,並信任孩子找到自己的路 )
我常常讓兒子爬上爬下而不阻止他,因為我覺得真的跌倒了或摔下來就知道痛了。
想讓小朋友從小就有"失敗" "挫折"的經驗,而不是一昧的說"那個不要做" "那個不要動"來引起他更大的好奇心,讓他去闖一闖、撞一撞會累積更多的經驗。
讓孩子在自由嘗試中找到自己的路,黑幼龍夫婦以「不管」的教育哲學,「等待」考試零分、冥頑不靈的兒子開竅,成為一名傑出的醫生,他們為何敢「賭」這個未來?
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的第二個兒子黑立國從小就讓他們夫妻倆頭痛不已,四名子女中,黑幼龍最不寄予厚望的就是老二。
然而,沒想到今年三十三歲的黑立國,如今竟成為美國華盛頓大學附屬聯合診所所長,而且是最年輕的所長。黑幼龍夫婦手中握有的是一支什麼樣的仙女棒?
黑幼龍的妻子李百齡對黑立國讀小學時的某次考試,印象深刻。
有一天,黑立國回家時興奮的嚷著:「媽,真的給妳說中了,我今天國語考鴨蛋。」
李百齡覺得好笑,沒看過哪一家的孩子考鴨蛋還那麼高興,不過,她並沒有責罵這個像過動兒的兒子,只勉勵他努力,「下次你就會進步,考十分。」
黑立國不但不愛讀書,而且到處搗蛋。
李百齡回憶:「住在新店花園新城的時候,立國自個兒拿著滑板從山頂沿著陡峭彎曲的山路一路溜到山下,嚇壞了大人。」後來他們搬到美國住,情況依然沒有改善,有一天,社區鄰居氣急敗壞的來告狀:「你兒子要將火柴丟進汽車的油箱裡,差點火燒車。」
黑幼龍談起兒子當時的情況啼笑皆非,有一陣子他甚至認為兒子瀕臨「不良少年」。
國中之後,黑立國隨家人轉到美國讀書,課業繼續打混,一直在B、C等級約台灣的乙等、丙等徘徊。
李百齡雖然無奈,但是她不逼迫孩子讀書。
她的教育態度是「快樂就好」,她說:「自己從一女中到台大,念得太苦,沒有必要讓孩子過同樣的生活。」
所以,她從不管孩子回後有沒有做功課,只告訴他們一個原則:「到學校被老師罵活該,」讓他們明白那是自己的責任。
黑立國不愛念書,只愛打球、摔角。
看著兒子混到高中還沒「覺醒」,李百齡有點急了,有一天忍不住的問他:「你不想上大學了嗎?」,黑立國反問「念社區大學有何不好?妳知道嗎,我們家收垃圾的司機賺的錢還比老師多兩倍。」
李百齡看著兒子說:「你這體格去考司機應該會上,」
他聽完,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又跑去打球了。
黑立國高二時因摔角教練的一句話對課業的興趣產生大逆轉,說也奇怪,黑立國的行為在高二時出現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有一次,學校摔角教練說擔任隊長的黑立國「會讀書又會運動」,以此勉勵其他隊友。
黑立國的榮譽感油然興起,他說,「其實那時功課並不好,只是比其他拿D等的隊友好一點。不過教練的稱讚,讓他感覺到念書有好處,可以看起來比別人好。」
此後他開始發奮讀書,把運動的精力轉移到功課上,分數出現大逆轉。後來,竟然申請到華盛頓大學,而且讀出興趣。
黑立國回憶這段成長歷程,他很感謝父母親給他空間,讓他成為一個快樂孩子、快樂的醫生。
父母雖然「不管」他的功課,但信任他的行為不會變壞。
因此他的功課雖然不好,但是沒有喪失最大的本錢」」自信,沒有成為自暴自棄的問題青少年。
他認為:「父母『不管』,比『管』還要難。」
李百齡補充說明,「不管」是「不管孩子的功課,但管孩子的行為。」
他們經常對孩子分析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要懂得行為分寸,所以後來他們的孩子雖然身處在美國青少年吸毒、性氾濫的大染缸環境,但孩子都沒有出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