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19 12:03:56瀏覽464|回應0|推薦1 | |
天底下的父母應該都是一樣的吧? 亞洲的父母大多是只要自己做的到,能給小孩的多數捨得.4, 5, 6 年級的父母,隨著台灣大環境,有抓住機會的,也跟著富有.當然有些父母忙於工作或事業,疏於對孩子的照顧,導致父母很 OK, 小孩卻很NG....然而父母就是父母,總是不放棄一絲的希望,寄望國外的教育方法或是體系,能讓自己的孩子有所轉變..... 我做遊/留學顧問那麼多年,雖然儘量避免碰未成年客群(因為有責任的問題,你都教不好自己的孩子了,何況是陌生人的我?.....),但還是或多或少會有接觸,進而和父母群有了交集.我要說的是,雖然我也身為母親,了解為人父母的用心,但是若是在台灣表現不甚理想的小孩,70-80% 出門在外,也很難有令人驚喜的表現.這點雖然殘酷,但是卻很真實! 先舉一例聊聊....最近好友之一,因為老公經營事業有成,公司被收購,突然晉升億萬等級的富翁,她向我詢問,以他們的狀況是送國中女兒出國唸私立住宿型學校好?還是舉家移民?我衷心的建議是後者,雖然我都是倡導在自己國家生存和競爭,才是真正的立足點式的平等.以他們的狀況來說,他們有很奢侈的幸福,無需擔心生計的問題,那為何還要將小孩的教育 "外包" 呢? 很多我們這一代的人,感嘆自己是夾心麵包,除了要擔心生計養活家庭,又要要顧上顧下,導致可能犧牲了某部份.最常接觸到的案例就是侯鳥父母,因為忙於海外或是中國的事業,把小孩的教育 "外包" 給了學校或是補習班,國小恐怕問題還不大,到了國/高中,因為仍有升學的壓力,加上青少年時期本有的尷尬和叛逆,問題一一浮現.這時頭大的父母找上了我們,總希望能在這團混亂當中,幫忙孩子擬出頭緒,做些改變. 我通常會問的第一個問題是:當事人真的願意出去嗎?做父母的是抱著什麼心態希望孩子出去?以上二者都很重要. 當事人若不是心甘情願做這麼大的改變,做父母又如何能期望已經走在不正常軌道上的孩子,在別人的土地上 & 不熟悉的語言教育下,就能從此步上正常軌道,且有美好的未來呢? 通常我給需要留在亞洲打拼事業父母的建議是,若你的孩子和你的親子關係夠好 或者 你有把握自己孩子的自律夠好,那麼他/她擁有可以出國 & 轉變學習環境的第一條件.第二,當然是選環境和學校(這頗複雜, 就不在這兒多說),第三,則是啟動親子間的對話.每週每月定期的和孩子連繫,了解他/她當地的生活和需要,扮演適度的陪伴者. 送學術成績優秀的孩子出國需要如此!更何況是學術成績不優秀 或者是 已經和父母有某些衝突點的孩子?!... |
|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