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南老屋
2013/07/13 16:16:06瀏覽810|回應0|推薦15

台南老屋

(好喜歡這個採光的設計)

 

    探討舊建築再利用一開始的念頭是這些舊房子有整修完成後,有一種歲月感,來不及參與的年代,至少能保有一個舊城市之樣貌,留給後人去想像,至於後面的商業經營、藝文展演則是其次的。從不同的觀點想像一件事情,保存或發展老實說兩難,前者可以帶來文化樣貌保存,後者則是將城市帶至嶄新的發展。會喜歡老房子大概跟我長大的環境背景有關,在高雄縣長大,這裡有蠻多閩南式合院風格的建築,沒住過,但好嚮往那種大家族聚會的感覺,除了閩南式建築外還可以看見一些比較新式的建築,在牆壁立面雕花,或是一些幾何構成的窗面,一個社區或是城市總是由不同時代、多面貌的建築串起,老房子的故事多,通常也是集體記憶的集合。

到成功大學的校園裡面,新舊融合,特別喜歡榕園附近的工業設計系館,很具歷史感。 參與台南老屋培力課程,裡頭有許多建築專業者,或是同我一樣對老房子喜愛各行各業的人。報名7/9以及7/10號的課程,從高雄搭著火車一路往北向府城前進。

    第一天的培訓課程著重在台南市老屋現況介紹,邀請古都基金會顏世樺講述台南老屋,下午則是請來東海大學建築系蘇睿弼教授談論台中舊建築的未來發展以及在日本求學時的經驗。

        閒置的舊房子成為台南發展文化、觀光的重要要素,府城文化積累應該是這城市的原始樣貌。老屋欣力將這些舊空間再利用的案例集結,也使得這股風潮興起。的確台南有許多巷弄間,藏著日式建築或是清朝留下來的房子,最近台南林百貨也重新整修開放,從日治的五層樓仔搖身變成文創百貨,這股風氣從民間到台南市政府延燒,台南正以文化資產、文化產業概念注入舊空間中。

        就反方而言,其實有些空間「閒置」過久容易造成「廢墟」狀態、治安死角,舊房子的容積其實可以在往上蓋,發展成為考量。而許多舊房子修整後在現行建築法規是不合法的,造成矛盾。在日本對於舊房子的再利用雙方也是辯論過,其中有個案例黑壁株式會社,以第三部門(ngo)姿態發起,民間出資61百分比,長濱市出資39百分比,其目的在於讓長濱市黑壁的傳統店面再現風華,是日本首次將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開的再生模式。我認為這樣的組織彈性較公部門大,且是公私協力狀態能夠為地方再生投入有效資源。

     另一個觀點是再生建築。由日本建築家 青木茂提倡之建築觀點,認為有些老建築在某種手法上既可保存建築結構,也能夠做為發展使用。

        第二天的課程就是到台南街上走走看看老房子的再利用經驗。下午則請來三個案例經驗分享,衛屋、屎溝墘、墨趣設計。投入老房子之前,營利概念要先捨棄,因為價格與價值是兩回事。

 

(賣飲料,我喜歡這個窗景)

(紅磚牆)

 

 (好少見的造型)

(台南市街區裡面常見的新舊建築融合景緻。)

(怪獸茶舖,抬頭往上看,簡單幾何的造型。)

(together吧工作室,舊建築仔細一看很美,有磨石子波浪造型。)

(together吧有些展覽可以來看看。)

       面對這一股舊建築再利用風潮,我期待盛開美麗的花朵,但也希望不要過度商業,這些建築的故事都足以拍攝紀錄片感動人心,臺灣真的有很多寶,不管是自然美景或是這些老建築,還是熟稔傳統技藝的工匠,都希望能夠有個容身之處,在思考保存與建設發展之間,除建築外,我相信老師傅、老工匠的技藝也是需要被保存的,相當於日本在推動的文化國寶,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沒有前人的技藝,哪有我們可以欣賞的景緻,傳統技藝的傳承是必要的,也能讓這些老房子永續存在。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9156092002&aid=7937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