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實主義
時間:19-20世紀
背景:由於工業革命的關係使得當時的社會轉為以工業產業為主,在社會上,反映出資主剝削工人、冷酷的工廠、機械與污染的城市。再加上資本主義的發展、19世紀在自然科學方面的三大發現與不切實際的社會主義的傳播,都促使人日益了解,現實生活與浪漫主義的個人、主觀理想是有差距的,而科學與理性也很難達到安定人心的作用。於是當代的進步作家決定以客觀且批判的眼光來深入觀察社會且將其自然而真實的描繪出來。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5102816920(浪漫主義寫實主義自然主義~20點!!!!!!)
http://www.cmcart.com/ramble/artinfo.asp?ID=5(寫實主義-藝術漫步)
特色;狹義的說就是根據自己對社會的評價,將自己所處時代的社會外觀、風俗與思想,真實且正確的描繪出來。而廣義的說則是指自貧困階級的生活中取材,寫低收入者或一般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與活動。
http://www.cmcart.com/ramble/artinfo.asp?ID=5(寫實主義-藝術漫步)
代表人物:
英國
‧狄更斯:《艱難時代》、《雙城記》。
‧薩克雷的《名利場》。
‧蓋斯凱爾夫人的《瑪麗·巴登 》。
‧C.勃朗特的《簡·愛》。
‧哈代的《 德伯家的苔絲》。
‧70、80年代後蕭伯納、高爾斯華綏等作家,運用社會心理小說和社會諷刺戲劇的形式,對英國社會的政治、道德、宗教和文化等方面都作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
美國
‧豪威爾斯。
‧加蘭、諾裏斯。
‧馬克·吐溫(主要代表人物)。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5102816920(浪漫主義寫實主義自然主義~20點!!!!!!)
法國
‧左拉《萌芽》
* 介紹左拉與狄更斯
左拉
19世紀后半期法國重要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自然主義文學理論的主要倡導者,一生寫成數十部長篇小說,代表作為《萌芽》。
左拉的創作和世界觀充滿矛盾:一方面對現存的制度進行毀滅性的批判,一方面又對資本主義社會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他的創作從理論到實踐都有其特色。早期作品短篇小說集《妮儂的故事》(1864)、長篇小說《克洛德的忏悔》(1865),脫不開對浪漫主義作家的模仿。后來,他對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逐漸產生濃厚興趣。在泰納的環境決定論和克羅德·貝爾納的遺傳學說的影響下,形成其自然主義理論:主張以科學實驗方法寫作,對人物進行生理學和解剖學的分析;作家在寫作時應無動于衷地記錄現實生活中的事實,不必攙雜主觀感情。但在左拉身上,自然主義、現實主義兩种傾向兼而有之。他受巴爾扎克《人間喜劇》的啟示,創作一套長達600万字、由20部長篇小說构成的巨著《魯貢——瑪卡爾家族》,反映了法國第二帝國時代社會各方面情況。描寫罷工斗爭的《萌芽》和反映普法戰爭、第二帝國崩潰、巴黎公社起義的《崩潰》最為重要。他還寫了三部曲《三城市》、《盧爾德》(1894)、《羅馬》(1896)、《巴黎》(1898),以及《四福音書》中的前三部:《繁殖》(1899)、《勞動》(1901)、《真理》(作家死后的1903年出版),第四部《正義》尚未完成。左拉因煤气中毒而逝世于1902年9月29日。他的《小酒店》、《娜娜》、《金錢》、《婦女樂園》亦十分著名。
1908年,法蘭西共和國政府以左拉生前對法國文學的卓越貢獻,為他補行國葬,并使之進入偉人祠。
參考資料 http://www.bwsk.net/wg/z/zuola/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52000635(知識+:關於左拉的資料)
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1812一1870年
被譽為英國的寫實主義大師的狄更斯,在他多年的寫作生涯中,共創作了十五部長篇小說(其中包括未完成的《艾德溫‧德魯德的秘密》)和許多篇中短篇小說,以及散文、劇作、遊記等等……
狄更斯出生於南英格蘭的朴次茅斯,父親在海軍的單位工作;母親則是位樂觀的主婦,在家中盡心指導子女讀書寫字。狄更斯幼時,家境小康,父母經常大宴賓客,在金錢上沒有節制,在他十歲以後,家裡面臨破產的命運。一家人隨著父親遷至牢房居住,身為長子的狄更斯因為去鞋油廠工作,而免於住在牢房,然而他原來中上階層的身分卻使得他在鞋油廠的同儕中顯得格格不入,常遭到排擠、欺凌,而且當時的工廠制度並不完善,童工們不僅工時長,工作也辛苦,更遑論工作環境之惡劣了。
這些悲慘的經歷是狄更斯心中難以磨滅的痛,也促使他對社會的不公平現象和人們的悲慘生活格外關注,也因而在他的作品中,總流露著悲天憫人的情操和強烈的道德意識,並且常將自身遭遇或心境投射到書中人物中,例如他的自傳性小說《大衛‧考伯菲》,主人翁便是一個命運多舛的孩童,有趣的是「大衛‧考伯菲」的名字縮寫也正是狄更斯名字縮寫的顛倒。另外如《雙城記》的主人翁查爾斯‧達奈的名字縮寫也和狄更斯的名字相同。
脫離了悲慘的童工生涯,狄更斯陸續擔任了抄寫員和通訊記者的工作,他一方面把握工作的機會去各地觀察,另一方面則刻苦自修,鍛鍊寫作,這也就是為何他能以不高的學歷卻能成為一代文豪的原因。
一八三六年他的第一部小說《匹克威克故事》出版後,受到文壇矚目,也開啟了他的作家之途,直至逝世。他的寫作極盡寫實細膩,這是由於他多愁善感的天性,再加上年輕時期擔任記者時所培養的寫作態度。據說他曾經為了描寫流浪漢,而偽裝成街頭乞丐,親身去體會筆下人物應有的感受和生活;另外,他對於每一項描述,都一再推敲,務求精準、翔實,甚至還能指出其他作家描寫時不夠嚴謹之處。
狄更斯本身就是戲劇的愛好者,曾經領導過業餘的劇團。除了戲劇之外,他喜好朗誦、旅遊。一生當中曾多次出國,也時常應邀至國外朗誦他的作品。他的小說有著性格分明的角色、衝突迭起的情節,而且又擅長描寫各種情境,可說是戲劇手法的展現,帶領讀者恣意穿梭於不同的場景,並生動地感受到作者所欲表達的氣氛,不論是懸疑的、沈鬱的,或是溫暖的、感人的,甚至是逗趣的。這使得他的作品得以流傳至今,仍受到讀者的喜愛。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41607698(狄更斯的生平等資料)
與浪漫主義的比較:(這是之前邱歆整理好的)
| 浪漫主義 | 寫實主義 |
時間 | 18世紀末,在19世紀上半葉
| 19世紀中~20世紀初 |
背景 | 資產階級與沒落的封建貴族 進行激烈權力爭奪 | 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發展 |
主張 | "回到自然",重視每個生命的"獨特性" | 忠實的描述世間的事物,尤著重於小人物的困苦生活 |
代表 | 哥德-少年維特的煩惱 雨果-悲慘世界 | 狄更斯-孤雛淚 米勒-「拾穗」 |
產生原因 | 對理性主義的反動和反抗資本主義社會 | 浪漫主義過頭,發現還是有許多事要靠理性解決 |
畫作特色 | 重視色彩,敢於創新,迷戀東方異國情調 | 描寫生活的真實片段內容的 |
影響 | 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文學 | 社會開始重視下層階級人物 |
資料出處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5102816920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60410739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50407848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507022408242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5102816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