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2/20 11:23:54瀏覽2930|回應0|推薦0 | |
(1)十二經主客原絡歌: 三焦為病耳中聾,……。 可見耳病,是手少陽三焦經阻塞不通,為主要原因。 《醫宗金鑑》:翳風專治耳聾病,兼刺瘰癧項下生。 指壓三焦經穴位:「中渚」「天牖」「⊙翳風」「瘈脈」「顱息」「⊙角孫」「⊙耳和髎」「⊙耳門」。 (2)小腸經:「⊙聽宮」 (3)膽經:⊙聽會 (4)腎經(開竅於耳):「太溪」「照海」。 腎主耳,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第三章):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 《靈樞·脈度》: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靈樞·海論》: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
以上這些穴位都須按壓,因為三焦經、腎經、小腸經、膽經那條經絡堵塞,都可能造成聽覺上的障礙。 【穴位的位置】: ○中渚穴(俞穴):ㄓㄨˇ:手心朝面,手背無名指、小指間(兩個骨頭凹陷中)是液門穴。「液門穴向下一寸,是中渚穴。」當手背第4~5掌骨間隙的前1/3折點處。 ○天牖穴:《針灸甲乙經》:在頸筋間,缺盆上,天容後,天柱前,完骨後(下),髮際上。《針灸集成》:「在風池下一寸微外些」。 ○翳風穴:耳後部,於耳垂後下方的凹陷處。 ○瘈脈穴:耳廓後,翳風與角孫之間分三折,近翳風之一折。 ○顱息穴:耳廓後,翳風與角孫之間分三折,近角孫之一折。 ○角孫穴:屬手少陽三焦經。〈素問。氣府論〉王註作手太陽,手、足少陽三脈之會。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作手足少陽之會。耳上部,在耳尖正上方入髮際處。 ○耳和髎: 屬手少陽三焦經。與足少陽膽經,手太陽小腸經,交會穴。(三焦、膽、小腸,三脈之會) ○耳門穴:屬手少陽三焦經。耳廓前方,耳屏之上部缺口處微前陷中取之。 ○聽宮穴:屬手太陽(小腸)、手足少陽(三焦、膽)交會穴。 耳朵前方軟突起的前方,張口時呈凹陷處。耳屏(耳珠)中央前,下頜骨髁狀突後方,張口時呈凹陷處。《醫學入門》:「在耳前珠子旁」;《針灸集成》:「耳前肉峰內面」。 ○聽會穴:屬足少陽膽經。去耳珠下,開口有空。 ○太溪穴:腳內踝後五分。(踝:ㄏㄨㄞˊ)(大約相當於內踝尖與跟腱之間連線的中點),該凹陷處即是此穴。 (姆指寬為1寸) (食指中指,二指幅寬為1.5寸) (食指到無名指,三指幅寬為2寸) (食指到小指,四指幅寬為3寸) ※吃東西或飯後,勿按壓穴位,避免影響消化。 ※非經過訓練的針灸師,請勿隨意用針,避免發生意外,用按摩棒或手指按揉即可。 翳風穴:在耳垂後面。 翳風穴往上是「瘈脈穴」→「顱息」→「角孫」 →「耳門」→「耳和髎」→「絲竹空」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