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紙蝶飛過清明去,寒食潤餅念之推
2010/04/06 13:02:00瀏覽270|回應0|推薦4

多年前在台北中山堂看過林懷民初次舞出紀念介之推的[寒食]~~那長長的

白衫舞著春秋之時介之推不欲從晉公子重耳為官,卻被晉公子一把火與其母

燒死在隱居山中的沉鬱與淒絕.......

而我生活裡的[寒食]記憶,是兒時我閩南系大家族中,清明之時有族人二.三十

人男女老少齊齊上台北縣的公墓區中,為祖先除年來墳前雜草,奉上四果三牲

,從清早上山掃到午後約兩.三點,午間是不准吃熱食的,前一天家裡的妗嬸姆媽

就會準備好用薄餅捲著各種好料的春潤餅,讓大家在山上掃墓除草後的午間

可以食用;吃潤餅時,長輩會說這個感人的歷史故事,告訴我們:清明祭祖之時,

也是不要功名利祿的介之推被晉公子重耳焚山逼出為官,介之推不從而情願

被燒死在山中的時節.

[作人要有志氣,那介之推幫晉公子重耳復國卻不居功不為官的高潔,是我們祖先

傳下來的人物榜樣,吃潤餅這樣的冷食而不用火煮食物,就是紀念介之推這樣的

高風亮節德行啊....]

所以,在清明微雨中,我們這些孩子,看著紙蝶在墳前飛去,那個叫介之推的名字,

就這樣伴隨著春天潤餅的滋味,永永遠遠地記在心中.

那時,我多麼地以我閩南渡台的族人為傲.

晉公子重耳和介之推的故事,是中國華北的故事和人物.

而我的閩南祖先,從唐亂世逃到閩南再渡海來台,那自古就研習的易經.春秋.四書

五經的道統和歷史人物故事,是千餘年來都未曾斷裂的.

那墳頭上是唐山的列祖列宗,也是民族掃墓, 寒食致哀的紙蝶雨間舞的場景.

這個民族,正因為重氣節,有傳承,並把人的味道化成生活細節的一部份,又衍生了

世世代代的食物故事的滋味,那才是叫人動情落淚的美好生命緣由吧?

我的祖先墳頭上刻著:福建  漳州龍溪.

那墳頭前,我們這些孩子半百後仍記得介之推和潤餅捲的故事.

這, 就是對我而言永遠有情有義的清明節氣.

( 心情隨筆愛戀物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wsnow&aid=3917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