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6/02/01 15:23:26瀏覽631|回應0|推薦0 | |
在設計「新井田制度」的這個議題開始,其實,不免都會有很多與投資理財相關的考量。不管是土地賣賣,本身當然就是一筆資金的投入。或是如果牽涉到資金投入的時間,以及以後使用效益,甚至是否會增值?以後如何脫手等等。 我想,我希望能夠找8個朋友一起買地,然後分成八份,井字當中可以成為公用地,這樣的一個熟齡退休計畫,借用每一個人都知道歷史上的的井田制度,稱之為新井田制度。(這裡要鼓勵所有的中小學老師,我們常覺得以前念的書會還給老師,特別是地理歷史,但是,奇怪,我只要和別人提到井田制度,都是一點就懂,真是書沒有白念。)我知道一定要突破有關財務規劃這一關。 過去幾篇拙作中,有提到所謂退休專家,其實都只有理財這一個部分,或是只著重理財這個部分。去年實施的勞退新制,讓不少上班族,有機會思考自己的退休金何在?或是夠不夠?當時,除了政府的推廣解說外,有不少壽險業者,或是投信投顧公司,紛紛跳出來,不是推廣年金保險,或是理財分紅保單,甚至基金投資的定時定額,都被一起討論一番。熱潮一過,到底做了規劃整理沒?恐怕在過年期間,因為年終獎金的運用,又可以好好想想。 「新井田制度」既然不是什麼土地開發,也不是要用民宿做事業第二春,看起來,投資理財效果不大,還不如去買股票買基金算了,是不?我認為,提早規劃甚至思考找塊土地,逐年開發和整理,以備十年到15年後退休用。在投資理財的角度,是資產配置,或是分散風險的一部份。 如果你是四五年級的人,有一部份的可動用閒錢,例如,100-200萬,在其他投資規劃都完備,本來想要換房子的人,或許可以把舊房子裝修一下就有新屋感覺,而開始做一下像「新井田制度」這樣,買地放著等的思考。 我曾經說過,如果有很多錢,就不必做什麼「新井田制度」,不管是自己買一大塊地,管他左右鄰居是誰?或是退休再買,想要什麼設備,一次用錢解決。如果完全沒有錢,那可能做基本的退休規劃是很需要,也應該先把基本溫飽顧好,醫藥準備金也不可少。 「新井田制度」的想法, 基本上是屬於所謂中產階級的上班族,有一些夢想,希望穩定,希望以有限的金錢,創造更有尊嚴與生命價值的退休準備計畫。如果找到一群人一起參與,規劃出來的土地面積才夠大,才會更有規模。 至於,這樣的投資理財划不划算,與其他資產配置的比例應該多少才合理?我需要更懂得投資理財的人參與,我也會繼續研讀相關資訊,或許不久就可以有更進一步討論。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