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8/03 08:11:53瀏覽2360|回應2|推薦20 | |
在古裝武俠劇裡,常出現這樣的劇情:俠客負傷落難逃入山林,忽地一陣天旋地轉昏了過去,醒來時,赫然發現自己身在幽靜山穴中,而眼前一位鶴髮童顏的老人正慈悲的端詳著自己。那老人精修大道,已活過了幾個世代。從此以後,俠客拜老人為師,茹素寡欲、苦練丹道、體悟人生智慧。這類劇情的時空背景通常被設定為千百年前,對現實人生而言,「活過了幾個世代的老童」就像《聊齋誌異》裡的情節般不可思議。不過,在二十世紀的中國,傳說也有這麼一位奇人,他不僅超級長壽、茹素寡欲、銀髮童顏,而且還修出不朽之身!這位奇人恍若現代老子,名字叫做吳雲青。 吳雲青(一八三八~一九九八)出生於中國河南省中部的古城洛陽,父母早逝。他天性脫俗,少年時期曾習拳練武,喜讀道典、佛經。十六七歲起,開始出入太行山多次,潛修「九鼎神丹道功」。四十歲時離開太行山,從此雲遊四方,結識四方高人隱士,並學到不少高層次的祕密功法,最後長年隱居在華山修煉內丹功,並悟出人生真諦。一九九八年八月下旬,吳雲青開始「辟穀」,九月二十一日晚間,又開始打坐靜修,直到過完子時(夜間十一點至一點),才坐化脫殼飛升而去,享年一百六十一歲。
雲遊山川不染俗 吳雲青出生在一個崇尚道家、信奉佛法、尊崇儒術的家庭,父母都是老實古意、僅守本分且不沾染文明的農家子弟。但因為生活條件困頓,物資過於缺乏,終日辛勞的身子骨疏於養護,這對夫婦也早早就離開了人世。或許是生來具備慧根,能洞悉紅塵滾滾總無常的道理,吳雲青十六七歲就棄絕塵俗,到太行山修練「九鼎神丹道功」。歷經二十餘個寒暑,直到三十六歲,才學完所有方法與要訣;又再經過九個寒暑的練習才終於修成正果。 古往今來,許多慧根早發的高僧或高道,其人生歷程不約而同都有類似的轉折:先是與大自然靈感相應,選擇棄世苦修,但在修練過程中,其內在的大慈大悲逐步湧現,並強烈感應到蒼天付予的「使命」。於是,在修得正果後,便又返回人群,雖棄世但不離世,無私無悔的度化有緣。吳雲青正是此種人生的典型寫照,不再獨善其身,而立志兼善天下。他願意追隨黃帝、老子和觀世音菩薩等「得道真人」的腳步,以超越的心性善導人心。 四十餘歲時,吳雲青離開太行山,走遍中國名山大川,與各方高人隱士交流修練的心得,也因此汲取許多已在民間失傳的密法,大抵都是高層次的功夫絕學,心性若未昇華到一定程度,無論如何也體會不出其中精髓。吳雲青如此雲遊數年,在華山落腳定居,加入道士的行列,與道友切磋「內丹道功」。 某日夜半時分,吳雲青正在打坐修練之際,眼前忽然閃現一條亮晃晃的光道,從西北方直射而來。吳雲青當下感悟到自己應前往乾位(西北方)修煉,如此才能功成圓滿。隔日清晨,他匆匆向華山眾道友辭別,馬不停蹄的往陝北而去。他先在陝北一帶的古洞及廟寺中勤修「內丹道功」,之後加入青化寺的僧團,佛道雙修。 光陰似箭,一晃又過了數十年,德高望重的吳雲青被寺中僧眾推舉為長老。到了本世紀的五、六○年代,官方在青化寺的地底發現豐富的油礦,決定要廢青化寺改建為礦場。吳雲青並不貪戀廟堂供養,他選擇就地歸隱,以窯洞為屋,以大地為資糧,扛起鋤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理基本生活所需。 一九七八年,吳雲青的事蹟首度在中國《陝西日報》上刊登;兩年後的七月,《新體育》雜誌社記者也作了一次採訪。一九八○年九月十日,《人民日報》第四版上刊登了新華社記者採訪的報導: 陝西省延安市五屆政協委員。吳雲青出生于清朝道光十八年臘月(即一八三八年冬),原為青化寺長老,現為人民公社社員。他雖經歷了一百四十二個春秋,但仍精神矍鑠,步履穩健。 至此,這位超長壽人瑞的傳奇故事才開始受到注意。但隨即有人質疑,說他活到一百四十二歲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並指出吳雲青在河南老家有一個姊姊,年齡竟沒有吳雲青大(後已查實純屬訛傳),吳雲青的市政協委員資格因此被取消。由於當時的傳播媒體仍停留在平面報導,吳雲青這名字很快就隨著時間而銷聲匿跡。 直到一九九九年初,中國的許多報刊爭相轉載一則消息――中國發現了一位一百六十歲的老壽星吳雲青!這則新聞造成驚人的迴響,傳播媒體多以懷疑的角度看待此一報導。不久,河南省兩家新聞單位的記者,以鍥而不捨的精神,千里追蹤吳雲青的事蹟。當時這一系列報導,還被譏評為一九九九年度「十大假新聞」之一。對凡夫俗子而言,吳雲青的身世好似引人上癮的謎團,越是撲朔迷離,就越想一探究竟。這樣的「造勢活動」,應是蒼天特別安排的吧!只因在物欲橫流的末法時代,吳雲青是一股能滌洗濁世的強大清流。
坐化靈泉不朽身 若說吳雲青是現代老子,那麼他的掌門弟子蘇華仁便是尹喜的化身了。老子原本「不立文字」,直到西出函谷關度化了尹喜,由尹喜代立文字,才有《道德經》等老子學說流傳於世。相同的,吳雲青也曾對門徒說:「為人在世最難得的是不立文字,惟靠代代名師口傳心授的內丹道功的全法全訣。」而蘇華仁以見證人的身分接受媒體採訪,世人才得以深入了解這位現代高道的行誼。 蘇華仁十六歲時父母雙亡,由於他的家族幾乎世代短壽,慨嘆人生無常之餘,他一心尋求長壽之道,但一直沒有太大的斬獲。當他看到《人民日報》上關於吳雲青的報導後,內心激動萬分,便以當月的工資做為交通費用,火速前往延安拜見吳雲青。或許是因緣具足吧,吳雲青收他為入門弟子。從此,蘇華仁不畏長途奔波之苦,只希望能掙得更多時間跟隨師父修身養性。 一九九八年七月二十八日,蘇華仁前去探望吳雲青,吳雲青言明要前往河南省安陽縣北郊。師命不敢違,於是蘇華仁將高壽一百六十一的吳雲青帶往河南省安陽縣北郊的「佛爺廟」小住;吳雲青在那裡過了一個月的悠閒生活。八月底,忽然開始「辟穀」(即不再食飯),只喝一點水,鎮日盤腿打坐;蘇華仁心知師父將不久於人世。 「辟穀」七日後的中午,吳雲青忽然睜開眼說:「西方有一座古剎,那個地方好呀!」蘇華仁連忙四處打探,終於查明古剎便是著名的佛教聖地靈泉寺;吳雲青找到歸宿了。農歷七月十五,吳雲青談道說佛數個小時,告知待他坐化後,要將遺體放入缸內,三年後打開,應該是「肉身不腐」。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二日凌晨二時十五分,在一個沒有月亮的深夜,正在參禪打坐的吳雲青,忽然「哈、哈、哈」連笑三聲,便停止了呼吸。 吳雲青坐化八百二十三天後,弟子們及防腐專家檢視缸內遺體,證明老人家皮膚色澤紅潤、觸感柔軟,真的是「肉身不腐」。如今,吳雲青的不腐肉身已刷上金粉,塑成金身,永久存放在靈泉寺內。
練丹積德吃素食 人類的壽命若能活過一百歲,往往就讓人嘖嘖稱奇了。尤其在大自然被充分破壞、臭氧層大洞難補的現代,「人瑞」這個詞和博物館裡的古董一樣珍貴。但像吳雲青這樣能活到一百六十一歲,無怪乎有人要認為是天方夜譚了。關於他的養生要訣,氣功科學界曾掀起一股討論熱潮,之後歸納出一個結論:老人家長壽的要訣其實就是「道法自然」。 吳雲青一生服膺老子「道法自然」的生活哲學,隨日出而起、隨日落而息,行善吃素、勤勞簡樸。他潛心修練黃帝、老子祕傳的道家養生長壽內丹術,在日常生活細節上體悟禪機、遵循佛法中的戒行,學習《易經》、八卦、少林武術與太極拳。他常勉勵自己要「積德行功、不問前程。」他的養生之道,不僅滋養了血肉之身,也滋養了靈性;如此才能在有生之年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吳雲青生前多次告誡弟子,修練道家內丹功,起碼要注意三個事項。首先,要確立「天下為公」的思想,打心底明白天地萬物生生滅滅、變化無窮的奧妙。而修練丹道與積陽德同等重要,因此慈悲行善也是修行人的基本功夫。其次,要有恆心、毅力,年年月月日日不間斷,把一百年當作一天來練。第三,一定要心靜,不受凡塵俗事所擾,如此整個身心才能專注,不致走火入魔。他曾創作一首題名為〈人生四不貪歌〉的七言絕句,其中的意涵,很能作為世人的養生座右銘。
根據蘇華仁的描述,吳雲青在食衣住行上力求隨興簡樸,但也遵守一定的規律。飲食上,吳雲青一生不動葷腥,主張「粗茶淡飯,天天素食」,尤其喜愛吃白菜條。每頓主食在五六兩左右,而且講究原湯消食,煮過的麵湯總要喝點;炒菜絕對要求使用植物油。外出辦事時,為避免葷腥,多半會自帶乾糧和水壺。此外,他視菸酒和葷腥一樣厭惡,常對人說:「不戒菸酒,離世後閻王爺給你洗腸,還要過八百里煙山哩。」但老人家並不固執,遇到不知情的外來人抽菸,也不會惱怒煩躁。 對穿衣服,吳雲青從來不講究,常常是一件灰布夾衣從夏天穿到秋天,一身棉襖由冬天穿到春天,而且喜歡自己動手縫縫補補。因為身體硬朗,沒有生過大病,所以當冰雪蓋地、人們非得穿上皮襖棉靴保暖時,他卻僅需夾襖度冬。可說耐熱耐寒的能力特強,在酷熱暑天從不搖扇,嚴寒冬季也從不烤火,甚至零下二十多度也不需戴手套和帽子。 吳雲青所住的窯洞以松木板分隔為兩層,上層做臥室,下層放家具。他常焚香誦經,所以窯洞內檀香裊裊,沁人心脾。他在窯洞東牆簡單打個地鋪,地鋪南邊牆上供奉一尊觀音菩薩像,其下擺有小香爐、左右對聯:問大士緣何倒坐,恨凡夫不肯回頭。地鋪北牆下供奉著老子、孔子等像,其下也擺放小香爐,左右對聯:何人知世有真經,超生了死見無生。到了夜晚,吳雲青通常是不蓋被子睡覺的,每天約莫睡四五個小時;白天疲勞時,就打個五分鐘的盹兒,而且他大部分時間是坐著睡的。 吳雲青習慣赤腳行走,翻山越嶺、踏雪踩冰都不見腳板有傷。蘇華仁曾幾度與師父朝夕相處,親眼看到師父堅持在子、午、卯、酉這四大時辰習練內丹功,而且不論身在什麽場合,總要擠出點時間習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吳雲青堅持的生活法則,這一點,他與大多數的陝北老農沒什麼兩樣。大不同的是,在勤於勞作、生活簡樸、嚴禁菸酒、絕對吃素的平淡生活中,他總是爽朗而幽默,像個天真爛漫的孩童。就是這般「復歸於嬰孩」的心地風光,讓吳雲青能體會到天人合一的妙境! http://www.persimmonbooks.com.tw/message2.php?message=02&anumber=v00033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