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風水地理之傳承發展 (四)
2013/09/23 15:20:52瀏覽497|回應0|推薦0

 


 

 

擇地之兆應

 

葬經云:「穴有三吉,葬直六凶」。

所謂三吉是指:

()

天光下臨,地德上載,藏神合朔,神迎鬼避,上吉之地。天光下臨,地德上載,指應天象之地,如天上之紫微垣,太微垣之上格貴地,如台北盆地、北京、西安、南京等地即暗合微垣星辰排列,台中市為太微垣之形,地勢完整,利為都邑;藏神指凝聚靈氣,合朔指日月照臨之地;神迎指山水相輝映,鬼避指凡有尖峭崩石之山水皆隱而不見。地限如斯,乃自然鬼斧神工,非人力所致。

()

陰陽沖合、五土回備,中吉之地。山之脊為陰,面為陽,水之深為陰,淺湍為陽,沖合者,山之起伏有緻,開帳明睜如扶拱之地,及水之淵聚迴環之地;五土四備,乃地有五色土為上,不然也須紅黃土之間,即為善地。

()

目力之巧,功力之具,趨全避缺,增高益下,乃下吉之地。此指以明師之巧思,填培土方或研去凶煞,化凶為吉,使凶地化為吉穴之意。


 所謂六凶是指:

()

陰陽差錯:其義有三,一則利陰宅之地而興陽宅,或利陽宅之地反做陰宅,使地氣敗壞:二則不知山水陰陽之理,凡陰來必陽受,即在山突起脊背之脈,依其動線,在走勢趨平緩開睜如窩之處,乃為吉地;凡陽來必陰受,即低伏之山脈,其氣較弱,當尋其突起如節包、鶴膝之地,謂之化生腦、台息之地,皆為陰受;此理即為陰陽沖合,逆之則為陰陽差錯;三則葬日居擇日月合朔,如正月寅,合朔在壬亥二方位,三合吉方為卯未,合於此方位或時辰大吉,而寅月大沖申,亥壬正沖已丙方,逢之大凶。

()

歲時之乖:地理須得天時,而天時在擇日,其法以日為主,故本命與月、年無關,時下俗流不諳此義,遂令葬家因沖年沖月,而致停靈逾年遷月而遲不得下葬,誤人之甚,莫過於此,凡每月均有吉日,每日皆有吉時,擇吉日吉時即可,不可太拘泥俗說而令死者不得入土,生者曠日廢時,百事不敢興。

()

力小圖大:福地待福人,福人居福地,多積陰德,必能巧遇明師為之指引良地而發福,福德淺薄之人,不可妄圖大穴,甚至強求而破壞山川靈氣必招禍殃。

()

馮福恃勢:不可依仗權勢,強奪吉穴,逆天理則地理必不應,否則歷代帝九其地非為明師所點,為何其天下亦會失之,不依天理弘求吉穴,天必破其地理,絕其福份。

()

僭上偪下:如國泰蔡家蘆竹墓園,自封「龍太陵」一介賈人而自號帝王陵寢名諱,天埋人情難容,終難逃敗耗之厄,又如筆者曾在高雄大樹鄉佛光山後山見一大塋,用八十一步階,九龍戲珠明堂,四獸及文武翁仲之造景,雖占吉穴而塋地規模可觀,但沐猴而冠,終亦絕嗣,凡人如不安份,妄圖尊大,其禍必速。

()

變應怪見:如所處之地有土石無故自崩,或湧出濁黃、墨青、亦染之水,或地上草木無故自枯、毒蛇、蟻蝎、蜈蜙、作穴,或不時有烏雲籠罩其上,或有惡臭,或有惡聲邪音,皆為凶地,萬不可處。

 

結語

  風水地理對人的影響並非絕對,大抵而言,一德、二命、三運、四風水、五文章;無德者終必禍殃,命裡無時莫須求,有命須待運而發,運至命裡亦有,但遲遲不發,可能風水阻滯,改之即發,文章令人安貧樂道,逆來順受,故修德乃能立,此德乃天地之道,良知良能,人心以悟天地之心,似玄非玄,似淺非淺,修德絕非修福積善,花錢濟人之意,而風水中,陰宅主子嗣繁衍,陽宅主一家興榮,身體健康及事業進展。

  有人譏風 水 先生云:「風 水 先生盡瞎說,說南說北說西東,若有真龍結穴地,何不當年葬乃翁」,其實高明地理師,且福慧雙修者,亦可自葬乃翁而發達者,如明初國師劉用寅以進士為金谿令,以晁氏九經堂為家宅,後令子孫遷居戴坊巷,後世子孫入仕者十餘人,至十八世子孫仍科第連連;但亦有名師獲吉而不自居者,如北宋未國師吳鸞避禍婺源,得一吉穴而授之樵夫朱修,而一代宗師朱熹。

  地理師凡五格,一流曰觀星望斗,二流曰須看水口,三流曰滿山亂走,四流曰順人嘴口,五流曰死不知走。一流地師通天徹地,博古貫今;二流詳悟巒頭形勢,三流乃喝形取義,四流儘會背口訣而食古不化,拘泥方位、卦氣、自誤誤人,五流乃混行餬口,學藝不精徒以賺錢為務,誘人多花錢,而不能尋龍點穴,最為可惡之輩。

  

時下尚流行以方位、卦理定吉凶,更為可笑,筆者縱觀明末以前,明師經典末嘗著論方位卦理之說,而以巒頭為主,如明初劉伯溫堪輿漫云:「風水要計不難知,後要岡兮前要溪,穴正堂向不受風,諸般卦例不須疑」,故不明巒頭而空談理氣,乃本末倒置死不知走。筆者從經驗中推斷,古人以羅經輔相地,乃定方位之用,絕非理氣,從葬經中已知地氣隨地理,潛之於地脈,發之於地脈,發之於山石草木,地氣豈由八風二四位而行,謬哉!在為人做風水多年的體悟中,了解到羅經之重要性,在測地形、地標,地勢特徵,以做為每年祭掃時辨認祖墳之捷徑,否則一年內,即不易找尋,有了羅經格龍立向,便不怕因環境變遷而找不到原墳。故不可太拘泥羅經而忘卻巒負。

 

承下篇文: http://blog.udn.com/roorgo2931/8657367

 

編輯:─紫湘居士  圖檔:─夢舟兒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orgo2931&aid=8657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