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7/22 17:18:05瀏覽1268|回應2|推薦35 | |
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一直以來都受到後人相當得喜愛與推崇,「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短短七言四句,幾乎人人琅琅上口,甚且還編入了台灣、中國、日本的教科書。
現在居然有人從各角度來推敲,認為「夜半鐘聲」不在夜半,而是在清晨;甚且言之鑿鑿地指出,原詩霜滿天裡的「霜」,指的不是雪霜,而是「滿月前後清亮的月光」。
這是中山大學一位中
沒有錯啦,做學問本就應該有實事求事的精神,但是對中國的古詩做這等凌剮式的剖析,就有點傷感情了,譬如白居易的長恨歌有句:「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我們是否也要刨根究柢,非要上天入地尋找一下楊貴妃不可?
中國的古詩講究的是意境,短短幾句就能抒發出作者的意態,不否認中國古文孕育了古人無窮的智慧,我們可以探討出諸葛亮何以能借東風;也可以了解黃帝是用指南車(也就是羅盤)打敗了蚩尤….這些都是珍貴的知識,至於傳誦久遠的詩詞歌賦,就留給後人一些想像的空間吧。
|
|
( 創作|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