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舊文重貼:烽火孿生淚看德國與荷蘭
荷蘭電影在台灣並不常見,拜奧斯卡之賜,入圍最佳外語片的「烽火孿生淚(De Tweeling)」才得以在台灣的院線上映,讓我能看到這部感人肺腑又椎心刺骨的電影。
電影一開始背景是1926年,一對6歲雙胞胎姊妹因父母雙雙病逝,由親戚收養,因而被迫分離。姊姊安娜身體健康,由德國的貧窮農夫叔叔收養,童年日子備受欺凌、過得極艱苦;妹妹蘿特因罹肺疾,由荷蘭中產階級的阿姨收養,在備受呵護的環境下成長。因叔叔與阿姨之間存有芥蒂,兩造互不相來往,以致姊妹間音信全杳。長大後姊妹有幸重逢,但命運卻開始捉弄她們,姊姊安娜(Nadja Uhl飾)與德國軍官男友結婚,而妹妹蘿特(Thekla Reuten飾)卻有個猶太未婚夫,偏偏此時二次大戰的爆發,兩姊妹的命運一夕丕變,卻因此造成姊妹的觀念出現裂痕、誤會終至決裂,一輩子不再見面。到老才意外再重逢,然而姊妹倆的心結能因此冰釋嗎?
這部由荷蘭作家Tessa De Loo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劇情的鋪陳採用插敘法,兩位在度假飯店作SPA相遇的老嫗姊妹回憶起當年的往事,這樣的敘事方式蠻適合道出這樣悲歡離合的過往雲煙。雖然覺得導演Ben Sonborgaat的手法並不特殊,劇情的演進走向也可以想見,但還是覺得故事很有張力,看電影的時候,情緒完全受到兩姊妹的遭遇變化與心情起伏所牽動著,而兩姊妹的命運與德國和荷蘭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對照關係,這是「烽火孿生淚」電影吸引我的地方。
姊妹的生活在電影中有著強烈的對比。姊姊自幼在貧苦的德國叔叔家作莊稼苦工,常常希望有機會能讀書就學,偏偏環境不允許(貧困與叔嬸的私心反對);而妹妹雖自幼體弱多病,但在阿姨的有心栽培下,順利從大學德文系畢業。相較於姊姊的遭遇,妹妹的生活簡直是天堂。而當希特勒以民族的優越性自居煽惑人民意圖讓德國崛起,於是姊姊的讀書夢就寄託在納粹身上,因而結識了從奧地利歸順德國的年輕軍官馬汀(Roman Knizka飾);而妹妹正好陶醉在溫柔的猶太未婚夫大衛懷抱。此時,姊妹終於第一次感動人心的重逢,但沒想到翹首企盼的重逢竟因為一個沒說清楚的誤會而出現裂痕。接下來,姊妹的遭遇開始逆轉。希特勒的種族迫害行動日甚,猶太人大衛意外被捕、下落不明,妹妹寫信求姊姊幫忙未果,因姊姊已隨馬汀嫁去奧地利…。一連串的陰錯陽差,讓兩位女主角都失去所愛,於是誤會擴大到無法彌補……。
德國與荷蘭的民族具有相當的歷史淵源,無論地域、語言或文字上都有著一定程度的關係。顯然,電影中就把德國與荷蘭比喻為不同遭遇的孿生姊妹。姊姊的遭遇可比德國,一次大戰戰敗後賠款與戰後重建弄得生靈塗炭,人民亟需脫困的想法正好遭希特勒的侵略想法所蠱惑,戰爭才驚覺納粹的鴆害;而馬汀的遭遇可比奧地利,遭德國併吞成為德國軍官,雖不願與納粹為虎作倀,卻身不由己,最後莫名其妙身亡;妹妹的遭遇可比荷蘭,一次大戰後經濟明顯比德國好,然而二次大戰遭納粹蹂躪後,與德國交惡;大衛一家人的遭遇可比所有猶太人,不是慘遭迫害就是看人家臉色東躲西藏…。
電影中,找來了神韻相似但面容不盡相像的兩位女演員飾演雙胞胎(而不是採用一人分飾兩角的方式),但可以合理解釋為:兩人雖為雙胞胎,但環境改變了他們的外型(姊姊清瘦,而妹妹臉頰較豐腴)。就戲份來說,妹妹應該是第一女主角,但反而是飾演姊姊的Nadja Uhl表現比較搶眼,不過妹妹的演出也很值得肯定。令我訝異的是,飾演馬汀的德國男星Roman Knizka竟是之前演出德國電影「發情日記(Der Vampir, Mein Bruder)」裡的智障兒,雖然戲份不多但令人印象深刻。
我發現她們最開始的誤會竟是姊姊無心的一句話:「乍看之下,我以為他(妹妹的未婚夫)是猶太人咧。」後來妹妹發現姊姊竟然嫁給德國軍官(雖是德軍但憎惡納粹),氣得說出「我們家不想聽到這種骯髒的語言(指德語)!」然後不聽解釋就把姊姊轟出去,顯示種族與語言淪為政治慣用的操縱伎倆。電影末段描寫尚未和解的老姊妹在度假森林中迷路,有著意義深遠的意境。那些政治層面的紛擾輕易地讓人民走進迷霧中看不清楚親情的價值,政治釀成的悲劇竟是如此無遠弗屆!政治是一時的,而親情朋友是永遠的。千萬別隨著政治人物的旗幟狂熱起舞而毀掉真正應該重視的東西,否則會迷失在政治虛偽的森林裡而走不出來的。當走出迷霧的時候,才會驚覺自己的愚蠢吧?我想,兩姊妹的遭遇應該會讓有著類似遭遇的台灣人民心有戚戚焉!
雖然「烽火孿生淚」後來並未替荷蘭擒獲一座奧斯卡的小金人有點小可惜,但能入圍最佳外語片基本上就是對這部片最好的肯定!
PS:如果「珍珠港(Pearl Harbor)」用錯綜複雜的三角戀情比喻二次大戰美國與日本的關係;而「烽火孿生淚」用際遇不同的孿生姊妹比喻近代德國與荷蘭的關係,那麼……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又該如何比喻呢?我想…就連民視或是三立的八點檔都無法演繹出其間的錯綜複雜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