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祖壇經的版本
2023/04/11 20:16:35瀏覽410|回應0|推薦5
六祖壇經是中國人寫的第一本白話彿經,深受重視,連儒家大師們多指定閱讀,錢穆大師曾經暢導現代中國人要讀九經(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老子,莊子,六祖壇經,近思錄,傳習錄),包涵儒家,道家,彿學,理學和心學,但是壇經版本眾多,令人疑惑,從 1 萬 2 千字到 2 萬多字多有發行,這也相差太多了吧。

敦煌本算是最早的版本,它為近代從燉煌所發見的寫本,而惠昕本,分二卷十一門。編定的時間考定為宋太祖乾德五年(九六七)五月,惠昕本所依的底本,近於敦煌本。在台灣用最多的是宗寶本,宗寶自署為「南海釋宗寶」,傳說為「風幡報恩光孝寺」的住持。宗寶本是依據"德異本",再加精治,憨山大師重刻的曹溪原本,也就是這種本子。而"德異本"又來自"至元本",所以這三本是相似的。

敦煌本有最長的經名「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羅密教六祖惠能大師於诏州大梵寺施法壇經」,但是字數不多,只有 1 萬 2 千字。其次是唐朝時代惠昕改編的六祖壇經,比法海記錄本多兩千馀字,共有一萬四千多字。第三自稱是曹溪原本的壇經,比惠昕本遲了許多年,字數多到兩萬多字,比法海本壇經,整整多了一倍。第四元代宗寶禅師改編的「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字數同樣有兩萬多字。

印順大師在中國禅宗史第三節說到壇經的變化:「從壇經原本到敦煌本,至少已有過二次重大的修補。此後,流傳中的壇經,不斷的改編,不斷的刊行,變化是非常多的…壇經的各種本子,從大類上去分別,可統攝為四種本子: 敦煌本、古本、惠昕本、至元本」。至元本,亦名德異本,因是德異在元代至元二十七年(一二九0)所刊行的。印順大師又說:「與德異本相近的,有宗寶本…從內容看來,宗寶本與德異本,組織上最為一致」。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bertyjlai&aid=17888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