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9/15 17:06:33瀏覽899|回應2|推薦27 | |
想不起來,手上這塊木刻雕版,當時是從哪兒蒐集的? 中國古代製書,在石印及活字版出現前,木刻雕版,就是流傳許久的印刷科技之一。 這塊木刻雕版,刻的是「宋文憲公全集潛溪錄卷一」的第一頁與第二頁。 宋文獻公,就是明代文學家宋濂者也。 可以了解,當時的書冊印製,就是將一塊上好木板,請雕工刻上文字。就像一大片印章一樣。正面一頁,反面一頁。做工繁複,每塊木板的損耗也挺快!看這第二頁的字樣,已經磨損變形。 從這裡想見,古代的書冊流通,冊數可能不多,書價自然所費貲。 這套雕版,據查是在宣統二年(1910年)前後,由進士孫鏘捐錢造製的。因此在卷首下註明:鄉後學仁和丁立中編輯,奉化孫鏘增補。 另在雕版的版心上刻著:「四明七千卷樓 孫氏校刊」。 因此,這塊木刻雕版算起年紀來,超過了一百年。 附加的宋文憲公全集書影,恰好是這書冊的第一頁,當作一個參考。但是細看之下,就會發現,書影所用的雕版,與我照片中的雕版,字體非常相似,甚至是當年的同一組刻工師傅製作,但不是同一套^^ 因果之間的那條線,通常是人們自己畫上去的。由於我們習慣對於周遭人事物的變換,總想給出個能夠接受的說法。 萬事萬物眾生的浮沒,並不全然可在人子的算計中,尋出脈絡。 如同這塊百年前的木刻雕版一般,書冊不在我這兒,雕版卻在我書櫃子裏躺著。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