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科技農金熱
2011/03/06 01:24:34瀏覽211|回應0|推薦0
【撰文/陳仲興】

當無塵室變成菜園,有錢人的身分證職業欄上寫著「自耕農」,別以為這是天方夜譚,台灣目前正颳起一股科技農金淘金熱,這一天可能很快就要到來。

包括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英業達董事長葉國一、明基友達董事長李焜耀、奇美集團董事長許文龍以及億光董事長葉寅夫等科技業重量級領導人在內,近年來他們有個共同的投資領域——農業。這些很會賺錢的科技業大老們,紛紛投入這個台灣向來最弱勢也最不受重視的領域,他們到底看到了什麼?

根據統計,台灣農業產值占GDP(國民生產毛額)比重僅有一.七%,農家平均年收入不到二十萬元,許多五、六年級生恐怕還對小時候幫忙家裡種田、收割的夢魘揮之不去,農金致富?也許不少人會在心裡先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尤其,台灣的農地在經過第二代或第三代農家子孫繼承後,耕作面積已經愈來愈小,也愈來愈不符合經濟效益,年輕人事實上也不願意再投入農業,更極端的論點則是,台灣根本不適合再發展農業,因為跟美國、澳洲,甚至大陸的規模相比,台灣的農業恐怕競爭力有限。

黃小玉價格驚驚漲

但讓我們看看以下的數據:全球農金指數過去兩年的漲幅分別為六三.五九%,以及二二. 二二%,今年以來漲幅也多達六.三五%(台股今年以來下跌四.九五%),小麥從去年六月以來漲幅已經超過一倍,二月十五日的小麥期貨價格則創下歷史新高紀錄,玉米、黃豆等價格近年來累積的漲幅同樣驚人。

更重要的是,推升農產品價格上揚的因素並沒有消失,首先是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造成通貨膨脹,美元、歐元、日圓貶值,就連人民幣也在貶值,全球已經進入貨幣貶值競賽,愈來愈多的原物料以及農產品價格不是接近歷史高峰水準,就是創了天價紀錄;同時,大陸等開發中國家城市化與工業化的發展造成農地減少,土地以及人工成本的上揚則不斷推升商品價格。

也就是說,以往農業占GDP比重很低的水準,出現了物極必反的效應,郭台銘、李焜耀等科技業大老顯然早就看到這一層道理,開始布局農業商機,其中,近期最熱門的就是植物工廠。

目前,台灣廠商有意設立植物工廠的包括鴻海、明基友達集團旗下的威力盟、億光以及新世紀光電等,主要構想就是在陰天、雨天以及冬天日照不足的時候,植物工廠可以透過LED以及照明燈具協助植物補充光源,再加上控制溫度、溼度等技術,種出高經濟效益的農作物。

LED應用延伸大商機

簡單的說,鴻海、億光等廠商瞄準的是LED商機,他們蓋植物工廠目的就是要推廣LED應用,讓大家知道LED不同顏色的照明可以讓農作物生長得更漂亮(顏色更鮮豔)、美味(例如口感更脆),讓植物長出來的品質比田間的更好,尤其,在植物工廠裡面由於周遭環境都受到控制,夏天也可以種出萵苣、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香甜的草莓。

不過,由於一座植物工廠投資金額動輒上億元,每年種出的有機蔬菜,現階段回收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收入微薄的農夫當然更無法負擔如此「先進」的概念。

業者坦言,植物工廠算是廠商推廣LED的戰略性武器,目的就是告訴客戶以及外界,自己可以提供LED照明植物工廠的技術與能力,而不是要靠種這些農作物賺錢,畢竟短期內可以負擔植物工廠農作物價格的,恐怕僅限於金字塔頂端的少數人,要讓大眾接受甚至形成一個具經濟規模、可以獲利的產業,恐怕是五年甚至十年以後的事情。

但無論如何,今年算是台灣植物工廠元年,為了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技術以及在植物工廠的布局進度,業者無不使出渾身解數。

現階段一般人也許還買不到植物工廠產出的蔬果,但是隨著技術愈來愈成熟,植物工廠的成本將明顯降低,將來可以用更少的資源生產出更多的糧食以及蔬果,因此,未來若農產品價格持續大幅上揚,植物工廠將成為緩解糧食短缺的好辦法。

擁蘭花利基再創新局

在「品牌農業」的領域中,投資報酬率最高與單價最高的可算是「蘭花產業」,這門生意,國內科技業大老英業達董事長葉國一父子經過幾年的辛苦布局,已經快要守得雲開見月明。

葉家會投入蘭花的特殊商機很偶然,想當年葉國一由於因緣際會投資了英業達與廣達,想不到碰上電腦產業高速發展,兩家公司掛牌後最高一度上漲到四二八元與八五○元,葉國一逢高出脫持股以後滿手現金,於是逐漸淡出英業達的經營,一方面與友人打打高爾夫,一方面則是找尋更好的投資標的,因為高商念會計的他很清楚,電腦組裝代工再怎麼努力,也只能賺微薄的辛苦錢。

十年前,葉國一在友人介紹下看見蘭花商機,於是一頭栽入這個他完全不懂的產業,投資成立蘭花生技公司─皇基。想不到其中的問題遠比他想像的還大,最嚴重的時候,葉國一的蘭花甚至被爆料大虧十多億元。但其實,蘭花的養殖是在溫室當中,透過精準的管理控制好每一項變數,接下來就可以模組化降低成本,並在其他地方不斷複製成功的經驗。

台灣電子代工業管理能力向來執世界牛耳,葉國一於是套用英業達的工廠經驗,在蘭花闖出另外一片天地,如今,全球的蘭花有三分之一來自台灣,二○○九年外銷的蘭花金額就多達二十五億元,皇基年營收二億元,不但已經轉虧為盈、打入農業更發達的日本市場,員工薪水也不比科技廠商低,年終已經可以領取紅利。

對台灣的科技廠商來說,葉國一在蘭花成功的案例,顯然是業者投入農業生技領域非常大的鼓舞。因為蘭花育種技術可以師法電子代工業的研發過程,蘭花的複製成功經驗也與生產線上的量產如出一轍,而在運輸方面,嬌貴的蘭花尚未開之前就要冷藏、裝箱,自動化倉儲的過程也跟電子通路業很類似,顯示農業如果加入科技人的努力其實大有可為。

目前台灣的傳統農業仍以勞力與經驗為主,除了靠天吃飯以外,農夫往往憑直覺耕作,科技上可以改善的事項其實不少,農業科技化也是個不可逆的大趨勢。

與台灣同樣國土不大的荷蘭是花卉王國,農業占荷蘭GDP的比重多達四%,明顯高於加拿大的三%、美國與日本的一%,以及英國的一.六%,主要關鍵就在於荷蘭的農產品質量優、國際競爭力強,台灣蘭花培育技術已經急起直追荷蘭,農業技術其實具有一定水準,未來若能將科技業管理的經驗複製到其他領域,發展科技農金勢必大有可為。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新聞周刊》2011年255期】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ichivy0802&aid=4949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