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立報「高教解放」專題報導
2011/12/16 03:23:30瀏覽285|回應0|推薦0

台灣立報「高教解放」專題報導

前言

大學教育應該是引領潮流,培育人才,但今天在台灣,卻有「技職大學化、大學技職化」之譏,評鑑制度扭曲了大學辦學精神和發展方向,校長、教授和學生飽受折磨。

公私立大學資源分配不均,是阻礙大學教育正常發展的重要原因,政府將資源過度集中少數學校,扼殺了私立大學的發展空間,高收入家庭子女多唸公立大學,中低收入家庭子女常唸私立大學,如果政府能採取類似「教育券」的學費補助政策,減輕學生唸私立大學的經濟負擔,何嘗不是美事一樁。再者,少子化讓大學自然淘汰是消極作法,政府應扶植好的私立大學繼續辦學,才是正途。

目前的評鑑制度嚴重影響了大學自主,為了爭取政府的經費補助,大學失去了辦學特色,教育部門對校園的干預也益見嚴重,要期待大學教育更上一層樓,難上加難。

在總統大選首次電視辯論會中,只見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候選人暢談兩岸與民生經濟,卻未提出具體的高教政策與國家教育發展的願景,讓教育界人士十分失望,某候選人甚至提出要增設公立大學,可見其對高教現況是如何隔膜;在兩大黨提出的不分區立委名單中,也未見具教育背景的學者專家,如果政府中央部會和國會都不重視高教的前途,又如何保障國家整體的發展?

本報今天起推出「高教解放」專題報導,將探討下列5個主題,希望帶給讀者更寬廣的思考空間:

一、大學角色的定位,資源分配的檢討。

二、高教政策失衡,大學前途堪虞。

三、評鑑制度缺失,造成大學亂象。

四、社會變遷帶給大學的挑戰。

五、導正評鑑制度,規劃高教未來。

結語:還給大學自主辦學的空間。

高教解放系列1:重新定位高教 大學不是職訓所

2011-12-11)台灣立報【張舒涵專題報導】

長期以來基於資本主義和升學主義作祟,台灣高等教育往往要面對學生和家長的質問:「教我這些能不能賺錢?可不可以換飯吃?」大學生應具備的思考、批判、關心社會的能力,被嚴重矮化;政策方面,在大學數量擴充、高教經費卻有限的狀況,政府走向績效制度,大學精神和定位逐漸模糊,飽受教育界學者批評為「四不像大學」。

高教解放系列2:畸形評鑑氾濫 大學難自拔

2011-12-12)台灣立報【呂苡榕專題報導】

1994年大學法修正公佈32條條文,同年「410」教改大遊行,為台灣教育改革揭開序幕,此後,「大學評鑑」「廣設高中大學」「提升大學國際競爭力」「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等方案陸續推出。

高教解放系列3:沒評鑑沒經費 大學難逃干預

2011-12-13)台灣立報【呂苡榕專題報導】

「大學應受學術自由之保障,並在法律規定範圍內,享有自治權。」大學法中對於大學自治的規範,讓高等教育保有一定的自由與自主。實際上,台灣的大學卻受限於經費不自主,而無法達成真正的自立。

高教解放系列4:投靠實用主義 人文素養漸失

2011-12-14)台灣立報【史倩玲專題報導】

封建時代以讀書作為階級翻身的手段,現代社會雖然未必適用,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仍是華人文化世代流傳的觀念;民主化時代裡,人人都想以文憑增加就業競爭力,政府因此屈從民意,廣設大學。

高教解放系列完:讓高教解放 政治力別再插手

2011-12-15)台灣立報【張舒涵專題報導】

高等教育危機重重,面臨少子化衝擊、高教評鑑制度阻礙大學發展,喪失大學的獨立精神。總統大選前夕,高等教育界學者呼籲,政府要尊重教育,不要一心只想指揮控制,而要保障教育免於政治干擾,高教發展的政策應有長遠完善的規劃,為高教困境找到出口。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icelohas&aid=593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