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0/07 22:09:52瀏覽1400|回應0|推薦0 | |
高明達書法-記述劉國松大師獲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 2016年4月20日,美國文理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又譯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簡稱「American Academy」 或「AAAS」 )公佈了2016年新增選院士名單,共213人增選為新任院士,其中包括來自17個國家的37名外籍榮譽院士,將於2016年10月8日在美國文理科學院的馬薩諸塞州總部舉行授予儀式。臺灣師範大學講座教授、美術系傑出校友、現代水墨畫之父劉國松也名列其中,他也是首位來自臺灣的藝術與人文科學領域院士。 劉國松大師近照 美國文理科學院於1780年5月4日,由美國人文與科學院由麻塞諸塞州立法機構批准,於麻塞諸塞州劍橋的美國人文與科學院成立至今,已有200多年,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院士機構及地位最為崇高的榮譽團體。 首任美國文理科學院院長為美國第二任總統亞當斯(John Adams),旨為:「弘揚學術,以增進自由、獨立、良善之公民德行」,關注的領域包括:科學、技術、全球能源與安全、社會政策與美國制度、人文與文化、教育、藝術等。目前共有4千多名院士,其中外籍榮譽院士有6百多人,他們當中有250位諾貝爾獎得主和60多位普立茲獎獲得者。1781年選舉首批院士,本傑明·佛蘭克林、喬治·華盛頓也位列其中,是以,當選為其院士,一直被認為是美國的最高榮譽之一。翻開歷史,200多年來,當選過該院院士的華人一共才有60多位,包括胡適、翁文灝、錢學森、丘成桐、丁肇中、姚期智、王賡武、許傑、巫鴻、哈金、施一公等人,劉國松是首位由臺灣培養的藝術與人文科學領域的大師,今天能獲此「院士」殊榮,誠屬不易,應是「台灣之光」。 匯報-神州六號 劉國松大師(1932年4月26日-),祖籍山東青州,父親在八年抗戰中為國捐軀,由於其聰明好學,進入國民革命軍南京遺族學校就讀。1949年隨國民政府遷台,幾經轉折,歷盡千難萬苦,考入師大美術系,於1956年畢業。因見時人作畫皆因襲古人,也無思想表現,毫無生氣可言,遂結合同道,發起創立「五月畫會」,因而掀起臺灣現代藝術運動,奠定臺灣水墨新思路的重要基石,期望以此建立中國「中國繪畫現代化」。當時,中華民國尚在戒嚴時期,提倡犀利的革命性繪畫理論,與徐復觀先生的「現代畫」論戰,在社會上激起一番不小的波瀾。
白雪是白的 劉國松大師一生致力於現代水墨的推廣,既想打破傳統的水墨觀念,又要傳承中國文化之精髓,他提出了「革筆的命」、「革中鋒的命」等主張,質疑用筆的重要性,以及藝術之於生活的關聯性,對當時傳統的水墨藝術,造成劇烈的影響。無疑是現今全球藝術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初生的斑爛 劉國松大師早年,為了實驗水墨的多樣可能性,從媒材作為研究的第一步,首創「抽筋剝皮皴」法。便是在紙張上墨後,再撕去紙筋,留下白線,有別於自古以黑線寫形的窠臼,為了達成這個理想的效果,因此發明了「劉國松紙」。後來在參觀九寨溝後,又以建築用的描圖紙,利用其不吸水的特性,發展出九寨溝系列絢爛迷人的水面波光,同樣為觀者驚豔。 雪山系列 九寨溝之13 1970年代,劉國松大師應聘至香港大學藝術系執教,又將現代水墨的風氣帶到了香港,前後二十餘年,培養後進無數。1983年代,他首次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行個展,殊異的風格,震撼了整個中國畫壇,此後並應邀至各省巡迴展覽,所到之處引起巨大的迴響與學習,成為影響中國當代水墨創作最重要的藝術家、教育家。
炎夏-九寨溝之67 劉國松大師的作品,被世界眾多美術館收藏,包括:大英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及美、德、義、瑞士、澳洲等80餘個國家的美術館,都有典藏其創作,是被收藏最多的在世華人藝術家。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年底的一場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劉國松大師的作品「香江歲月」長卷,以6700萬元臺幣落槌,刷新他個人的拍賣紀錄,此後坊間收藏家「惜售」意味濃厚,不只拍賣圈找他的畫不易、畫廊市場也一畫難求。
香江歲月-局部 劉國松大師從來就不以畫價高為喜,而是以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他計畫以不同的方式,從台灣作為起點,讓現代水墨,得以在世界各地萌芽,最後在全世界開花結果。近年來,他不辭辛勞地走訪各地,以學術演講的方式,激勵了萬千學子。除此之外,更進一步將自己苦心經營、多方嚐試的各種新的水墨技法,透過錄影、文字等方式,毫不藏私的公諸於世,讓水墨藝術的後起之秀,得以一窺堂奧。對於藝術界的捐助,更是輕財厚施,對於同道後進,獎掖有加,謙和有禮,故得多方好評,學者及識者多稱劉國松大師為:「現代水墨之父」。 太空系列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