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補記有關陋室銘之二三事
2016/02/28 14:06:08瀏覽450|回應0|推薦0

 

劉禹錫所作陋室銘一文,是我喜歡的文章之一,但是近年有人疑為偽作,直指此文非出自劉禹錫之手,經考:此文屢見前代獻文記載,內容又與作者行事風格相合,所非議之處,證據力薄弱,或多臆測之詞,似仍以視為劉作為宜。

據考:陋室銘創作的背景,是在唐順宗永貞年間,時任戶部侍郎的王叔文及其搭檔王伾,聯合了時稱「劉柳」的劉禹錫(時任監察禦史)和柳宗元(時任禮部員外郎)等八人,在剛剛繼位的唐順宗的大力支持下,對政治啟動變革,即針對宦官弄權和藩鎮割據的現狀,採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即史稱的「永貞革新」,頗得民心。但是不到一百五十天的「永貞革新」之舉,終因唐順宗遜位而夭折了。至此,王叔文被賜死,王伾亦在遭貶後染疾身亡,劉禹錫、柳宗元等八人同樣遭貶而到邊遠地區成為「逐臣」。這就是史稱的「二王八司馬事件」。

劉禹錫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規定,通判應在縣衙裡住三間三廂的房子。和州知縣為勢利小人,見劉禹錫是從上面貶下來的軟柿子,就故意刁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無怨言,反而很高興,還隨意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和州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吩咐衙裡差役把劉禹錫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新居位於德勝河邊,附近垂柳飄揚,景色宜人,劉禹錫仍不計較,並見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曆陽心在京。」。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閒自樂,滿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時間,知縣強迫劉禹錫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想想這位勢利眼的狗官,實在欺人太甚,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唐文宗寶歷年間,著名書法家柳公權書之,並勒石成碑。爾後惜因兵燹廢圮,陋室及其碑文遂而無存。明正德十年(1515),時任知州黃公標。擴建陋室,補書《陋室銘》碑文,並在園內建有多處小型亭閣,諸如“半月池”、“舞鶴軒”、“迎熏亭”、“萬花穀”等,蔚為大觀。

之後,又幾經風霜,20080909日鳳凰衛視引述《新安晚報》報導,和縣決定投入數千萬元,將已顯陳舊的陋室,整體擴容改造,打造成全新的「陋室園」,供民眾休憩憑弔此一偉大之政治及文學家。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sourceful386490&aid=48269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