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小小說 – 柳光
2025/04/15 05:28:54瀏覽292|回應0|推薦38


唐朝唐文宗李昂大和年間,有一個名叫柳光的人曾經南下遊覽,途中行走在山路時,適逢天色已晚,柳光不慎走岔了路,進入了一處山坳中,四周松樹的枝椏彎曲盤旋。柳光又前行了數里,來到一座石室,石室外雲水環擁,還有清澈的泉水交錯流淌,石室內有墊褥、床榻,像是有人居住在此的樣子。石室的前方正對著一片青翠的煙霞,看起來這裡本來就不是人世間而是仙境。

 

柳光因此站在泉水邊仔細觀看,忽然看見有一個瓦罐倒扣在地上。柳光就上前翻開瓦罐查看,原來下方有泉水,出水口直徑不超過一尺,水質清激,柳光舀了一杯泉水喝了一口,滋味就像是甘甜的美酒。柳光一杯接一杯的喝了十幾杯,不知不覺便已喝醉了,就醉倒在床榻上,直到天亮時才醒了過來。就著天光,躺在床榻上的柳光這才看見石壁上雕刻著許多文字,就將這些文字都抄錄下來收藏在袖子中。那一段文字的內容是:

 

「武之在卯,堯王八季。我棄其寢,我去其扆。深深然,高高然,人不吾知,又不吾謂。由今之後,二百餘祀,焰焰其光,和和其始。

東方有兔,小首元尾,經過吾道,來至吾里。飲吾泉以醉,登吾榻而寐。刻乎其壁,奧乎其義,誰人以辨,其東平子。」

 

柳光試著閱讀石壁上的文字,讀著讀著不是很能了解,因此感覺此文有些奇怪。於是柳光決定先離開此處繼續上路。才走出通往石室的小徑不過數十步,柳光回頭眺望石室,驚訝的發現石室完全消失不見了。柳光忍不住又走回去查看,最終還是找不到石室的蹤跡。

 

有一位姓的書生,聽說柳光的遭遇,就主動借閱那篇文章來研究,試著要理解內容。不久之後,生對柳光說:

 

「我已經完全看懂了。這篇文章是一位得道之人所寫的。

唐朝初年,高祖皇帝定國號為「武德」,武德二年是己卯年,『武之在卯』的意思就是指「武德二年」。

高祖皇帝的諡號「神堯」;一年有四季,八季即二年,『堯王八季』的意思也是指「武德二年」。

『我棄其寢,我去其扆』,是說作者放棄一切離去,並且離去的時間就在武德二年也。

『深深然,高高然,人不吾知,人不吾謂』,是說作者隱居的地方幽遠險僻而外人不知道,也就不曾談論過關於作者的事。

『由今之後,二百餘祀』,是說你來到了他隱居的那個石室,況且從唐朝初年到現在,果然也有二百多年了

『焰焰其光,和和其始』這二句,『焰焰其光』是指在『丁未年』。『焰』即『火』,不就是對應了《五行》中「南方、丙丁」的說法嗎?『未』也是火之位

『和和其始』,是說當今天子唐文宗訂年號為『太和(或作「大和」)』,『其始』是指『元年』。

『東方有兔,小首元尾』,是在描述你的姓名。

『東方』,《五行》中是「甲乙、木」。『兔』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四,對應十二地支則属『卯』。『卯』依附『木』旁,就是個『柳』字。

『小首元尾』,即『首』字取上半部、『元』字取下半部,合起來就是個『光』。

『經吾道』、『來吾里』,是說你如何的抵達到那處石室。

『飲吾泉以醉,登吾榻而寐』,是說你如何停留在石室的情況。

『刻乎其壁,奧乎其義。誰人以辨,其東平子』,是說這篇刻在石壁上的文章,其中的含意深奧而隱晦,能夠辨別解釋的人,是東平的書生。直到現在只有我能看懂這篇文章,而且正巧我就是『東平郡鄆州,今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人,這就應該更能讓人相信了吧。

按照這樣的分辨解釋,這篇文章果然是某位隱居得道的人所遺留下的記載文字。」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山崦」,「崦」音「煙」,山坳、山曲(山勢彎曲隱蔽處)。

 

:「霞翠」,疑是詞語「翠霞」的倒裝詞,青翠的煙霞。

 

:「缶」,音「否」,盛酒漿的瓦器,腹大口小,有蓋。

 

:「卮」,音「治」,古代盛酒的器皿。

 

:網路版原文此句「人不吾謂」在其他版本為「又不吾謂」,待確認。

 

:網路版原文此句「人誰以辨其東平子」,按文末「誰人以辨,其東平子」之句,據改之。

 

:原文此處的「絕去(拒絕)」疑應是「訣去(辭別離去)」,待確認。

 

:自唐高祖李淵武德元年(西元618年)到唐文宗李昂大和九年(西元835年)計217年。

 

:陰陽五行中,天干第四位的「丁」屬「陰之火」,地支第八位的「未」屬「陰之土」。

 

:網路版原文此處的「遣記」應為「遺記」,待確認。

 

改編自 《宣室志》

 

原文:

 

《宣室志》.卷七.柳光

 

大和中,有柳光者,嘗南遊,因行山道,會日晚,誤入山崦中。松引盤曲,行數里,至一石室。雲水環擁,清泉交貫,室有茵榻,若人居者。前對霞翠,固非人境。光因臨流凝佇,忽見一缶合於地,光即趨之,其缶下有泉,周不盡尺,其水清激,舉卮以飲,若甘醴。盡十餘卮而已醉甚,遂偃於榻。及曉方寤,因視石壁有雕刻文字極多,遂寫其字置于袖,詞曰:

「武之在卯,堯王八季。我棄其寢,我去其扆。深深然,高高然,人不吾知,人(又)不吾謂。由今之後,二百餘祀,焰焰其光,和和其始。東方有兔,小首元尾,經過吾道,來至吾里。飲吾泉以醉,登吾榻而寐。刻乎其壁,奧乎其義,人誰(誰人)以辨,其東平子。」

光先閱,閱而異之。遂行,出徑數十步,回望其室,盡亡見矣。光究之不得,有呂生者,視而解之,未幾告曰:

「吾盡詳矣。此乃得道者語也。夫唐氏之初,建號武德,武之二年,其歲己卯,則『武之在卯』,其義見矣,蓋武德二年也。『堯王』者,謂高祖之號神堯。曰『八季』者,亦二年也。『我棄其寢,我去其扆』者,言其去,蓋絕去(訣去)之時,乃武德二年也。『深深然,高高然,人不吾知,人不吾謂』者,言其隱而人不知也。『由今之後,二百餘祀』者,言君者來也。且唐氏之初,今果二百餘矣。『焰焰其光,和和其始』者,『焰焰其光』謂歲在丁未也。焰者火,豈非南方之丙丁之謂乎?未(丁未?)亦火之位也。『和和其始』,謂今天子建號曰『太和』,『其始』蓋元年也。『東方有兔,小首元尾』者,敘君之名氏。『東方』,甲乙木也。『兔』者,卯也。『卯』以附『木』,是『柳』字也。『小首元尾』,是光也。『經吾道』、『來吾里』,言君之來也。『飲吾泉以醉,登吾榻而寐』,言君之止也。『刻乎其壁,奧乎其義。誰人以辨,其東平子』,謂其義奧而隱,獨吾能辨之。『東平』,吾之邑也,益又信矣。如是而辨,果得道者之遣(遺)記也。」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dhorse&aid=18172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