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21 14:58:55瀏覽415|回應0|推薦1 | |
為了近距離的了解於文藻校友畢業後的成長故事,我們花了近一年的時間,透過校園記者的採訪,呈現了文藻校友在各領域的多元發展歷程。其中,收穫最豐富的應該是這群參與的校園記者們,因為校友無私的分享,如一盞明燈,引導著學生們前方的路。 在採訪過程中,校園記者們或是突破自己羞怯的本性、或是正處於挫折徬徨中,校友的金玉良言,提壺灌頂為他們找到新的人生方向;或是採訪不順遂中,欲挫欲勇;甚至主動提出需求,尋找未來想要參與的相關行業校友做為採訪對象。 子曰:「君子不器」,面對人浮於事的現今社會,在校學生不只應要培養更多面向的技能,對於人生的轉折時應有智慧與人生觀,更直接影響其人生未來發展的方向。藉由『101位文藻校友的奮鬥歷程』採訪過程,使學生的學習延伸校外,且從與校友互動交流中,配合已習得的課堂知識。這多元的學習機會,使他們在面對人際關係時有更圓融處理技巧,如何應用所學習到的編採技巧,將收集到的採訪的資料輸入input內化,再output為深度文字。藉由與校友訪談,了解文藻人生涯規畫及努力之歷程,激發學生見賢思齊,做好更周延的生涯準備,並從「做中學‧學中做」增加學習之深度及廣度。 學生從被動學習中化為行動、從策劃採訪內容、安排進行方式、從校友言談中觀察、省 思、落實為文字,無形中也形塑典型的行動研究步驟,包括:策劃(planing)、行動(acting)、觀察(observing)和反省(reflecting)四大部分(Feldman,1984)。因此,本書除了將所採訪的紀錄編輯成冊,讓學生可以相互切磋採訪技巧,並鳥瞰各校友的生涯規劃預作準備。在此,也特別集結學生的採訪心得,讓讀者們也能一窺他們的成長。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只粗俗。」也許校園記者極盡夏草之力,也不能道盡冬蟲之美,但校友置個人名利於度外,完全以校園記者為考量,讓他們在這學習過程中,是實質受益者,並在採訪中殷殷詢問母校有何需再盡心處,這份來自校友的溫慰,正是文藻前進的動力。 http://www.cavesbooks.com.tw/mainpage/mainpage_bookcontent.aspx?sn=33179&book_classify_sn=426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