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犬只是狗品種的一種,和狼並非親緣關係最近。
報系資料照
獒犬凶猛咬人和成長過程的教養有關,
幼犬期若有良好的社會化過程,個性也會很溫順。
報系資料照
獸醫:幼犬期接觸100人 永遠不會攻擊人
/ udn / 生活天氣 / 動物星球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 2012.05.28 05:31 pm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LIFE/LIF8/7121668.shtml
狗咬人不是新聞,但獒犬傷人事件時有所聞,
目前國內仍有不少民眾飼養獒犬當護衛犬,用以保護果園、住家防賊等。
動物專家指出,狗兇不兇、會不會咬人,
其實跟品種沒有絕對關係,得看每一隻狗的「個別差異」。
台大獸醫專業學院教授郭宗甫說,獒犬大約在 1982年引入台灣,
當年正值狗年,犬隻繁殖業者從西藏引進獒犬,物以稀為貴,
獒犬當時配種、繁殖價格非常高,
加上獒犬體型大、個性忠誠、勇猛,吸引國內一批「獒犬迷」爭相飼養,
民間甚至組織獒犬保護協會,推廣獒犬飼養與繁殖。
郭宗甫指出,這幾年獒犬被民眾當成寵物飼養的越來越少,
因為獒犬屬於高山寒帶狗,台灣天氣太熱,
常造成獒犬水土不服、生病,
夏天必須剃毛、吹冷氣,也減少了獒犬的威猛氣勢,
目前獒犬多為山區鱒魚或果園業者養養來當看門犬、防衛犬。
護衛犬 不一定安全
動物行為治療師戴更基表示,
外界常認為西藏獒犬、德國狼犬等,是特別具有攻擊性的「惡犬」,
但他並不認同這種觀點,也不認為這幾種品種的狗特別「有野性」。
他指出,從遺傳學而論,因為人類的選擇性育種,使得這類品種的狗,
「體型較大,護衛性較高」,所以被用來當做護衛犬,
但並不是飼主養了這類型的狗,就會有安全效果,
因為護衛是一體兩面,如果沒有正確的訓練,護衛犬也會產生不當的攻擊行為。
台大動物醫院主治醫師黃慧璧說,這就是為什麼掙脫飼主鐵籠的獒犬,跑到街上攻擊路人。
因為獒犬聽到機車引擎聲、路人尖叫聲,
在平時生活的投射、主人飼養模式的刺激下,會想要主動攻擊,這是動物的本能。
「此時不動是最安全的」,狂奔吼叫反而易被視為挑釁。
為什麼獒犬的領域行為反應特別強呢?
戴更基說,領域概念的產生,除了賀爾蒙影響外,
最主要還是因為動物沒有適當的「社會化」,
成長之後又被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牠對侵入領域的人、事、物,都會產生害怕情緒。
為了自保,動物會隱藏害怕,反以「攻擊」的形式呈現,
加上每次反應、吠叫、攻擊,都能擊退侵入者,
即使對方只是剛好離開(比如郵差),
如此「正加強」動物學習行為,導致出現更明顯的保護地盤反應。
狗演化 人影響最大
戴更基認為,狗的演化過程,除了環境影響外,最大的「關鍵」還是人類。
狗出生後的社會化過程,要讓狗親近人類,
在狗四個月齡之前,從出生後第一天開始,
就需要被人類擁抱、撫摸,一直到兩個月大後才交給狗主人。
國際著名獸醫師伊恩‧鄧巴博士建議,幼犬期至少要接觸一百個人,
包括擁抱、撫摸等良性接觸,「這樣的狗,一輩子都不會攻擊人類」。
戴更基說,反觀西藏獒犬,
中國人把牠加上了神祕色彩,讓獒犬從小獨居,
傳統觀念就是以打狗方式壓制所謂的「野性」,
最終的結果是讓這樣的狗因受虐而有條件地服從主人,攻擊性雖然被壓抑住,
但一旦跑到街上或有陌生人靠近,產生自保行為而攻擊,此時的攻擊性非常嚴重,
在獸醫眼中,這根本不叫「護衛犬」,而是「受虐犬」。
戴更基說:「養狗的意義,不是拿另一條生命來保護自己」。
戴更基表示,完全不建議養狗當護衛犬,因為萬一真的遇到拿槍的匪徒,什麼狗都沒有用。
從狗幼年的社會化教育推廣,即使是「狗性不改」的獒犬、鬥犬,也能變成溫馴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