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名人堂 | 意見評論 | 焦元溥:不見多元、未聞本土的世運音樂會
2009/05/29 00:56:06瀏覽505|回應0|推薦0

引用文章 焦元溥:不見多元、未聞本土的世運音樂會

【聯合報╱焦元溥】 2009.05.28 03:31 am
 
(作者為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候選人、大英圖書館愛迪生研究員)
 
 
煙花落盡後,無論世運音樂會音響是否如黃睿靚所言「不是很理想」,
單就演出內容與規劃,這都是令人難堪,足為永世教訓的音樂會。


聽不到台灣的作品


教訓在哪?
我們先看看世運官網如何描述自己的特色:
「世運與奧運最大差異,就在世運適合於現有場地及規模適中之場館舉辦,
主辦城市不需為世運新建場館或擴增現有設施,
另並非所有IWGA(國際世界運動總會)運動項目皆於每屆世運會舉辦,
運動項目依主辦城市現有及鄰近場館設施而為選定要素。
主辦城市亦可增列些許非IWGA之運動為邀請賽項目。」
細看世運六大比賽項,多是具地方特色的運動,
包括相撲、飛盤、拔河、跳傘、保齡球、水上救生等等—簡言之,
這是一個洋溢多元文化色彩,並能因地制宜,發揚在地文化的賽事。
世界運動(World Games)—如世界音樂(World Music),
高雄承辦世運,當能讓世人看到台灣特色與文化,讓參賽選手體驗台灣之豐富燦爛,實為國家喜事。

但令人遺憾並錯愕的,
是「世運場館落成音樂會」在文化與創意上竟皆和世運精神背道而馳。
整場音樂會聽不到任何有關高雄或台灣的作品,也聽不到比賽項目背後的多元文化。
籌辦單位以「歐盟主題曲」宣揚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歡樂頌》,
卻不知歐盟和歐洲議會雖以《歡樂頌》為代表曲,
但只用旋律而捨歌詞,就是為了尊重各會員國的不同語言。
不知文化內蘊,已是畫虎類犬,
更可笑的是為「慶祝勝利」而搬演俄國紀念拿破崙慘敗的《1812序曲》
—主辦賽事理應中立,高雄和法國有何仇恨?
聽潰不成軍的「馬賽曲」聽得那麼舒爽?
既不見世界多元文化,也不聞寶島在地素材,

這樣的音樂會,和高雄和世運,究竟有什麼關係?

國內樂團無一受邀

演出內容和台灣無關已經可嘆,可悲的是連演出主力都和台灣無關。
國內諸多樂團無一受邀,反而找個在亞洲巡迴的美國樂團擔任場館開幕。
上百人的合唱團明明以國內團體占多數,
宣傳卻只置於僅來「卅人」的維也納國立歌劇院合唱團,
這將賣力演唱的台灣團隊置之何地?
媒體稱在匹茲堡交響樂團和維也納合唱團的台籍團員為台灣之光,
那主辦單位不請台灣樂手,邀了台灣合唱團卻視若無睹,
避之唯恐不及的態度難道是視其為台灣之恥?
這樣自我矮化,甚至自我羞辱的音樂會,
居然辦在高雄,辦在世運音樂會,叫人情何以堪!

如此莫名其妙的音樂會,究竟和世運確實有關,
抑或只是測試場地容載,掛世運之名行銷?
從曲目到演出,是台灣音樂、音樂家或台灣文化真的難登大雅之堂,
還是邀國外演出團體方有利可圖,邀國內則無仲介利益可賺?
世運受國家經費,居然輕鄙台灣至此,主辦單位必須將決策過程清楚交代!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ading208&aid=299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