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他成了母親眼中忠誠「孝子」,付出的代價則是消滅「自我」
2018/10/12 12:16:32瀏覽7378|回應0|推薦14

父母給的傷害,經常隱晦難辨

承志對於那些鋪在飯上的燒烤鰻魚或龍蝦沙拉感到興趣缺缺,他很少去碰自己的午餐便當,任憑同學將那些他們在日常生活裡鮮少見到的美食瓜分一空。

他的父親在對岸經商,每天晚上都是他陪著母親上各種餐館。即使每天晚餐的料理都不同,但餐桌上卻總是瀰漫著同樣的氛圍:說不完的孤寂、化不開的怨恨。

母親習慣在餐桌上抱怨著在異地經商的父親如何辜負她,猜忌著父親此時此刻應該跟外面的女人做一些下流事。母親重複地念著,他安靜地聽著。

有幾次,他實在太餓了,忍不住吃了幾口飯,母親似笑非笑地嘆氣:「唉,孩子就是孩子,聽了這種事情,竟然還吃得下飯。」

聽到這些話,他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了事,惹得母親不開心,於是後來即使飢腸轆轆,也努力克制住想夾菜的手,但母親卻又搖頭道:「唉,男人真是難侍奉,家裡什麼都有,卻只想往外跑;別人吃不起的高檔料理,有人卻連夾都不想夾。」

承志聽不懂其中的隱喻,只是愈來愈困惑,覺得自己怎麼做好像都無法讓母親開心。

母親很少吃飯,只是喝酒,然後對他說:「還好有你陪在我身邊,自己生的果然才是最聽話的。小志,你不會離開媽媽對不對?」這問句對承志來說不難懂,他用力點頭。漸漸地,他好像有些了解「應該」怎麼表現。他學會了放學後立刻回到母親身邊、耐著飢餓聽母親抱怨,懂得適時跟著罵那個「負心的男人」幾句、努力吃光那些母親夾到他碗裡的美食……

那一刻,他很開心自己終於學會當一個母親眼中孝順的孩子……

他成了母親眼中忠誠的孝子,付出的代價則是消滅「自我」

承志從小就學會放棄自己的需求,以母親為生活的中心。帶著這樣的信念成長,他或許對成年男性抱有某種敵意,對自己的需求嗤之以鼻,也可能將母親永遠擺在自己的親密關係之前,由母親來決定自己的大小事,拒絕離家到異地工作與生活……而這些,都將成為男孩成長與獨立的牽絆。

他或許會討厭這樣的生活,覺得自己總是活在某種無形的牢籠裡;對於那些擁有自己主見,能夠去世界各地度假與工作廣見世面的朋友們,他既譴責他們怎麼可以不顧父母的感受,但又羨慕他們身上擁有自己所沒有的「自由」。

至於對母親,他的感覺真是錯綜複雜:有陪伴母親的責任、對母親的愛,但又好像有些怨恨、有些責怪,卻又覺得自己不應該對母親有這些負向的感受……每當理不清頭緒時,他就更討厭內在如此模糊不清的自己……

然而,這些負面的影響因為沒有在身體留下具體的傷痕,也沒能證明有影響孩子的生活作息,所以不太會被注意。

也因為這些傷經常是來自於家庭內的親子互動,本著「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的傳統態度,大部分的人即使看不慣某些家長對待孩子的方式,卻不太會出言相勸或者介入協助。

很多人認為去「檢討」父母教養孩子的方式,是一種「不孝至極」的行為:

‧「父母這麼辛苦養家活口,將我們拉拔長大,我們怎麼可以回過頭去指責他們?」

‧「或許在成長過程中的確有些不愉快,但那也是因為我自己不夠懂事,或者是我太脆弱了。」

‧「即使他們真的做了什麼不適當的行為,肯定也是為了我們好。」

‧「如果沒有父母,孩子根本不可能來到這世界。」

這些話簡短有力地反駁了我們對於父母在教養過程當中的質疑:「感恩都來不及了,怎麼還可以對父母過往對待我們的方式加以『清算』?」

因此,對於生活在崇尚孝道的東方文化底下的你而言,閱讀這本書,重新檢視父母對你的教養過程,內在或許會經常感到矛盾、衝突。即使是我自己在演講或工作坊的場合談這個話題,也經常會引來成員們的抗拒與質疑。

或許正是這樣的文化氛圍,那些因為親子衝突、師生衝突被「移送」到學務處或輔導處的孩子,經常被貼上了一張「不受教」的標籤。因為,大人總是辛苦的、大人是成熟而穩定的、大人知道什麼對孩子才是最好的,之所以會發生衝突,肯定是這個孩子本身不懂事、不受教、不懂得感恩。總而言之,就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如果大人們真的這麼認為,那麼當我邀請大人回顧童年經驗時,應該會有許多美好的回憶,例如:即使家境辛苦,但一家人卻充滿幸福的互動;即使父母嚴厲,卻從未讓他們受過委屈的溫馨內容。但實際上,他們的回應卻又不是如此。我在與成人進行諮商的經驗中發現,他們對於「探索童年經驗」總是嗤之以鼻,他們經常表示:「年代久遠,想不起來了啦。」「想這些要幹嘛?想了也無效。」「生活已經夠忙了,哪來美國時間去想那些不重要的事?」彷彿童年經驗對他們早已事過境遷、毫無意義,即使他們偶爾好不容易能觸及一些早年記憶零碎的片段,也總是用一種乏善可陳的語氣說著。之所以如此,當然不是沒有原因的。

對於童年所受的傷,有三個原因讓人們在成長過程中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選擇否定這些經驗。

原因一:避免再次勾起童年不舒服的情緒經驗。

小時候經歷過的痛苦事件,例如半夜被罰站在寒冷的門外、在大庭廣眾下被父母拿來跟其他孩子做比較、被藤條抽打完後還被命令袒露著傷痕到便利商店買東西……那種恐懼害怕、羞愧丟臉、驚慌失措的感受,即使現在能夠回想起來,不但無濟於事,還可能令自己再次感到不舒服,甚至責備自己當時的無能與脆弱。

原因二:避免面對一個難以接受的事實。

原來我以為最愛我的父母,他們對待我的方式曾經對我造成傷害,而那樣的影響甚至延續至今。父母,毫無疑問地是我們在這世界上最重要的至親,我們期待著來自他們的關愛、安撫,以及認同。我們也將父母作為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最安全的堡壘,是父母穩定的存在,讓我們相信自己在這個世界並不孤單,也不至於暴露在危險的情境下。一旦我們覺察到父母的某些行為其實是為了滿足他們自己的私欲,或者因為一時大意,甚至是為了宣洩個人的情緒,而對孩子做出有害的行為時,對孩子而言,當然是相當難以接受的事實。

原因三,同時也是前述提及的文化因素。

基於對父母的孝順與忠誠,我們不應該,也不允許自己對父母的所作所為有所質疑。因此,為了避免不舒服的情緒與避免認知失衡,我們透過各種心理防衛機制,例如:壓抑(這沒什麼,過了就算了);否認(不會啦,一定是我記錯了,爸媽才不會對我說這些話);合理化(就算爸媽說出這些難聽的話,一定也都是為了我好)來看待這些傷害我們的語言或行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寶瓶文化。胡展誥《修補生命的洞:從原生家庭出發,為童年療傷》點擊續讀。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ading&aid=11770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