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們的身體其實是一幅動人的山水
2024/04/13 13:56:37瀏覽284|回應0|推薦1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張古老的照片覺得很有意思。這張照片是照於 1956 年的法國尼斯,相片中有兩個人,左邊的那個人代表二十世紀的東方藝術,而右邊的那個人則代表二十世紀的西方藝術。左邊長袍馬褂,右邊紅白相間的直條紋襯衫。左邊一大把長鬍,右邊臉上乾乾淨淨。二人在形象上如此不同,相同的是臉上互相欣賞對方的神情。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從來都沒有認為畢卡索 (Pablo Picasso, 1881 ~ 1973) 有喜歡過張大千 (Chang Dai-chien, 1899 ~ 1983)。仔細的讀者會注意到這兩人在年紀上的差異。在照這張照片時,張大千 57 歲,畢卡索 75 歲。但你覺不覺得在這張照片裡二人的年紀應該反過來呢?在我所生長的文化裡,「老」變成了一種被歌頌的本質。年紀大應該就等於閱歷豐富,經驗值滿點,所以所說的話所做的事應該就都是正確的。我們應該要敬老尊賢,老等於賢,賢等於老,沒有一次例外。相反地,年輕在我這個文化裡就等於沒有根基,說話沒有份量,做事沒有分寸。所以有了「嘴上無毛說話不牢」這句話。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Fig.1 張大千(左)與畢卡索(右)的合影


東方藝術與西方藝術在本質上是如此地不同,這也間接地影響到了東方與西方在思想上的差異。前者因為對於「老」與「經典」的重視與尊敬,所以 57 歲就必須長袍馬褂,留著一大把花白的長鬍,將自己塑造成東方文化裡的經典形象。但是問題在於我們生長的時空背景和古人早已不同。黃公望畫《富春山居》時是因為他真的住過或者遊過富春山居,因此他畫的富春山居還是比較對的。黃山畫派的幾位大師是長年住在黃山不下山的。他們畫裡流露出的清幽空靈是因為他們體驗過隱居期間真實的清幽空靈。反觀現在的國畫畫家,他們的畫筆下還是畫著千山萬水,在這千山萬水中走過一個瀟灑的老人。但這些畫家早已生活在十里紅塵之中,幾乎沒有人有過隱居的經驗。那他們的畫筆下的千山萬水的意義何在,這算不算是造假呢?身為一個創作者,如果不能時時刻刻以自己的經驗出發而創作還能算是一個創作者嗎?前人的成就與經驗當然有其學習的價值,但吸收了這些寶貴經驗之後應該要有能力將這些東西內化之後遺忘,然後以自己的角度再出發。我相信這樣的創作才會動人深刻。

 

除了藝術,我相信回到「人」也是一樣的邏輯。我們都會對那些成功留在歷史裡的人心嚮往之,或者是對於那些已經登上事業頂峰的人投以羨慕的眼光。因此有許多人都會希望效法他們的成功路徑,期望有朝一日能夠獲得幸運之神的眷顧,成功地留在人類歷史裡。但可惜的是,掌控這世間萬事萬物運行的因果論 (Causality) 不是這樣編碼的。如果上帝是一位程式設計師,那麼祂在寫「人」這支程式的時候有加入一個特殊的迴圈。當一個人決定模仿另一個人的行為時,這個迴圈裡好事與壞事的比值基本上就會接近於零。想想看前幾年轟動矽谷創業圈的一滴血的騙局。一位史丹佛大學的學生伊莉莎白·安妮·荷姆斯 (Elizabeth Anne Holmes, 1984 ~) 因為極其崇拜蘋果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 (Steve Jobs, 1955 ~ 2011) 而去創立名為 Theranos 的一間以號稱能夠用一滴血去檢驗各式各樣的人體數據的公司。當她站上 TED 演講台時,她彷彿是賈伯斯的轉世。經典的黑色高領毛衣搭配刻意壓低的聲音,用小時候害怕抽血的故事來包裝她那如夢似幻的醫療未來。但她那號稱能夠檢驗數百種人體血液裡數據的機器根本就是胡亂組裝的破銅爛鐵。最後她甚至為了掩飾機器的無能而去造假數據,造成醫生的誤判與檢驗者的恐慌。這就是為了模仿前人的成功之路而畫虎不成反類犬的經典極端案例。

 

另一個例子也是與賈伯斯有關。我前公司的某一位前老闆也是將賈伯斯視為偶像。他的做事風格沒有一處不像他。他的脾氣非常暴躁而且也是會將 Reality Distortion Zone 施展到在他底下的人身上。而且最有趣的是,有一次他在演講的最後加了一句,「And there’s one more thing.」。但他終究不是賈伯斯。最終的結果就是在他底下的人因為懼怕他的權威開始報喜不報憂。他自以為是因為自己優秀的領導能力造就如此卓越的管理,但其實只是底下的人為了迎合他所搭建的海市蜃樓而已。輕輕一碰,樓就倒了。但沒有關係,他們開心就好。

 

最近在閱讀一些關於基因與細胞的書。我突然覺得我們的肉身其實是一幅幅動人的山水。血液的流動,肌肉細胞的紋理,突觸和樹突間的留白。每個肉身如此相似卻又如此不同。相似是因為構造相似,不同是因為思想不同。其實張大千與畢卡索不應該是相斥的,他們應該是相輔相成的。我們都能同時具有這兩個部分才對。我們體內是一幅動人的山水,體外是一幅深刻的立體派繪畫。如此一來,「亻」才完整。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tionallunatic&aid=18050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