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18 10:56:46瀏覽8052|回應12|推薦119 | |
太魯閣國家公園-長春祠,砂卡礑步道太魯閣國家公園-長春祠太魯閣國家公園-長春祠 離開九曲洞步道之後,我們接著來到「長春祠」。長春祠建於立霧溪谷峭壁邊,裡頭供奉著在中橫公路施工時殉職的212位榮民靈位,其唐式風格建築極為優雅復古,立於山林峭壁間更顯超然秀麗,在這邊規劃了觀景步道,前方還有天然湧泉直瀉而下的飛瀑景觀,著實是美不可言啊!可惜此行湊巧碰上長春祠施工整修,所以我們沒有入內參觀,只在對邊的賣店處拍下這張相片後便匆匆離去。
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隧道口 離開長春祠之後,我們接著前往素有神秘谷步道之稱的「砂卡礑步道」。
咦~不會吧!這張圖不論橫看豎看皆只有一個烏漆嘛黑的砂卡礑隧道,那來的步道呢?莫非傳說中的神秘谷步道就是眼前這段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路嗎?哇~果然是神秘感十足的探險步道啊!
哈哈~沒有啦!其實,砂卡礑步道與隧道路線無關,它的入口處不太顯眼,就在圖中左側的小牌樓,因為小樹拍攝時只注意到這個大大的隧道口,而沒有看見小牌樓上方的「砂卡礑步道」字樣,所以沒有特別拍攝,自此門進入後經過N段迴旋梯一路往下,便可直達步道區。
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 砂卡礑步道原名「神秘谷步道」,於民國90年才改以泰雅族慣稱的部落名稱「sgadan」發音命名,其原住民語為「臼齒」之意。咦~好古怪啊!為何這段步道會與「臼齒」有關呢?更古怪的是,這段臼齒步道在漢人眼中居然被賦予「神秘」的象徵?這的確是值得玩味之處吧!
其實「臼齒傳說」並不複雜,據說是族人早期在此處開墾時,因挖出一顆臼齒而命名為「砂卡礑部落」(現已改為大同部落),而後該部落又以步道週邊作為棲息地,所以這裡就叫做「砂卡礑步道」了。
圖片是站在前往砂卡礑步道入口處的橋墩往下拍攝的照片,圖中可見幾名遊客在步道上行走的蹤影及底下清澈見底的溪水。
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週邊景致 沿著迴旋梯一路往下,在步道入口處往左前方一看,可看見青翠蓊鬱的山林及清澈碧綠的砂卡礑溪,這裡有著地勢較平坦的溪底景觀,水流緩緩流經,儼然成了一處純天然的「親水公園」,與九曲洞、燕子口那種磅礡宏大、危機四伏的峽谷氣勢截然不同,若非礙於時間的關係,小樹真的很想就近體驗溪水的觸感與溫度呢!
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 砂卡礑步道沿著砂卡礑溪一路北行,從入口處至三間屋這段距離全長約4.5公里,這段步道彎彎曲曲的,上方岩壁有極佳的遮陽效果,走在裡頭完全不用擔心會被日照曬傷的問題。另外,小樹覺得這條沿著大理石山壁開鑿的步道及岩壁線條極具美感,大理石壁的褶皺紋理一字排開,就像是一幅緜延相接的天然壁畫,行走其中頗有「曲徑通幽處」、「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喔!
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 鏡頭往左一帶,可看見整個砂卡礑溪谷景觀及背後的山林綠意,這裡的綠色植物種類繁多,就連溪水也泛起圈圈綠意,特別是過了這段岩壁步道之後,映入眼簾的將是一般所熟知的森林步道,與綠水合流步道頗為相似,不過這裡的路經過規劃整理,所以走起來較不費力,對樹媽來說絕對OK!說到這兒,又得好好誇一下我們的領隊翌羿先生了,因為他對樹媽的照顧遠比大樹&小樹還週到呢!哎~這一點真是令我們深感汗顏啊!
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 這段步道的角度比較彎曲,讓上方的岩壁有向外延伸的視覺呈現。
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 再來2張溪水特寫照吧!這邊的溪水色澤比較偏藍,與前段路上所見的綠水曲流不同,微藍透亮的溪水予人清冽消暑的感覺,讓此時已熱得滿身大汗的小樹,忽然有種望「溪」止「熱」的感覺。
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溪流一景 其實,步道上因為有著遮陽/遮雨的岩壁防護,加上樹蔭微風的自然條件,偶爾停下匆忙追趕的腳步,靜心聆聽間歇揚起的林間風聲、蟲鳴鳥語,會更能理解這段「臼齒」步道美麗動人又沁入心脾的舒放感。
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溪流一景 再往前走了幾步路,小樹忽然發現一灘綠意盎然的溪水,在週邊地勢的巧妙圍堵下匯聚成池,也許是溪底水草發揮了調色盤的功效,整條砂卡礑溪的溪水一會兒湛藍澄澈、一會兒碧綠無波,讓到訪者有著說不出的驚喜。
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溪流一景 而溪水忽藍忽綠的變身秀,也是砂卡礑溪與立霧溪主線及其他支線最大的分別,不過礙於集合時間的關係,我們僅走到五間屋便折返,也為此次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步道之旅劃下了美麗的句點。
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溪流一景 回程時在即將到達迴旋梯的轉彎處,忽然看見這座橫跨砂卡礑溪的紅色橋墩,兩邊各連接一個供車輛通行的隧道口,這座長橋也是我們進入砂卡礑步道的來時路,橋的左右兩側接著烏漆嘛黑的隧道,所以在過馬路時一定要特別留意,以免被突然竄出的車輛給嚇到了。
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伊亞峽谷」解說牌延伸閱讀: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