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14 09:29:42瀏覽6156|回應6|推薦112 | |
林田山,林田山林場(2)-花蓮林田山-林田山林場鐵道 林田山因為此地林業資源豐富,所以林田山林場除了「小上海」、「花蓮的九份」等別名之外,還有個特別的名字-「森坂」。這兩個字的日語發音為「摩里薩卡」,意即森林密植的斜坡。哇~光聽這一組字義陌生、不易辨識的文字組合,便可知曉這個封號必是自日據時代流傳下來的。而透過森坂的描述,亦可知在臺灣這塊小而美的土地上,其所蘊藏的森林資源是超乎想像的富足,這是外國人眼中的臺灣,也是我們應該盡心呵護的寶貴資源啊!
林田山-林田山林場之高架鐵道 沿著森林鐵道走到盡頭,可以看見分列為兩排架高的鐵道,目前這段路是禁止遊客通行的,想拍下具延伸感的高架鐵道,只須站在一旁的斜坡取景即可,與前一張圖片那條直通到底的鐵枝仔路在視覺及意境上有些許不同。而這些已走入歷史的鐵道設施,在早期是用來運送木材的重要運輸線,可說自日據時代開發以來便負有重大使命,已陸續完成的有萬森線、溫泉線、大觀線、高嶺線及民國60年4月完工的新高鐵路。
而為了運送各個伐木區的木材,這些鐵道多半沿著蜿蜒的山壁架設,且多採懸空的棧道式或橋樑式設計,好順應彎彎曲曲的山谷地形。
這樣的高山鐵路對大家而言其實並不陌生,像是太平山森林小火車及最為人所熟知且最具代表性的阿里山森林鐵道,都是當年為了伐木需要而修築的鐵道,如今這些森林鐵道多半轉型為觀光用途,它們的存在也見證了一段曾經走過的伐木歷史。
林田山-林田山之旭東亭俯瞰 沿著鐵道旁的小徑前行,可以直上旭東亭俯瞰整個園區。旭東亭因為地處置高點,所以擁有較廣闊的視野景觀,由此角度可以一覽兩排深長架高的森林鐵道及規劃整齊的園區,鏡頭往左一帶,可以面向東邊遠眺萬里溪美景,而因園區位處臺灣東部,所以清晨時分還可靜待旭日東昇喔!哇~這真是一舉多得的觀景台啊!
沿著右側白色階梯拾級而上,可以直通一處喝茶小聚的咖啡屋,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在這邊啜飲一杯香濃的咖啡或是三五好友相偕品茗,似乎頗有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意味,特別是今天非週休假日,人潮稀稀疏疏的,加上天空中飄著濛濛細雨,微涼的雨絲順著風勢貼打在臉上,頗有提神醒腦的作用,絲毫不受午后瞌睡蟲的連番攻勢,不喜花錢買氣氛的,不妨就跟著大樹&小樹的步伐登「旭東亭」遠眺吧!讓和風輕拂臉龐、讓雨露洗滌我們的身心,好感受眼前這一段寧靜悠然的山中歲月。
林田山-林田山之旭東亭題字 在體驗了登高俯瞰的視野景觀之後,此時不妨抬頭看看亭上的木匾,這座亭子原建於民國43年,是因為當時的場長王曉林先生對於此置高點可以遠眺東海岸旭日東昇的奇景而有了興建構想,舊亭子呈六角形,由林場自產檜木興建而成,之所以命名為「旭東亭」,除了取其得以觀看旭日東昇之意,另一個含意則與主推此案的王曉林先生之別號「旭東」有關。
林田山-林田山之旭東亭對聯 至於是先有此景而後有別號,還是先有別號而後巧遇此景?這一點小樹是不得而知啦!不過,原旭東亭在民國82年寶莉颱風來襲時已被吹垮,目前呈現在各位眼前的已不再是檜木搭建的亭子,新的旭東亭以南洋杉加上現代化建材「水泥」的防護,穩固之餘,同時也少了幾分特殊的古早韻味,抬頭看看木匾兩旁所題的對聯,青山綠水的比喻意境綿遠流長,似乎更讓人對原亭的歷史記憶有了不斷延伸的追思與想望呢!
林田山-林田山林場之戶外木雕 一連看了幾張無人全景的林田山園區特寫之後,想必大家對眼前的純樸景致及歷史建築應該都有了相當的認識,可知在號稱「小上海」的年代裡,這裡可是臺灣史上工作福利最好的地方之一喔!也因為工作機會多,全盛時期大約有二千多人在此落地生根,而因應生活機能所發展的機構設施也陸續出現,如:學校、醫院、福利社、米店、理髮部等。這些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機構自然成型,儼然將此處拓展成一個小型社區,除了生活機能自給自足之外,流行文化深入當地也是令人嘖嘖稱奇之處,由此可知「小上海」的封號可不是蓋的喔!
另外,在這裡還有一個特別的現象,那就是宗教信仰多元化。小小的園區中不僅設有西方的基督教堂,亦設有東方的宮廟建築,兩者雖在信仰觀念上大相逕庭,卻能相融共生在這塊土地上,這就是臺灣人展現寬宏大量的實證例子,也是臺灣人可愛之處喔!
上圖為造型別致的戶外木雕,其後方可以看見日式風格的木造建築。
林田山-林田山展覽館內樹木年輪 朝停車場的方向前進時,我們還發現一個人氣頗旺的展示館,本想入內瞧瞧,不過礙於集合時間及入內參觀須脫鞋等限制,也就作罷了。雖然如此,小樹在入口處有看見一面掛滿各種樹木的年輪展示牆喔!而依序號標識,1為紅楠、2為扁柏、3為柳杉、4為楠木、5為苦楝、6為樟樹、7為杉木(福州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前觸摸這些木材,看看有什麼不同呢!
延伸閱讀: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