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20 18:50:16瀏覽10592|回應9|推薦89 | |
馬太鞍濕地-花蓮馬太鞍濕地-馬太鞍生態園區內一景 離開林田山文化園區之後,我們來到第2站行程-「馬太鞍濕地」。說到濕地這個東東,大家可能會立即聯想到成群過境的水鳥、招潮蟹及紅樹林等專屬於海邊佈景中不可或缺的生物群,可知眼前這片濕地可是「吃淡水」的喔!
沒了一望無際的海岸線風光,走淡水路線的馬太鞍濕地在地底湧泉不斷冒出的先天條件下,自成一處天然沼澤濕地,而發源自馬錫山的芙登溪一路匯集天然湧泉由南向北流經此地,更滋養了這塊得天獨厚的生態園地。
在這裡有著近百種的水生植物,鳥類、蛙類、昆蟲及各種水生動物更是多不勝數,瞧圖中池塘裡那一大片綠意盎然的點綴,這些水生植物美化了單調的池子,也提供水底魚兒藏匿及悠游其中的樂趣,在水源充足的灌溉下,整塊濕地生機蓬勃,不論是草叢間、水溝裡,偶爾靜下心來聆聽,有時還會聽見稀奇古怪的叫聲喔!只是當猛一回頭時,往往徒落得什麼也沒見到的景況,看來那些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動物們,也是很喜歡搞神秘的喔!
馬太鞍濕地-馬太鞍生態園區之木棧橋 明白了馬太鞍濕地是淡水體系的天然沼澤地之後,可知「馬太鞍」一詞也是大有學問的喔!大家都知道花蓮的原住民以阿美族為主,其中號稱第一大部落者為「太巴塱」部落,第二大就是馬太鞍部落,也因為後者世世代代以此地為生活圈,所以這裡也就命名為「馬太鞍濕地」了。
至於馬太鞍的原意為何呢?據說這裡在過去長滿了一種奇特的植物名為「樹豆」,而樹豆的發音就是vataan,所以馬太鞍指的就是樹豆,至今樹豆的豆子在此地亦是有名的招牌美食,不過此行無緣一見。
馬太鞍濕地-馬太鞍生態園區內一景 由此可知,來到了原住民的地盤,「地名」大多是由原住民語言直接轉成中文發音的,當然也常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笑果囉!像是「太巴塱」部落以台語發音就成了「殺別人」,而「馬太鞍」則成了「某殺尪」,哇~怎麼全是殺氣騰騰的組合咧?更扯的是,漢人的發音為「白浪」,聽起來很像台語的「壞人」喔!哈哈~這又是殺人又是殺夫的,外加個壞人來湊一腳,看來以前的漢人真的很顧人怨耶!
馬太鞍濕地-馬太鞍溼地養魚 馬太鞍濕地除了樹豆傳說及豐富的生態景觀引人入勝之外,還有一種特殊的捕魚方式喔!(如上圖)
這種由阿美族人所發明的三層捕魚法名為「巴拉告」,其原理是利用中空的竹筒架成一長排(最底層),並在竹筒上方覆蓋一層樹枝(第2層),然後再鋪上雜草堆(第3層),接著就是將這三層的巴拉告設施放入水池中,利用溪水自由進出循環的原理,吸引魚蝦在此棲息繁殖。
咦~這三層的巴拉告究竟有何特殊之處,可以讓大魚、小魚歡喜來入厝呢?據說因為三層樓的巴拉告設施十分適合魚兒棲息,所以有魚鱗的大魚們會開始在這附近聚集流連,排泄物也會增加,而透過水流的運送,這些排泄物會順流至第2層的樹枝層形成養分,也成了小魚、小蝦最好的藏身處所及營養補給站,如果小魚、小蝦一旦死亡的話,牠們的屍體也會順流至最底層的竹筒內,此時一些喜歡搞自閉、沒魚鱗的鰻魚們,就會躲進這些暗無天日的空間裡「守竹筒待小魚」,過起不事生產、悠哉富足的生活,這樣便形成巴拉告的三層生態體系。
馬太鞍濕地-馬太鞍生態園區之情人橋 當阿美族人想吃魚時,只需將魚簍、漁網等捕魚器具置於河道出入口,然後慢慢靠近巴拉告,此時身陷最上層那些有魚鱗的大魚們會率先溜掉,並掉入早已佈署好的天羅地網中,接著將最底層的竹筒一根根抽起,那些仍沉浸在睡夢中的鰻魚們便會輕易被捕獲,而剩下第2層的小魚蝦們因為體型小,可以趁此機會溜掉,不能溜的就等著被漁網一網打盡,這樣便完成了巴拉告的循環體系,哇~這真是個聰明知足又兼顧生態保育的捕魚方式耶!
延伸閱讀: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