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余秋雨《鄉關何處》感想
2007/09/03 15:46:52瀏覽1658|回應0|推薦7

 

讀余秋雨《鄉關何處》感想

 

此文的標題,

是一首由崔浩所著的《黃鶴樓》,

題目定為鄉關何處,

據說李白在黃鶴樓看完此詩後,

稱讚此詩寫得好,

教授認為李白的心意,

不在於看完詩寫得好不好,

而是李白覺得詩的意境,

使他想念故鄉,

或許那首《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這首人人琅琅上口的詩句,

是李白浮雲遊子的寫照。

 

教授介紹了各個文學家的思鄉情懷。

也提起他的童年,

他對於童年的印象模糊,

家鄉的楊梅樹、梅干菜,

只是點點滴滴的回憶,

較有趣的是鄉里間的話題─

「養命醫院」,

長大後才明白家鄉出了個名人─

「王陽明」,

蔣介石推崇王陽明,

故將王陽明祖籍附近的醫院命名之,

大家印象中的王陽明是個思想家。

但王陽明在軍事方面也是有很厲害喔!

文中也提到故鄉名人盛事,

像是有影響日本學界的朱舜水,

教授的故鄉慈溪上林湖越窯遺址,

餘姚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河渡姆文化。

 

教授十歲那年離鄉到了上海,

為何鄉關何處呢?

因為在他十歲以後,

中共的行政區有改變,

他本是浙江省餘姚縣人,

後來餘姚劃分在浙江的另一方,

而他的故鄉就為慈溪。

當他進初中有一難處,

他會講餘姚話,

不會講上海話,

他也提到上海人對外來語言的看法,

發現上海人有些自負,

認為上海有種優越感,

是全中國最好的語言,

當你說外來話,

上海人的目光對你產生鄙視,

所以有些成年人,

到了上海一直不敢開口,

所以上海話都學不來,

但他那時年紀小較不懂事,

比較不會害躁,

且跟同年紀的小朋友,

很容易就融入了,

所以上海話就很快吸收了。

但鄉音卻逐漸淡忘...

( 創作散文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ueenelizabeth3&aid=1206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