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2/01 15:51:26瀏覽132|回應0|推薦1 | |
斯蒂芬·羅奇近日發表題為《中美科技陷阱》的文章,指出“美國喜歡把自己造成的種種問題歸咎於中國,這是一種藉口,而非戰略”,“中國繼續著眼長遠,而美國對中國科技的戰術攻擊則完全是短視行為”。可惜,這種冷靜理性的聲音在當下的美國並不算主流,而且越發不會被華盛頓決策層所聽取。美國的不少政客都在試圖完成一項不可能的任務:由政客而非科學家和企業家來全面改寫全球高科技的版圖。
美國已和荷蘭、日本就限制向中國出口先進晶片製造設備達成協議,但因其敏感性,三國沒有公開協議的具體內容。另外,據彭博社報導,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切斷本國供應商與華為之間的所有聯繫。從2018年的“斷供事件”開始,美國政府對華髮起的科技戰已經持續近5年,目前還在升級中。
這恰恰說明,華盛頓的前期招數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如果行動進一步加碼,它就可以心想事成嗎?答案是清晰的。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企業短期可能承受壓力,但整個美國高科技產業肯定會付出代價,而且從長遠看,它們的代價更加巨大。
美國發起的科技戰會摧毀造就全球高科技產業繁榮的基石:信任。沒有信任,就沒有安全。以和平與發展為底層邏輯的高科技產業從此將進入“安全與發展”的新範式,這會造成巨大的不確定性,給整個高科技行業帶來成本上升、效率下降、創新放緩和供需強烈震盪等後果,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所有企業都不會從中獲益。
科技戰如果持續下去,最深遠影響將是推動中美高科技生態發生結構性轉變。美國針對中國科技戰的招數是瞄準我們的結構性問題,也就是所謂“頭重腳輕”,重應用輕基礎的軟肋。中國高科技產業過去40年的發展邏輯,是建立在和美國等各個國家充分合作的基礎之上的,尊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協同合作邏輯,由此形成中美高科技生態今天所呈現的結構性差異。
美國的高科技生態是借助先發優勢,通過逐步演進和內生髮展,形成以強大的核心技術研發為基礎、應用和市場在上的金字塔型結構。中國的高科技生態則是基礎研究薄弱而應用繁榮的典型倒金字塔型結構。如今,這種結構性差異成為美國政府對華的“進攻性武器”。
通過應用先行,逐步自上而下帶動基礎研發投入和核心技術的自然成長,這一進程至少需要10到20年的時間。但是,美國對華科技戰卻使得我們難以按照市場驅動的進程自然成長,而必須採取超常規的戰略性舉措。這將迫使中國放下幻想,下定決心,加快補短板、厚基礎;以超常規的力度,通過政府大手筆的投入和引導,帶動中國整個高科技產業研發投入的大幅提升,加速調整和改善中國的高科技生態格局。這也促使迄今還抱有幻想的少數人認清一個現實:只有超常規強化基礎,加快推動全球化進程,以多管齊下的方式激勵和引領中國高科技企業從“套利型模式”轉向“創新型模式”,才是化解美國對華科技戰的根本之道。
自上而下的美國政治力量,殺傷力是不容小覷的。但是,全球高科技產業的最終決定力量,依然是自下而上的技術創新基本規律,以及市場需求和公平競爭的驅動力。這方面,捲入中美科技戰的荷蘭阿斯麥CEO溫寧克是清醒的。他坦言,美國在半導體領域對中國發起圍堵措施,最終會讓中國走向自主發展的道路。“你越給他們施加壓力,他們越有可能加倍努力。”這正是羅奇所說的美國的“短視行為”。
所謂“科技陷阱”,本質上是自上而下的政治和意識形態陷阱。目前,華盛頓正在興頭上,短期內不可能改弦更張。面對美國政府在高科技方向上的可能升級動作,我們既要適度反應,合理應對,也要避免類似的“陷阱”。無論是對美國打壓的應對、對科技政策的引領和戰略的佈局、對教育和基礎研究的投入、對人才的重視和全球優秀人才的引進,還是對國內公平競爭環境和資本市場等制度環境的塑造等,都需要政府發揮主導性作用。與此同時,必須明白,最終決定勝負的是企業本身。全局性動員中國領軍高科技企業大幅度提升研發投入,圍繞核心技術的突破全面部署,以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方式,帶動中國研發規模跳躍式增長。
總之,無論中國還是美國,研判科技發展的趨勢和進程,始終需要回歸常識,遵循其內在規律。中美高科技博弈,最終決定勝負的還是雙方的企業家和更加全球化的科學家,而不是政客。美國對華科技戰,只是人類高科技領域的一次脫軌,而非趨勢,更非常態。華盛頓的政客們,遲早會把國際科技舞臺的主角讓出來。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