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拒絕華為,卻給美國當備胎!最狂中國公司富士康,真是顏面盡失!
2022/10/25 17:37:19瀏覽64|回應0|推薦1






最近,許久未曾露面的富士康董事長——72歲的郭臺銘,在生日當天,親自駕駛著一輛紅色Model B上臺亮相。




在現場,除了Model B,還有Model C和Model V。




沖這名字,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馬斯克在給郭老闆慶生。


實際上,這幾輛車,都是富士康自己研發的新車。


對造車,富士康大有信心,低調地喊出了自己的“小目標”:2025年要達到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5%,也就是32萬銷量。


另一邊,還不忘隔空對馬斯克嬌羞喊話,“希望有一天可以幫特斯拉造車。”




郭臺銘說這話不是沒底氣,畢竟,富士康一出手,一年就推出了五款電動車,這速度讓老大哥特斯拉都汗顏,比富士康早了10多年造車,數量上才多了兩款。


郭老闆很有自信,但市場並不買賬。


一方面,市面上造車新勢力都做了8年,但沒有一家選擇富士康代工。


另一方面,富士康新車上市靜悄悄,別說上熱搜,連相關微博話題,僅有40多萬人看過。




全球最大製造工廠,為何一造車就被嫌棄了?




最狂老闆:


“我在大陸投資,是給大陸賞飯吃”


要擱以前,富士康連造手機都忙不過來,根本顧不上造車。


巔峰時,富士康的營收一度是華為的2.5倍,成了最賺錢的中國公司之一。


越有錢越狂妄,郭臺銘甚至還沖著記者大放厥詞:“是大陸離不開我,我給大陸人賞飯吃!”




他覺得,富士康可以隨時遷出大陸生產線,在其他國家站穩腳跟。“北京說把你工廠搬走,我二話不說,我馬上搬。”


於是,2017年,郭臺銘斥資670億在美國建工廠,連特朗普都來助陣。


還有了堪稱名場面的一幕:特朗普和郭臺銘在奠基場地上揮舞著金色鏟子。




特朗普還激動的大喊:這是美國製造業的 "偉大的一天"!


富士康能如此豪氣,全靠蘋果。


2000年代初,當時的手機行業,摩托羅拉是老大,蘋果還名不見經傳,喬布斯曾想推廣蘋果系統,還被摩托羅拉拒絕。


無奈之下,喬布斯找到了為摩托羅拉代工的富士康,郭臺銘本著“不賺白不賺”的態度,答應幫其代工。




郭臺銘的執行力相當強,下訂單沒多久,就專門派員工去了美國,幫助蘋果完成設計,據說員工寫了滿滿10張紙的產線規劃,用真誠和專業打動了蘋果。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全球進入大蕭條。


為了讓蘋果放心,富士康直接表決心:寧可削減利潤,也絕不丟掉iPhone的訂單。


當蘋果說要著重培養印度市場,郭臺銘也立刻站隊表態,自己要關閉中國市場轉戰印度。




於是,蘋果對富士康越來越滿意,富士康八成的收入,都來自蘋果的代工。


蘋果一路升級,市值翻了幾萬倍,郭臺銘也一躍成為福布斯榜的臺灣首富。




與此同時,富士康越來越“目中無人”。


2016年,蘋果要求供應商報價降低20%,富士康帶頭站出來反對。


為了省錢,富士康還無視蘋果的一些政策。


比如避免材料浪費,富士康對一些有缺陷的手機,是打開清除碎屑後重新密封,而不是按照蘋果的要求全部更換。


甚至連華為曾想委託富士康代工,因代工利潤加起來還不足蘋果的零頭,被富士康直接拒絕。


頂著國人一片罵聲,郭臺銘毫不動搖,還拿出百億,把工廠遷到國外。




然而,話說得有多狠,現實就有多打臉。


被富士康寄予厚望的印度工廠,沒多久就成了病毒重災區,工人紛紛倒下,生產率較國內大幅降低50%。


而被特朗普誇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美國工廠,至今仍然閒置,終成“一地雞毛”。


郭臺銘的福布斯富豪排名,這幾年也火速下滑,從臺灣首富變成了第六。




對於郭臺銘的失意,一位富士康前高管一針見血:


“年紀大了,太成功了,變成’昏君’了。”




痛失蘋果後,只能給車企當“備胎”


最近幾年,郭臺銘終於意識到,曾經的巔峰,不過是蘋果給他的錯覺。


一方面,富士康與蘋果的關係已經大不如從前,為了打壓富士康,蘋果開始把訂單分給和碩、立訊精密、緯創等其他幾大代工廠商,不斷扶持其他代工廠壯大。


另一方面,智能手機銷量下跌,蘋果自己都賣不動,富士康賺的越來越少。




即使身為蘋果的最大代工廠,富士康賺的幾乎是微利。


製造一部手機,富士康只能拿到不足5%的利潤,而蘋果公司的毛利潤卻接近40%。


種種因素下,今年上半年,富士康的手機代工業務,甚至虧損1億。


賺不動美國人錢了,焦慮的富士康只能放下面子,開始尋找新的大腿。




富士康盯上了汽車,郭臺銘說:“蘋果汽車不過是四個輪子的iPhone。我們既然能造iPhone,為什麼就不能造電動車?”


和給蘋果造手機一樣,在汽車上,富士康同樣拿出了高效的執行力。


論時間,富士康從2005年就開始佈局汽車行業,比國內不少造車新勢力還早。


富士康甚至一度拉來騰訊做隊友。2015年,富士康與騰訊、和諧汽車聯手,共同投資10億元,號稱要打造新一代智能電動汽車。




這期間,還拿過不少知名車企如特斯拉、賓士、寶馬的訂單,富士康更是喊出:“將重新定義電動車產業”、“要做電車的安卓”。




但與造手機不同的是,在造車上,富士康始終難找到像蘋果一樣的靠山。


人們很奇怪,不缺資金,不缺人力,不缺時間,為何富士康在汽車圈還是小透明?


原因是,富士康的力沒少出,方向卻使錯了。


一直以來,富士康的汽車業務,更像是不穩定的打零工。


富士康所謂在汽車行業多年來的積累,都僅限於製造、投資、收購等,歸結到一點,就是缺乏核心技術。




不是知名車企都像特斯拉一樣自建工廠,比如國內蔚來、理想都有代工廠,江淮、力帆,這些都是被市場驗證過的傳統車企,有整車、主動變速箱等汽車關鍵部件技術。




而缺乏核心技術的富士康,只能做些邊邊角角,給車企當“備胎”。


比如給特斯拉代工,是做中控觸摸屏、連接器;給賓士、寶馬做的,也是包括車載娛樂設備、電子設備。




說白了,還是幹老本行——組裝數碼產品,只不過場景從手機換成了汽車而已。


但相比手機,造車的利潤也高不到哪去。


有業內人士指出,汽車零部件數量更多,資金的密集程度,是手機的幾十倍。


造車賺的那點辛苦錢,可能還不如造手機。




被嫌棄的富士康,栽在了“摳門”


這兩年,想給車企造車的,不止富士康。


比如不造車的華為,直接找到車企賽力斯打造出了問界,喊出目標“是汽車行業第一”。


國內代工廠立訊精密,一宣佈造車,也找到了奇瑞。




然而富士康相當尷尬,喊了造車這麼多年,還是沒人找他代工。


既然沒人代工,那就自己造車。


2021年,富士康拉來臺灣知名汽車製造商裕隆汽車,成立純電動汽車品牌——Foxtron,又發明了智能平臺“MIH”概念,就是給其他車企證明,自己有造車實力。


但富士康敢於亮口號,卻不敢真攤牌。


不久前的新車發佈會,說到汽車外觀、概念、名字,都是侃侃而談。


但只要一提到技術,富士康總是泛泛而過,關於MIH平臺的技術亮點,富士康也沒有細緻的說明。


網友吐槽,這些新車從名字到造型都在玩“東施效顰”。


Model B外觀與大眾汽車太過相似,而且百公里加速、純電續航里程等表現,放在同行裏都毫無亮點。




就連特斯拉最便宜的Model 3,3.4s的百公里加速,480km的續航里程,都明顯勝過Model B。


在內卷的汽車紅海,根正苗紅的造車新勢力想生存尚且不易,更不用說手機代工出身的富士康,想要跨界更是難上加難。




但除了行業因素外,根源還在於富士康自己,對待造車這件事,並沒有特別上心。


比如富士康對外一直炫耀的造車靈魂人物,臺灣人左自生,還是另外一家造車企業東南汽車的總經理。


東南汽車在福建是眾所周知的差,常年巨虧,一度瀕臨倒閉,內部員工透露,這位總經理,兩年都沒見過。




如此不上心,正是因為富士康在造車的投入上相當“摳門”。


蔚來的CEO李斌曾說過:沒有200億不要來造車,而富士康在宣佈造車後,在造車領域的投資並不多,有人粗略計算,富士康目前在造車上花了50多億,買理財產品卻砸下476億。


對於這476億,富士康的解釋是,出於整個公司控制風險,增加收益等多方考量,對造車業務的真正投入還未開始。


這在宣傳期就能體現,此前富士康官網放了一個新車宣傳視頻,有人發現,居然“撞車”了某網站19元的素材,也是十分尷尬了。




不願意花大力氣付出,還是在本身就沒有優勢的汽車市場,出道被嫌棄的富士康並不冤。


結語:


多年前,馬斯克開過一句玩笑:



“相比於手機與智能手錶,汽車非常複雜,你不能去找富士康這樣的供應商說,給我造輛車吧!”


馬斯克本人也不會想到,本是一句玩笑,沒想到多年後成了真。


不過,即使富士康造出了車,又以低姿態討好特斯拉,馬斯克依然視而不見。




曾經,富士康最大的過人之處,不是靠給張圖紙快速執行的能力,而是發現了蘋果這個超級潛力股。


但好運不可能始終持續。


富士康如果還不能全力以赴造車,恐怕連當備胎的資格都沒有。
( 時事評論政治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qqwwwa08&aid=17733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