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對美平等經貿磋商,中國有了更多底氣
2021/10/10 22:09:56瀏覽29|回應0|推薦0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星期六再次舉行視頻通話,之後中方發佈的通報顯示,雙方談了三個方面,包括中美經貿關係的重要性,中美經貿協定的實施情況以及表達各自的核心關切等。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


從中美元首通話到楊潔篪與沙利文蘇黎世會晤,再到劉鶴與戴琪這次通話,中美關係呈現出了一定的緩和態勢,拜登政府在通過磋商解決中美糾紛方面表現出某種積極性。


然而,在與劉鶴通話前,美方就表示這是一次“測試”,要看看這類接觸“能否實現美方期待的效果”。另外在通話後的對外通報中,美方表示關切中方一些“傷害到美國勞工、農民與商界的國家導向、非市場政策”等。


美方的會談姿態有所緩和,但總的立場仍是舉著大棒要價,繼續保持對中國的脅迫。


中美嚴重衝突發端於貿易領域,特朗普政府於2018年開始向中國輸美產品大幅加征關稅,形成全面對華貿易戰,之後兩國衝突蔓延向科技、政治等更廣泛的領域。前一屆政府加征的高關稅害人害己,廣受美國商界和消費者的反對,拜登政府是否會在取消關稅和將中國企業從實體清單中移除這兩方面採取實際行動,是它是否真正有意緩和中美關係的試金石。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上周提出將重新啟動美國公司尋求豁免關稅的程式,現在不知道會有多少美國企業進口的中國商品能夠因此豁免加征的關稅,但這個計畫顯然是局限性的,非普惠的,因而遠遠不夠。拜登政府繼續將已經加征的關稅當作籌碼和大棒的態度相當明顯,現在他們不斷給中國的基本經濟體制和產業政策貼“國家主導”“威權主義”等標籤,宣稱中國的“非市場做法”損害了美國的廣泛利益,不肯放棄“改造”中國經濟運行機制的企圖。


說白了,美方就是想削弱中國經濟獨立形成的動力和競爭力,瓦解中國的經濟主權,讓中國經濟單方面服務美國利益,打散了重新融入到由美國明確主導的供應鏈中。中國也不要搞什麼高科技了,而應當讓競爭力下沉,保持在低端領域,確保美國科技全面領先的長期安全。


然而貿易戰打了三年半,不僅美國沒有擊垮中國經濟,反而中國經濟實力、開展國際貿易的能力都有了新的成長。而且經過這一戰,加上新冠疫情期間的表現,中國社會對美國是“紙老虎”有了新的認識,我們的國家和民族自信更強了。如今美方再壞的對華政策也失去了對中國人的威懾力。


中國決不可能按照美國的要求自廢武功,我們能夠也願意做的是尋求中美利益的最大公約數,按照真正的國際規則而非華盛頓單方面定義的規則探索、構建中美接下來的互利共贏體系。中美都發展,都好,這是中國社會真誠願意看到的,兩個國家應當良性競爭,誰都不搞陰謀詭計,不搞針對對方的攻擊和脅迫。


美方必須清楚,中國發展快的根本原因是中國人民總體上更加勤奮,這既包含有中國文化的基因,也有這個發展階段自然發生的節奏效應。中國人都希望過更好的日子,政府有改善民生的強烈使命感,這些都轉化成為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動能,它們的釋放方式也必然帶有中國特點,想要從外部阻止、改變中國經濟的發展邏輯是根本行不通的。


中國人也要看到,美國的對華政策是按照地緣政治邏輯塑造的。他們在“關心中國人權”的同時,不肯接受中國人的集體富裕,從地緣政治角度拒絕中國的強大,這一態度根深蒂固。中美加強磋商固然十分重要,但美國本屆政府和上屆政府的對華政策並無根本不同,美國當前的政治氛圍也不會允許它的改變,我們對此需要保持清醒認識。


中國還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讓美方充分瞭解他們的強硬對華政策沒有效果,只會對它自己造成長期的相對削弱,對解決美國最主要的戰略關切完全無益,那樣的話他們才會考慮調整和鬆動。拜登政府當前的姿態緩和無疑就是前階段中國一邊鬥爭一邊證明自己繼續發展能力的結果。接下來這一成功的策略無疑需要繼續保持。
( 時事評論政治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qqwwwa08&aid=169289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