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詹森辭職了,但下一個恐怕更反華
2022/07/09 22:14:33瀏覽40|回應0|推薦0


英國首相鮑裏斯·詹森為什麼會被迫辭職?他本人有別於一眾西方領導人的鮮明的個人風格多少掩蓋了其中真正的原因。的確,他打造了自己不修邊幅的滑稽外表,他因違反防疫規定被警方罰款,他缺乏誠信,甚至對他自己最親密的同僚和議會議員也是如此,顯然,這些都構成了他被迫辭職的直接原因。


但在這些佔據媒體頭條的個人“風格”背後,詹森辭職涉及到更強大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力量。事實上,正是詹森獨特的“個性”吸引了眾多社會力量幫助他當選首相,如今也正是這些“個性”讓他被迫下野。而這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英國脫歐所造成的持續影響,這種影響同時也會涉及到中國。


眾所周知,脫歐令英國陷入曠日持久的政治動盪,在此不再贅述——卡梅倫、特蕾莎·梅和如今詹森相繼辭職足以印證這一點。此外,可以肯定地預見,詹森辭職不會為這場動盪畫下休止符。


原因在於英國脫歐並不僅僅只影響英國,它還關係到世界最大的兩個資本主義經濟體——美國和歐盟之間的關係。正因如此,英國脫歐對中國有所影響。確切地說,如果不了解英國在美歐關係中的地位,就無法準確了英國解脫歐給中國帶來的影響。


英國脫歐,背後少不了美國


英國的資本主義經濟規模太小,無法獨立於世界最大的兩個資本主義經濟體。因此,脫歐從來不意味著英國是否“獨立自主”——這純粹是支持脫歐派散播的錯誤概念。問題在於英國是否應與美國或歐盟結盟,更確切地說,英國是要依附於美國還是歐盟。


由於尚未認識到這一點,部分中國媒體錯誤地認為,英國脫歐會導致其經濟更弱,因此需要對中國更友好。事實正好相反,脫歐意味著英國要更依附於美國,因此會對中國更敵視。瞭解這一點是準確認識詹森辭職對中國影響的前提。


顯然,從英國經濟角度來看,成為歐盟的一部分是更為理性的選擇,因為英國對歐盟的出口占英國總出口量的42%,對美國的出口則僅占英國總出口量的17%。但是,正如列寧的名言所說:“政治和經濟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這一點等於忘記了馬克思主義的最起碼的常識。”


一個多世紀前,英國做出了一項戰略軍事和政治決策,即隨著自身霸權的衰落,其國際利益只能通過依附於美國來維護。這就是官方所宣稱的所謂英美“特殊關係”。但事實上,這只是英國迫於美國在所有決定性的戰略議題所佔據的地位而不得不選擇的“委身投靠”。英國成為美國最忠實的“貴賓犬”——甚至參與了其他主要歐洲國家拒絕支持的美國入侵伊拉克等行動。隨著英國脫歐,這種情況將會持續下去,因為英國現在的實力被大大削弱了。由於美國目前對中國懷有敵意,脫歐的英國自然也會對中國更為敵視,而非更為友好。




北約峰會上的詹森與美國總統拜登


因此,一旦瞭解了這一國際形勢,我們就會明白為什麼1973年英國加入歐盟並非與美國決裂。恰恰相反,當時的美國為增強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西歐經濟實力對抗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蘇聯,支持歐洲國家建立歐盟。當時,德國被分為兩個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東德和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西德,因此,即使僅僅在經濟領域,歐盟任何國家都無法長遠地美國挑戰美國。鑒於此,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政治建制派幾乎一致認為,英國加入歐盟有利於美國,因為這意味著美國最忠實的重要盟友將影響歐盟的政策。


但是,到21世紀初,情況發生了變化。歐盟已成為一個與美國規模基本相當的經濟集團。此外,德國現在經重新統一——創造了一個能夠主宰歐盟的經濟強國。因此,美國相當一部分資本集團——這批人後來公開地歸入特朗普麾下——希望削弱而非強化歐盟。一個顯而易見的方法是讓美國最忠實的盟友英國脫離歐盟。


因此,在美國的支持下,英國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脫歐運動——此前這樣的運動一直不溫不火。2016年,脫歐公投最終取得成功。除了出於外交政策原因外,這場旨在讓英國與美國建立更緊密政治聯盟的運動,也得到了英國那些希望英國經濟和社會“美國化”(放鬆市場管制、弱化福利保障、削弱工會、消除環保舉措等)的資本的支持。


“美國化”的推手,沒有詹森還有別人


但對於希望脫歐的英國勢力來說,存在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正如上文所述,任何對脫歐影響的合乎邏輯、嚴謹、誠實的表述都會告訴你,脫歐將損害英國經濟,進而降低英國人民生活品質。即使在2016年公投結果出來之後,脫歐談判也還需要三年的時間。因此,為了最終確保脫歐能夠實現,很有必要出臺一項不合乎邏輯、不嚴謹也不誠實的政策。這個“誠實”不是微觀意義上針對政府同僚和議會議員不誠實的問題,而是根本意義上的,即不會提供真正的政策選擇。


因此,這時就需要一位支持脫歐、支持美國、但又口無遮攔、看上去不正經、隨時準備著提出欺詐性政策的領導人。當然,這樣一位領導人對中國的政策將直接遵循這一點——他將在所有關鍵問題上完全按照美國的意願行事。


詹森提出的政策都完美符合這些勢力的設想,因為這些政策並不合乎邏輯——除了支持脫歐和親美。詹森沒有提出脫歐的真正後果以及它將帶來的損失——一旦“實話實說”脫歐將不受歡迎,相反地他提出了“天上掉餡餅”的政策。他聲稱,他將把脫歐後每週可以省下的3.5億英鎊資金用於醫療服務,這有助於社會支出削減、“緊縮”政策結束,緊接著將會有大型基礎設施支出專案上馬,進而整個國家就能“升級改造”——本國的貧困社區的環境將被提升到較富裕地區的標準。


如果他們承諾的這些政策能夠兌現,當然會非常受歡迎——而這些宣傳主張構成了詹森2019年大選勝利的基礎。贏得這場勝利確保了脫歐派一直在爭取的目標,即獲得一位堅定支持脫歐的首相——詹森的前任特蕾莎·梅在脫歐公投中實際上是支持留在歐盟的。當然,詹森提出的這些政策完全不切實際,尤其是在脫歐的背景下。


事實上,自英國脫歐公投以來,英國的經濟表現一直很糟糕。過去五年的GDP年均增速僅為0.6%。對長期經濟表現更具破壞性的是,英國資產階級中占經濟主導地位的部分顯然對未來經濟發展喪失了信心——英國的固定投資水準實際上低於五年前!所有這些都發生在脫歐之後,甚至在新冠疫情引發的衰退影響之前。除此之外,新冠疫情導致英國生活水準出現了自有統計開始以來的最大降幅。


詹森的政策不僅不切實際,而且與支持脫歐的英國資本的真正目標背道而馳。他們並不都希望促進國家貧困地區的“升級”、醫療服務的大規模支出、大型基礎設施專案的上馬等;他們希望實行“美國”政策——放鬆管制、削減社會支出、大幅削減環保舉措等。他們本來做好準備接受詹森荒謬、不合邏輯的“畫大餅”政策,以推動英國脫歐,但一旦要實行這些政策動真格的,他們就立刻要求扔掉這些“大餅”,並實施政策儘快使英國“美國化”。


因此,即便在詹森違反自己制定的防疫規定以及他對同事不講誠信被揭露之前,保守黨的一些部門就要求推翻詹森的政策,恢復放鬆管制、搞“小政府”,削減福利和商業稅等等。他們的態度是,只要能向英國人民隱瞞脫歐的真正後果,在2016年公投和2019年大選期間,反復無常、不修邊幅的詹森是個可用之人。但一旦真正脫歐,詹森要麼必須放棄所承諾的政策,要麼由另一位領導人取而代之。




要求詹森辭職的示威者


詹森的“個人風格”在新冠疫情和欺詐醜聞中廣為人知,阻礙了他成為推行“美國化”政策的熱門候選人。因此,脫歐派決定必須更換詹森。換做其他情況下,詹森違反防疫規定和欺詐行為本可以被視為“微不足道”,他仍然可以屹立不倒;但今時不同往日,潛在的社會力量施壓,詹森不得不辭職。


此外,鑒於詹森的“民粹主義”政治已經發揮了推動英國脫歐的作用,因此可能會引入一位更反歐盟的保守黨領袖。正如支持保守黨的媒體《每日電訊報》駐歐盟記者所言:“許多接替鮑裏斯·詹森的候選人對歐盟關係的態度,比現任首相要強硬得多。”對美國而言,這樣一位反歐盟的保守黨領袖,可能在歐洲尋求與中國建立良好關係的勢力與那些單純遵循美國政策的勢力之間的鬥爭中發揮重要作用。


工黨上位或也於事無補


遺憾的是,隨著保守黨中的脫歐派更加牢固地控制局面,無論誰擔任下屆首相,現任保守黨政府的反華政策都將繼續下去。


最後,為全面瞭解詹森辭職對中國的影響,有必要看看英國工黨的立場。這完全有必要,因為保守黨中的強硬派脫歐勢力在政治上有一個決定性的不利條件,那就是他們推崇的英國“美國化”政策將對人民生活水準形成巨大衝擊。在這種情況下,保守黨不僅在選舉中不受歡迎,最近在兩次補選中慘敗,在民調中也大幅落後,民眾已開始強烈反對他們,英國目前正經曆近20年來最大規模的罷工。




2022年6月,英國鐵路員工舉行當周內第三次大罷工


為此,保守黨政府正試圖通過推行種族主義等各種反動社會政策,來轉移人們對這些對生活水準急劇下降的注意力;儘管這些政策十分激進,但究竟是否會成功地幫助保守黨重獲選舉支持還未可知。因此,無論選擇誰擔任首相,保守黨都極有可能在最晚2024年舉行的下屆選舉中失利。在英國體制下,這意味著保守黨將被工黨領導的政府所取代(要麼由工黨單獨執政,要麼與自由民主黨等其他政黨聯合執政)。


在前任領導人傑裏米·科爾賓領導時期,工黨反對美國的一些重要外交政策,包括反對英國在太平洋建立針對中國的軍事力量。但基爾·斯塔默領導下的新工黨領導層已經放棄了這一點,並表現出比保守黨更反中國的姿態。塔默最近還承諾,未來的工黨政府將不會試圖與歐盟建立任何明顯更好的經濟關係。也就是說,他承諾繼續依附於美國。但是,由於脫歐違背了英國的經濟利益,因此英國政治動盪將繼續下去。


在國內,工黨沒有改善人民生活水準的政策,因此,工黨領導的政府所實行那些保守的國際和國內政策也終將挫傷作為其主要支持者——工人階級選民的士氣。因此,這將為一個更加反動的保守政府繼任鋪平道路,這個政府在依附於美國、降低人民生活水準和推行種族主義等政策上都是反動的。


因此,如果詹森辭職後將有一位對中國不那麼敵視的新首相,或者不久將有一個工黨領導的政府對中國不那麼敵視,筆者將樂見其成。但在這樣一個嚴肅的問題上,與其一廂情願,不如面對現實。



在世界重要地區,特別是諸如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發展中經濟體,越來越多的政府希望與中國發展友好關係。在歐盟內部,希望與中國交好的勢力與遵循美國敵對路線的勢力之間正在激烈鬥爭。


但在英國,脫歐使得歷屆政府站到了美國的身後。詹森的辭職不會改變這一點。脫歐將繼續使英國政治陷入混亂,因為這與英國的經濟利益背道而馳。首相辭職,詹森只是最新的一次,不會是最後一次。但只要脫歐方向繼續下去,英國政府對中國的敵對政策就不太可能發生任何變化。


部分中國媒體過分關注詹森“多姿多彩”的個人風格,但在他的崛起和辭職的背後是英國政壇強大的社會力量。因此,中國要準確地評估形勢,就應對這股力量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
( 時事評論政治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qqwwwa04&aid=175658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