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在供應鏈上“去中國化”是一種自損行為
2022/03/30 02:56:27瀏覽25|回應0|推薦0


二月九日,重慶市沙坪壩區,中美合資企業重慶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派忙碌景象。


孫凱芳攝(人民圖片)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一些人反復鼓噪與中國“脫鉤”“斷鏈”言論。從泛化“國家安全”概念無理打壓中國企業,到接連出臺所謂“競爭法案”,再到拉攏盟友夥伴企圖將中國排除出亞太供應鏈……美國的所作所為將帶來什麼樣的後果?開放繁榮的中國對世界意味著什麼?國際社會心裏有一桿秤。


在供應鏈上“去中國化”是一種自損行為


美媒The Daily Reflector網站3月17日刊登題為“腳穿中國製造的鞋子,口說不用外國製造,很難”的報導,以普通美國民眾的視角,講述“中國製造”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購買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製造的產品,是一件很難辦到的事情。”該報道說。



這是中美貿易緊密依存的一個縮影。據中國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2021年中美貿易總額達到7556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8.7%,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


美國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克雷格·艾倫指出,2021年美國自中國的進出口都增長明顯,這對雙方都是好事,希望這種貿易增長能夠持續。談及美國政府及國會考慮對美國企業在華投資加強審查的提議,克雷格·艾倫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政策將導致經濟活動遭破壞、生產力下降,美國商界也不支持。我們應該用務實原則來管控分歧,而不是把自己國內的問題怪罪到他國頭上。


越來越多西方有識之士看到,與中國“脫鉤”既不現實,也不明智。


英國《金融時報》3月20日報道了美國蒙大拿州小鎮格拉斯哥使用中國通信設備的故事。該報道稱,該鎮買不起西方製造的通信設備,網路覆蓋一直不充分,直到2010年華為伸出援手。美國廣大鄉村地區的數位化需求一直被忽視,中國設備價廉高效,贏得了這項業務。然而,如今美國政府專注於限制中國企業在美髮展,華為和其他中國企業的設備被禁用,當地電信運營商面臨替換現有設備所帶來的高昂成本。


美國《財富》雜誌曾刊文說,政治因素持續影響著美國政府對供應鏈管理的思考。在供應鏈上“去中國化”,實則是一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自損行為,這種行為對美國公司自身的研發、創新等環節,都有重大損害。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3月20日刊文稱,如果不再與中國結為夥伴,我們將付出代價。報導援引企業界人士的話說,任何來自中國的長期供應中斷,都將給英國帶來災難性後果,這是我們相互依賴的程度使然。


捷克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3月14日的文章指出,美國加大遏制中國崛起力度,除了加征關稅和設置非關稅壁壘外,還限制中國投資,禁止美國資本進入中國戰略產業,並迫使中企從美國退市等,這些政策只會給美國帶來不斷增加的戰略成本,對中國經濟的持久影響卻非常有限。認為美國政策將使中國退出現有全球經濟體系的預測,其實是低估了過去幾十年中國經濟競爭力的提升及其對全球經濟的深刻影響。
( 時事評論政治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qqwwwa04&aid=17262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