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俄烏衝突:美國興風作浪 世界深受其害
2022/03/26 11:43:52瀏覽37|回應0|推薦0


俄羅斯在烏克蘭開展特別軍事行動已經一個月。如今美國不僅沒有採取實際舉措推動局勢緩和,反而通過武器援助、制裁等方式不斷“煽風點火”。


分析人士指出,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持續東擴是俄烏衝突爆發的根源。美國為維護自身霸權,不惜犧牲包括歐洲盟友在內的他國利益,這種做法早已引發各方不滿。解決烏克蘭危機,當務之急是推動當事方對話談判,長遠之道是摒棄冷戰思維,真正構建平衡、有效、可持續的安全架構,使歐洲免於戰火,使其他地區和國家不被牽連。


  霸權思維興風作浪


(國際)(1)北約將在東歐部署更多作戰部隊


3月23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出席記者會。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23日說,北約將大幅增加部署在其東翼的作戰部隊,同時重申烏克蘭加入北約“不在議事日程上”。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 攝


“美國和北約對俄方擔憂置若罔顧,它們只關心維持霸權,並不斷地違背冷戰結束後所承諾的與俄合作政策。”美國《全球策略資訊》雜誌社華盛頓分社社長威廉·瓊斯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道。


蘇聯解體後,美國以“冷戰勝利者”自居,長期通過北約東擴擠壓俄發展空間。作為冷戰產物,北約並沒有跟隨冷戰一起進入歷史,反而在美國主導下日益變成一個搞陣營對抗的軍事集團。近年來,北約還試圖拉攏烏克蘭加入其中,而這觸及了俄羅斯的戰略底線。


俄總統普京此前多次表示,北約持續東擴不可接受,但西方始終未能有效回應俄羅斯劃出的“紅線”。去年12月,俄羅斯就安全保障問題要求美國和北約做出書面保證,此後俄圍繞安全問題與美國、北約以及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展開密集對話,但並未取得實質性成果。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是烏克蘭危機真正的始作俑者。時至今日,美國仍試圖從這場危機中撈取經濟、政治利益,借危機讓本國軍工複合體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不斷妖魔化俄羅斯對歐洲的安全威脅,阻遏歐洲追求戰略自主的步伐,從而鞏固美式霸權。


一方面,俄烏衝突讓美國軍工複合體大發戰爭財。近期美國軍工企業股價上漲明顯。美國防部前官員富蘭克林·斯平尼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軍工複合體借這次俄烏衝突渲染對俄羅斯的恐懼,旨在為新一輪軍備支出創造契機,軍工複合體將因此從俄烏衝突及其他地區衝突中長期牟利。


另一方面,美國借烏克蘭危機強化了在安全問題上對歐洲的控制,令歐洲謀求戰略自主之路更加艱難。法國《回聲報》日前刊文說,烏克蘭危機表明,歐洲沒有能力獨自保衛自己,仍然需要美國的保護傘。


  世界多國深受其害


烏克蘭危機發生在歐洲境內,論及危機的影響,歐洲國家首當其衝。大量烏克蘭人前往其他歐洲國家,如何妥善處理這些人成為歐洲國家的棘手難題。烏克蘭危機更是對全球能源和農產品貿易造成嚴重影響,危及全球經濟復蘇。整個國際社會不得不為這場美國挑起的衝突埋單。


(國際·一周看天下)人道主義通道繼續開通


3月11日,人們在烏克蘭基輔州伊爾平通過人道主義通道撤離。新華社發(迭戈·埃雷拉攝)


聯合國數據顯示,自俄烏衝突發生後,已有220萬烏克蘭居民背井離鄉,未來這一數字可能超過400萬。這些離開家鄉的烏克蘭人很多都會前往臨近的歐洲國家。美國《新聞週刊》稱,如此大規模的人口流動是二戰以來歐洲從未見過的,這可能給接收國造成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問題。例如斯洛伐克已經因大量烏克蘭人湧入而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烏克蘭危機引發的能源和糧食危機同樣令歐洲頭疼。歐盟嚴重依賴俄羅斯能源。西方宣佈制裁俄羅斯後,歐盟國家能源價格不斷上漲。烏克蘭本身還是“歐洲糧倉”,加之能源價格上漲的帶動效應,歐洲食品價格近期也持續上漲。


法國經濟學家、布魯塞爾歐洲與全球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讓·皮薩尼-費裏日前撰文測算了俄烏衝突可能給歐盟造成的經濟損失。他指出,為應對能源、糧食等方面的衝擊,歐盟今年公共支出可能增加1750億歐元,預計約占今年歐盟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1.25%。烏克蘭危機將塑造歐洲未來數年乃至數十年的政策選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對俄羅斯前所未有的制裁將損害歐洲國家的經貿合作。同時整個世界都會受到烏克蘭危機和對俄制裁的負面影響,這些影響將表現為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脹加速。


(新華視界)(2)歐洲經濟民生受創


3月23日,一名男子站在西班牙卡塞雷斯一家超市內空蕩蕩的蔬菜沙拉貨架前。燃油價格上漲已經影響到西班牙部分商品的市場供應。 新華社發(古斯塔沃·巴連特攝)


多國經濟專家已經發出警告,烏克蘭危機將使食品和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進而推高通脹。在新冠疫情尚未結束的情況下,這將給全球經濟復蘇帶來嚴峻挑戰,尤其是那些經濟結構單一、經濟基礎薄弱的發展中國家,將更加明顯地感受到這場危機帶來的外溢效應。


  不懼脅迫勸和促談


自俄烏衝突發生以來,美國基於根深蒂固的冷戰零和思維和集團對抗思想,在拉攏歐洲接連出臺對俄制裁的同時,四處軟硬兼施、威逼利誘其他國家對俄施壓。然而,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表示反對單邊制裁,支持俄烏雙方保持和談勢頭,通過對話談判解決爭端。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19日表示,中方一貫主張維護和平、反對戰爭。這不僅根植於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也是中方一以貫之的外交政策。中方將繼續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本著客觀公正的態度,獨立自主地做出判斷。中方決不接受任何外來脅迫和壓力,也反對任何針對中國的無端指責和猜忌。


3月7日,在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聯合國安理會就烏克蘭人道問題舉行公開會。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出席會議,介紹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防止烏克蘭出現大規模人道主義危機提出的六點倡議,並就解決烏克蘭危機闡述中方立場主張,呼籲確保人道走廊安全通暢。(新華社記者謝鍔攝)


3月7日,在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聯合國安理會就烏克蘭人道問題舉行公開會。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出席會議,介紹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防止烏克蘭出現大規模人道主義危機提出的六點倡議,並就解決烏克蘭危機闡述中方立場主張,呼籲確保人道走廊安全通暢。(新華社記者謝鍔攝)


世界上多國均已明確表示,不認同美國等西方國家挑唆蠱惑他國對俄實施制裁的做法。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一直施壓印度表明立場,然而印度並未對俄羅斯進行公開譴責。印度總理莫迪日前在與普京的通話中呼籲西方支持對話解決俄烏衝突,印方願為緩和俄烏局勢提供一切幫助。


面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拉攏,巴基斯坦也表示拒絕。巴總理伊姆蘭·汗日前抨擊外國勢力試圖在俄烏問題上向巴施壓,表示巴方將繼續做出符合國家和人民最大利益的決定。他說,巴基斯坦將保持中立,並與那些致力於結束俄烏衝突的國家進行合作。


在非洲地區,不少國家政要早已看穿美國脅迫他國的本性,均表明立場支持對話解決衝突。埃及總統塞西表示,埃方支持一切解決俄烏衝突的外交手段,希望雙方儘快通過政治途徑解決問題,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南非總統拉馬福薩表示,俄烏衝突的根源在於北約多年來的東擴行為,戰爭與暴力永遠不會真正解決任何問題,南非堅持應進行調解、對話與談判。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表示,俄烏問題暴露出西方的雙標。辛巴威外交與國際貿易部發表聲明指出,辛巴威不支持就烏克蘭危機對任何一個國家實施任何形式的單邊制裁,這違反聯合國憲章,單邊制裁從來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美國《波士頓環球報》網站刊文說,並非全世界都在與俄羅斯為敵。事實上,亞洲、非洲和南美這三個大洲的大部分國家要麼仍在與俄羅斯合作,要麼試圖向外界展現中立的形象。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的文章認為,許多非西方國家不相信西方願意且有能力以維護非西方國家利益的方式來管控俄烏衝突所產生的經濟影響。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qqwwwa02&aid=17236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