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戰爭十日簡報與預測:兩支蘇軍後裔的決戰 傷亡慘重前所未有
2022/03/07 13:37:02瀏覽86|回應0|推薦1

核心提要:


1.俄烏戰爭的烈度還在持續上升中,在兩軍主力全面碰撞前,其慘烈程度已經是三十年來所未有。


2.俄烏兩軍都是蘇聯軍隊的後裔,目前距離其產生分裂也不過三十二年,兩軍相似仍然極多,理解蘇聯軍隊的作戰方式和戰爭傳統,才能更好地理解這兩支軍隊的表現。


3.俄軍戰前形成的向心突擊態勢有利有弊,但隨著各個方向上的持續推進,俄軍正在度過戰役層面上最危險的時期。烏軍的機動空間逐漸被壓縮,防禦的難度也將越來越大。


4.俄軍正面臨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人力匱乏狀態,這種兵員不足、補充困難的情況,成為制約俄軍對大城市的攻擊的最根本原因,也將制約俄軍很多的戰役選擇。


在俄烏戰爭十天后,兩支擁有相同血脈的軍隊之間的鏖戰,以及大國外交的反復博弈,讓戰局變得撲朔迷離。東烏克蘭戰場上的倒計時仍在滴答作響,戰役進行到這一時刻,對兩軍指揮與戰鬥意志的最嚴峻考驗剛剛到來。無論是對俄羅斯還是對烏克蘭,其戰前的種種準備,其開戰以來種種判斷與決策,其各自對使命的信仰與戰鬥意志,都將面對戰爭之神嚴酷的審判。


截止2022年3月6日戰爭態勢


截止2022年3月6日戰爭態勢


前哨站|戰爭十日簡報與預測:兩支蘇軍後裔的決戰 傷亡慘重前所未有


俄軍首度曝光傷亡情況 戰爭殘酷程度前所未有


在當地時間2022年3月2日20時(北京時間2022年3月3日1時),俄羅斯國防部發佈了開戰以來的第一份帶有兩軍傷亡情況的戰報。承認自“特別軍事行動”開始以來,共有498名俄軍官兵陣亡,1597人受傷。而烏克蘭軍隊與准軍事武裝則被擊斃2870餘人,被擊傷3700餘人,被俘572人。在3月5日俄軍更新了戰報,稱摧毀2037個烏克蘭軍事目標,包含71個指揮所和通信中心、98套防空系統(S-300、“山毛櫸”M1、“黃蜂”)和61個雷達站;在地面擊毀和空中擊落飛機66架和16架、708輛坦克與各式裝甲車、74門多管火箭炮、261門各類火炮、505輛特種軍用車輛及56架無人機。這還只是開戰第一周的傷亡情況,隨著戰鬥的持續升級,傷亡速度可能還會進一步提升。


前哨站|戰爭十日簡報與預測:兩支蘇軍後裔的決戰 傷亡慘重前所未有


3月4日,俄軍空降兵在戈斯托梅利遭遇伏擊,損失慘重,畫面顯示至少5輛空降兵的傘兵戰車在行軍中被摧毀。3月5日,俄空天軍還遭遇了開戰以來損失最慘重的一天,


前哨站|戰爭十日簡報與預測:兩支蘇軍後裔的決戰 傷亡慘重前所未有


作為對比,烏克蘭官方則宣稱已擊斃俄軍(可能含東烏兩“共和國”武裝)1萬人,消滅269輛坦克、945輛裝甲車、105門各類火炮、50門多管火箭炮、39架固定翼飛機與40架直升機、19套防空系統、3架無人機、409輛各式車輛等等。這一數字顯然不可能是真實的,否則,按照正常的傷亡比例,俄軍傷亡總數將會超過3萬人了。如果俄軍的傷亡真有這麼多的話,那麼俄軍的攻擊基本已經完全瓦解了。烏軍對戰果過度“注水”的情況從開戰當天就很常見。一般來說,一支軍隊只有處於巨大劣勢時才會採用這種遲早被戳破的謊言維持士氣。考慮到烏軍一線摻雜了大量的預備役與准軍事部隊,出於主觀或客觀原因的謊報戰果也就不難理解了。


前哨站|戰爭十日簡報與預測:兩支蘇軍後裔的決戰 傷亡慘重前所未有


而美國的紐約時報則在3月2日刊文,認為俄軍死亡人數應當在1500人左右,烏軍死亡人數也與之相當。三方所公佈的傷亡情況,似乎都有不太可信的地方,這也是戰爭中的常態。但即便如此,我們也能夠觀察到,就算按照俄方數字,在開戰以來,俄軍單日平均傷亡也在300人左右,這樣一個平均數值,其殘酷程度在近幾十年來的戰爭中可謂前所未有,而這還是在兩軍的主力部隊尚未在戰場上正面碰撞的結果。




前哨站|戰爭十日簡報與預測:兩支蘇軍後裔的決戰 傷亡慘重前所未有


戰爭迷霧之下的俄烏兩軍


最近幾天的戰事似乎沒有開戰最初48小時那樣具有爆炸性,但這種情況並非是因為戰場膠著,反而很有可能是因為俄軍的快速推進,阻斷了來自民間的戰場資訊觸達社交媒體的通路。俄軍在從車臣戰爭以來的一系列衝突中,都對戰場資訊管控有著深刻的領悟,必然非常注意對通訊基站與有線通訊線路的控制。我們基本可以看到,在俄軍建立穩固控制的區域,大部分資訊都來自於官方媒體的發佈,只有在膠著狀態下(或者烏軍控制戰場的情況下),戰場的影像資訊才能大量出現在社交媒體上,但在最近幾天內,這種情況越來越少見了。就像我們在之前的戰報中提到的那樣,戰爭迷霧開始迅速籠罩戰場。戰爭迷霧的出現,不是因為絕對的技術條件不足,而是戰爭雙方彼此爭鬥的產物。幾十年來,人類在通訊與傳感技術上的巨大飛越,會減緩這一進程或改變其展現形式,但卻不會根本消滅它。


前哨站|戰爭十日簡報與預測:兩支蘇軍後裔的決戰 傷亡慘重前所未有


與烏克蘭軍隊相比,俄羅斯軍隊的財政資源更加充裕,裝備的現代化程度也更高。但與美國等西方國家軍隊相比,俄烏兩軍在資訊化程度上有著巨大的差距。不過,得益于蘇聯時代豐厚的軍事工業與科技遺產,兩支軍隊在機械化與火力等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兩國的陸軍常備軍的主體,都由完全機械化的合成師/旅所組成。


前哨站|戰爭十日簡報與預測:兩支蘇軍後裔的決戰 傷亡慘重前所未有


戰爭爆發前,俄羅斯陸軍共編有7個摩托化步兵師,2個坦克師,1個機槍炮兵師,26個摩托化步兵旅、2個坦克旅,另外俄羅斯空降兵司令部還擁有4個空降師,3個空降旅與1個特戰旅,海軍步兵則編有4個旅和3個營。這些部隊一共被編組為168個營級戰術群。這些部隊中,大約有110-120個被投入到了烏克蘭戰場。


俄軍營級戰術群編制示例


俄軍營級戰術群編制示例


而烏克蘭的地面作戰力量則包括,4個坦克旅、16個機械化/摩托化步兵旅、1個山地旅,空中突擊部隊司令部的7個空中突擊旅(實際上是機械化步兵旅)與海軍的4個海軍步兵旅(實際上是摩托化旅),可以編為約200個作戰營。此外,烏軍還有邊防軍、國民衛隊與國土防衛軍等准軍事部隊,這三支部隊的現役兵力分別為42000人、46000人與37000人,這些部隊雖然進攻能力有限,但在居民點的防禦中卻足以提供充足的兵力。


前哨站|戰爭十日簡報與預測:兩支蘇軍後裔的決戰 傷亡慘重前所未有


在作戰層級的,我們一般將營理解為基本單位,這也是我們在戰前進行兵力估算的核心標準。俄軍的營級戰術群雖然掛著營的名字,但實際戰鬥力遠遠超過一個營,我們在進行分析與判斷時,一般將營級戰術群加權計算為相當於2個烏克蘭陸軍機動營(坦克營、機械化步兵營等)的戰鬥力。


兩軍高度近似的高機械化水準,賦予了這場戰爭非常獨特的樣貌,使其成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少有的大規模機械化戰爭,其水準也將遠超發生在中東國家之間的歷次大規模戰爭。


戰前俄軍一個摩托化步兵團的車輛停放場


戰前俄軍一個摩托化步兵團的車輛停放場


在此情況下,我們選擇了從作戰層級(或者說戰役層級)去觀察、理解這場戰爭,這是一條非常艱難的道路。這使我們在戰爭爆發前就擁有了華文媒體戰爭報導中少見的宏大視角,但也因此顯得立場不夠鮮明。以至於有些讀者覺得我們做的內容是“烏克蘭總參謀部發佈”,起碼這個觀點的後一半是對的,我們所涉足的,確實是總參謀部的核心業務——戰役層級。不過,我們所操心的不光是烏克蘭軍隊,也是俄羅斯軍隊在作戰(或者說戰役)層級的表現。我們試圖努力回避偏向性,從兩軍的狀態情報、戰場的軍事地理資訊與歷史借鑒等角度出發,去理解兩軍在這場大戰中的表現。有大量的同行會去關注盤外因素,而我們更想做的,是利用這一有限的機會,去理解當前技術條件下,陸權大國如何組織大規模軍事行動,如何組織並打贏一場戰役。


前哨站|戰爭十日簡報與預測:兩支蘇軍後裔的決戰 傷亡慘重前所未有


兩支斯拉夫陸軍的對抗


兩個最大的斯拉夫國家之間的戰爭,這是我們理解這場戰爭中必須注意的一個特質。這場戰爭註定與我們在近幾十年來所熟悉的美式戰爭有很大不同。


前哨站|戰爭十日簡報與預測:兩支蘇軍後裔的決戰 傷亡慘重前所未有


俄羅斯軍隊與烏克蘭軍隊在組織結構上發生分裂,至今也不過三十多年的時間,按照兩軍軍官團的正常成長歷程,其中高級軍官大部分都曾在青年時代服役于同一支軍隊——蘇聯軍隊。其接受的軍事訓練,對戰爭的理解也高度類似。這些戰爭知識,也是沙俄-蘇聯幾個世紀艱難探索和反復血戰的產物,也根植於兩國的軍事地理與國民精神之中,不是幾件裝備和幾批軍官培訓能夠調整過來的。


前哨站|戰爭十日簡報與預測:兩支蘇軍後裔的決戰 傷亡慘重前所未有


斯拉夫軍隊最大的特徵,在於其高度的進攻精神。進攻的信條,從一名軍校學員開始接受教育時就被根植在其內心之中,直至變成他們的本能。這種進攻精神的傳統來自蘇沃洛夫、庫圖佐夫、勃魯西洛夫、圖哈切夫斯基、朱可夫與羅科索夫斯基等一代代將帥,也來自連番大戰的慘痛教訓。借用一個德國人的話來總結就是,防禦是一種較有利的戰鬥形態,但只有進攻才能取得勝利。


曾有朋友問我們,是不是烏克蘭軍隊的指揮系統已經瓦解了。對此,我們其實也沒有太大把握,但如果從歷史上來看的話,斯拉夫軍隊在失去有效的指揮與控制後,本能的反應就是向著最近的敵人發起攻擊。那種狀態就像是1941年夏季邊境戰役,1941年基輔圍殲戰的最後階段,或者1942年伊久姆戰役的最後階段,蘇軍都遭受了慘敗,但在指揮機關被瓦解後,蘇軍部隊基本都開始了對附近德軍近乎瘋狂的攻擊,當然失去戰役與戰術協同的進攻必然導致覆滅的加速,大量蘇軍在毫無意義的烏拉衝鋒中被摧毀,被包圍,被俘虜。但我們也應當注意到,這種進攻衝動即便在蘇軍最低谷的時刻也是深植于其心靈的。在這種軍隊(也包括極盛時代的德國國防軍)中,指揮機關並不需要驅策軍隊去發起攻擊,反而需要通過精細的控制去抑制這種衝動,在合適的時間與空間中釋放出來。也只有這樣,近代以來的總參謀部才能發展組織戰役的複雜技藝。


前哨站|戰爭十日簡報與預測:兩支蘇軍後裔的決戰 傷亡慘重前所未有


俄軍毫無疑問是這樣一支軍隊,它可能會有表現不太好的部隊,或者日常建設比較不足的的單位,但我們基本都可以預料到俄軍在逆境中可能的反應,困獸往往最為危險。烏克蘭軍隊是我們曾經很熟悉的那支軍隊的另一支後裔,但也長期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所以我們對烏軍的狀態懷有很深的懷疑。這幾天的戰鬥中,從烏軍在安東諾夫機場的反擊,到蘇梅與哈爾科夫的戰鬥中,我們能從很多細節中看到烏軍仍然繼承了那種進攻傳統,即烏軍也仍然知道,維持戰線的最好做法,阻滯敵人的最好做法,都不是堅守在陣地裡,而是要尋找機會發起反突擊。防守陣地只能延緩失敗,但一支部隊在戰場上發揮作用的最好辦法,還是要發起有效的攻擊。


烏軍的表現並沒有比俄軍更好,甚至明顯比他們的前輩退化,他們給人們的意外感,其實是因為外界此前普遍的過低估計。另外,可能也是因為,美國戰爭方式充斥新聞,以至於大家遺忘了斯拉夫戰爭方式,或者說大陸強國的戰爭方式究竟為何。這種戰爭方式看起來不夠先進,但說到大兵團在廣大地域中進行機械化戰役這一項課題,只有很少的幾支軍隊在蘇軍面前能保持自信,其中並不包括美軍。




前哨站|戰爭十日簡報與預測:兩支蘇軍後裔的決戰 傷亡慘重前所未有


俄軍向心突擊即將顯現威力


這場戰爭在戰役層面最大的特點,即在於戰爭爆發前,因為國境線與地理特徵,俄軍就對烏軍形成了非常經典的向心突擊態勢。這種態勢在以往的戰爭中,要經過激烈的戰鬥與複雜的機動才能實現,但俄軍一開始就擁有這種態勢。


此前鳳凰網軍事配合大魚漫畫製作的俄烏兩軍部署示意圖


此前鳳凰網軍事配合大魚漫畫製作的俄烏兩軍部署示意圖


在上千公里的大弧形戰線上,俄軍展開了6個大型戰役集群(這裡不是按集團軍司令部劃分,如35、36集團軍各抽調一部分部署了相當於一個師的兵力,其部署位置接近,我們判斷僅有一個集團軍司令部被部署到這一區域承擔戰役協調與指揮職能),分4個方向面對烏軍的北部軍區與東部軍區。如果按照戰前態勢,俄軍展開兵力約18-20萬人,烏軍兩個軍區的兵力(計入國民衛隊與邊境防衛部隊等准軍事單位)約15萬人。


2022年2月8日,烏軍國民衛隊快速反應旅在切爾諾貝利附近訓練,距離開戰16天。


2022年2月8日,烏軍國民衛隊快速反應旅在切爾諾貝利附近訓練,距離開戰16天。


在戰爭開始時,俄軍的幾個戰役集群的距離相對比較遠,彼此之間的機動、支援都會非常困難,而且因為幾個月中北約方面不間斷的偵察,俄軍的部署也較早暴露。與之相比,烏軍東部與北部軍區的部隊,更加集中,也更加隱蔽。這種態勢會極大地加劇俄軍在進攻初期遭到突襲的風險,一旦某個方向上的俄軍遭到烏軍優勢兵力的堅決反突擊,俄軍的整個戰線就有可能被動搖,整個進攻作戰也將面臨失敗。所以,俄軍在推進時的謹慎態度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我們審視烏克蘭東部的地圖的話,就會發現,東部與南部兩個方向上的俄軍,在向前推進時面臨的風險相對較低,南線俄軍只要突破了刻赤地峽,其進軍時,總有一個側翼是得到河流或海岸線屏護的。東線俄軍的位置則位於整個東烏克蘭突出部的最東端,如果烏軍選擇在這裡對俄軍發起重擊,就是將部隊主動送入死地。


前哨站|戰爭十日簡報與預測:兩支蘇軍後裔的決戰 傷亡慘重前所未有


北線白俄羅斯境內的俄軍,情況相對比較特殊,這裡部署著俄軍空降兵的菁華,以及遠東調入的第35、36集團軍一部,共計部署約25個營級戰術群。這裡距離烏克蘭首都基輔最近,卻面臨著非常不利的交通條件:普裡皮亞季大沼澤限制了地面進攻的路線,而且隨著時間的延後,這裡的運動會越來越困難。


在東北方向上的俄軍,從開戰前就飽受關注,俄軍在這裡部署其最強大的第1近衛坦克集團軍的主力,第4近衛坦克師(榮獲列寧勳章和紅旗勳章的坎捷米羅夫卡第4近衛坦克師)和第2近衛摩托化步兵師(榮獲蘇沃洛夫勳章的近衛紅旗加里寧塔曼步兵師)兩支俄軍近年來全力打造的大型突擊兵團都被部署在別爾哥羅德以東的Pogonovo地區,他們還配屬了第112導彈旅、第288炮兵旅、第49防空旅和第20防化團等一系列支援單位。是俄軍部署在戰場上的各個戰役集群中最像樣子的一個。此外,俄軍部署在沃羅涅日的第20諸兵種合成集團軍以及部署在葉利尼亞方向的第41諸兵種合成集團軍,也都是戰備程度較高,對戰場較為熟悉的重兵集團。這三個集團軍的兵力大致相當於30-40個營級戰術群,被部署在一條寬度近400千米的戰線上。


前哨站|戰爭十日簡報與預測:兩支蘇軍後裔的決戰 傷亡慘重前所未有


東北方向的俄軍主力部署態勢過於明顯,對烏軍整個部署的威脅最大,一旦奪取哈爾科夫周邊地帶,戰役突擊軸線向南向西就皆由俄軍決定,烏軍則將陷入不可挽回的敗局。從戰爭爆發前,這個方向就被高度關注。以至於我們至今都不能排除這樣一種懷疑:俄軍對基輔兇猛而勉強的突擊,是不是為了迷惑烏軍,從而配合哈爾科夫方向打出致命一擊?


從戰爭爆發至今,這裡也是唯一一個爆發激烈攻城戰鬥的方向,俄軍總參謀部特種部隊與國民近衛軍等輕步兵為先導在2月27日攻入了哈爾科夫市中心,至今已經八天時間了。而在哈爾科夫東西兩翼,俄軍的一些營級戰術群也試圖向縱深進行深遠迂回,其中個別部隊甚至深入到了波爾塔瓦境內,但這些遠離補給節點的行動也造成了很多車輛因故障被拋棄,在這些區域,俄軍也沒有給烏軍造成很嚴重的威脅。


前哨站|戰爭十日簡報與預測:兩支蘇軍後裔的決戰 傷亡慘重前所未有


俄軍營級戰術群的機動範圍,也就是離開後方補給中樞後的機動半徑,是個極具價值的情報,戰前美方根據營級戰術群的車輛編組和性能表現進行了多方評估,評估結果不一,比較樂觀的數字是250千米,而比較保守的數字則是90千米。前面這個資料意味著,俄軍即便繞過哈爾科夫等大城市的交通樞紐,也能在缺乏後方保障的情況下深入縱深的波爾塔瓦州;而後面那個資料則意味著,俄軍對哈爾科夫週邊的大縱深迂回都在能力邊緣。目前看來,俄軍的機動能力可能更接近後面這一情況。也就是說,哈爾科夫從後勤角度上講,是一座繞不過去的城市,而從作戰角度上講,繞過哈爾科夫也意味著部隊的展開與推進中都將面臨巨大的危險。


英國國防部在3月5日公佈的戰場態勢


英國國防部在3月5日公佈的戰場態勢


很多同行認為,俄軍正在試圖在烏克蘭東部進行一場大規模的圍殲戰。向心突擊、分割包圍、力求圍殲,這些都源於戰役學說。但俄軍的戰場建設至今仍不成型,烏軍尚未失去塑造決戰態勢的主動權,這場會戰爆發在第聶伯羅-哈爾科夫線以東的概率非常有限。


但隨著俄軍在四個方向上向前不斷推擠,各個突擊集群之間的距離開始不斷縮小,其東線與南線開始連為一體。烏克蘭軍隊被逐步擠壓向第聶伯河方向,背後的機動空間不斷被壓縮。烏軍的防禦雖比較頑強,但如果僅僅只是這樣防禦下去,被趕出決定性的戰場將只是時間問題。俄軍雖然不斷加力,但行動中卻也暴露出一個歷史上從未遇到的棘手問題。


前哨站|戰爭十日簡報與預測:兩支蘇軍後裔的決戰 傷亡慘重前所未有


俄軍史上首次面臨兵員不足問題


俄軍此前聲稱,推進速度低於預期主要是顧忌在居民點使用重火力。但這種解釋其實是不太站得住腳的,如前所述,俄軍戰前部署的態勢,存在兵力分散的問題,在總兵力不足的前提下,這種態勢的風險甚至足以威脅整場戰爭的勝負,因此,這種風險也是俄軍必然首先面對的。


前哨站|戰爭十日簡報與預測:兩支蘇軍後裔的決戰 傷亡慘重前所未有


俄軍需要以有限的兵力,面對一下三種風險:


1.相對集中的烏克蘭陸軍主力部隊,這些部隊佔據主場優勢,兵力部署相對隱蔽,兵員補充也更加便利,使用得當便足以對俄軍主力打出沉重一擊;


2.俄軍還需要保持足夠強大的戰略預備隊,應對北約等西方國家各種可能的介入方式;


3.俄軍的戰鬥步兵嚴重不足,在戰鬥中承受傷亡和消耗的能力非常不足,以下簡要介紹以下這種風險。


在戰前我們鳳凰網軍事的文章《冷戰後俄軍最大規模集結, “鋼鐵洪流”能否再現?》之中,我們簡述了俄軍當前的基本作戰單位—營級戰術群的編制特性。其中提到,俄軍營級戰術群雖然機械化程度極高、火力兇猛,但戰鬥步兵的數量卻非常不足。一個標準的營級戰術群所轄的步兵僅為3個摩托化步兵連的27個步兵班,以及來自偵察兵、狙擊手單位的6-9個班。俄軍步兵連編制較小,使用BMP機械化步兵戰車的步兵連,編制兵力95人,使用BTR輪式裝甲輸送車的步兵連,編制兵力111人,而使用BMD傘兵戰車的傘兵連則更小,編制兵力不到90人。一個步兵班的兵力則為8-10人,傘兵班則只有7人。也就是說,最理想情況下,俄軍一個營級戰術群也只有300多名戰鬥步兵可用於進攻、防禦、警戒、偵察等等戰鬥勤務,或者更直白地說,可供“消耗”。


俄軍摩托化步兵連編制示意圖(裝備BMP步兵戰車)


俄軍摩托化步兵連編制示意圖(裝備BMP步兵戰車)


俄羅斯長期面臨著可怕的人口老齡化和生育率暴跌的問題,在過去的一年裡,人口出生率僅為千分之9.8,而死亡率則高達千分之16.7,過去的一年也是俄羅斯歷史上人口減少最嚴重的一年,全年人口縮減約99.4萬人。每年適齡服役人數也持續下降到了一個很危險的水準。所以,近年來,俄羅斯軍隊一直在推進合同兵改革,用長期服役的合同兵取代短期服役的義務兵,這樣在有限的兵力水準下,能更好的提升戰鬥力,但後果也是接受過系統訓練的兵員儲備變得極度不足。客觀來講,俄羅斯軍隊已經變成了世界上最經不起人員消耗的軍隊之一。


前哨站|戰爭十日簡報與預測:兩支蘇軍後裔的決戰 傷亡慘重前所未有


這種缺陷,是俄羅斯軍隊歷史上從未遇到過的困境,俄軍可能會遇到一線兵力不足的問題,但歷史上,俄軍動員後的後備兵力從來都是源源不斷。但現在的普京,手裡最大的籌碼,就是已經部署在戰場上的近20萬軍隊。取得勝利,一切都有機會,失去勝利,一切都是空談。而與俄羅斯相比,烏克蘭的人口狀況和兵員補充的能力都要好很多。烏軍常備軍和准軍事力量的可消耗兵力本就高於俄軍,隨著國家動員的推進,這種情況還會變得對俄軍更加不利。要塑造有利的會戰態勢,但又不能在決定性時刻到來前過度消耗兵力。這種兩難,我們相信,從戰爭爆發前就擺在俄軍將帥面前。


與幾乎無窮無盡的前輩們相比,當代俄羅斯步兵已經變成最寶貴的軍事資產了


與幾乎無窮無盡的前輩們相比,當代俄羅斯步兵已經變成最寶貴的軍事資產了


這場戰爭的第十一天已經開始,這兩支軍隊都已渡過了戰爭的適應期,未來的十天,戰鬥將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qqwwwa02&aid=17191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