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俄烏危機,要警惕美國“電信詐騙”式套路
2022/02/20 08:13:21瀏覽125|回應0|推薦1

聯合國安理會17日就烏克蘭危機召開特別會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會上再次引述美國的情報稱,俄羅斯計畫未來數日內進攻烏克蘭。在2月16日“入侵日”成為笑話後,有美國媒體提出了新的“入侵日”——2月20日。可以預想,等到20日過去後,美國人一定會有新的說法。如果說“戰爭”,實際上美國早就對俄羅斯開戰了,打的是一場信息混合戰。


此次,俄方本要求安理會討論《新明斯克協議》,但又被美方的“戰爭渲染”帶偏了主題。這導致真正的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俄烏高度緊張的狀態持續越久,就越有爆炸的可能。從這個角度來看,俄烏實戰的風險是存在的,並且在不斷升高。布林肯辯解稱,美方分享上述情報旨在“阻止戰爭而非發動戰爭”,但實際情況正好相反。這把火不但是美國點起來的,連燃燒的薪柴都是美國堆上去的。只是火燒起來了,美國不去滅火反而跳到一邊,大聲指責俄羅斯才是縱火者。


回溯這次俄烏危機的不斷升級,人們不難發現,幾乎所有推升俄烏邊境緊張的資訊都來自“美國情報部門估計”。而如何描述這場危機則出現了一個荒誕局面:一邊是當事雙方的不斷否認,而另外一邊,則是華盛頓上下的“鼓角齊鳴”。美方利用強大的輿論宣傳機器淹沒當事者的聲音,刻意忽視烏克蘭的關切,強行代表基輔發聲,儼然成了俄烏危機進展的全權播報員。


人們完全有理由懷疑,華盛頓搞出這麼多“情報”,不過是為了在東歐增強北約軍事力量尋求鋪墊,滿足自己毫無節制的戰略貪欲。如果華盛頓真心希望局勢降溫,它帶著北約停止往東邊拱火就可以了,何必這麼大費周章呢?但它這樣做並沒有如意地削弱俄羅斯,反而是它聲稱要“保護”的烏克蘭成了最大受害者:因為擔心戰爭爆發,烏克蘭國內出現恐慌情緒,富商和官員紛紛出逃;烏克蘭東部暴力衝突升級,邊境的局勢更加動盪。但華盛頓實際上不在乎烏克蘭的穩定和利益,它要的就是基輔的焦慮和混亂。


打輿論戰、資訊戰、情報戰,是美國的慣用伎倆,他們擅長偷換概念、倒因為果,經常賊喊捉賊,倒打一耙。從越南戰爭,到伊拉克戰爭,再到敘利亞戰爭,美國情報部門一直是美式霸權背後的隱形黑手,其黑歷史更是數不勝數。他們以典型的電信欺詐套路來試圖誆騙世界,虛構出一幅場景,誤導“受害者”做出錯誤判斷,然後再讓他們打錢買自己的“保護”。將假消息武器化來謀求自己政治利益的操作,這對華盛頓來說早已是駕輕就熟。


近年來,華盛頓愈發癡迷于利用虛假資訊撈取政治好處,為了甩鍋推責,讓情報部門“掛帥”搞新冠病毒溯源;為了抹黑別國,打著“人權”的幌子不斷編造謊言;為了維持霸權,以各種“莫須有”理由打壓別國企業。然而,隨著假消息越來越多,它們催生的反智主義也正在反噬美國社會。在“全球第一虛假資訊大國”這個頭銜下,美國社會也成為華盛頓虛假資訊的受害者,其國內的混亂與外交的歇斯底里是一體兩面。


這也再次讓人想起了那句名言,“你可以暫時欺騙所有的人,你甚至可以永遠欺騙一部分人,但你不能永遠欺騙所有的人”。就讓華盛頓政客去編造謊言吧,他們會發現,頑固地給別國挖坑,最後鬆動的是美國的牆角。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qqwwwa02&aid=171719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