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25 20:35:23瀏覽2634|回應0|推薦93 | |
恭錄自 【 唯一佛乘之淨土的呼喚 】 第二部: 與觀自在做朋友──心經中的佛乘實證修行(一) 佛乘宗 李善單導師 著 題名:觀自在系列 1/觀自在 年代:2007 源起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兩百六十字,據說它流傳於世是有個典故。 昔年大唐,三藏法師玄奘以七載光陰遠赴天竺求經,歸途心境可想而知,當是感懷我佛不可思議大悲力。 路中,忽見一老十數年未曾浴身卻歡喜祥和恬恬自在。大師見老者衣褸面垢一臉卻是怡然如在淨土。 他翻身下馬拜求老者賜法,老者含笑推拒自言無道。 大師三請,老者終於道:「吾有一經,此經藏於心中,今日取出予汝。是經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是後,玄奘以半年時光便得回中原境內;其間時差竟達十四倍之多。 以此典故推想,昔年玄奘大師因觀世音菩薩而西行求經,其間七十二難後,終得觀自在菩薩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授記。 其中涵義對照眾生修行遇境,足堪玩味再三! 此外,日韓兩地的心經取自漢文並無變異,但是梵、藏的心經就略有不同了。 例如藏文將此經名為:「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經」,而兩文在經之前亦先有緣起經文:「天道龍神夜叉語,餓鬼人道諸語言,所有眾生聞法者,一切語具我說去。」 在該兩種文中,心經亦先提到釋迦佛「入深明法門三昧」,緊接著是「是時,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觀照般若波羅蜜多深妙之行逐次趨入具足而得其果位,照見五蘊皆自性空」。之後,便是壽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而問法──便是我們一般熟悉的心經內容了。 在此比較漢梵心經孰優孰劣是沒意義的,漢文精簡微妙,但是梵藏心經卻有不可忽視處。 例如前段中提及的世尊「入深明法門三昧」就是一件重要事。 大家都知道觀世音菩薩以「天耳圓通」以聲證道,而觀自在菩薩則以「觀自性光明圓滿」以光證道,但是祂們兩者又都是同一佛──正法明如來的顯化,倒駕慈航普度眾生。 正法明如來和釋迦佛之「入深明法門三昧」有沒有微妙關聯?一佛即諸佛,法由眾生因緣生,又是足堪深思! 以上介紹觀自在菩薩這位朋友,現在趕快來深入瞭解進一步交往啦!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題名:觀自在系列 2/行深般若 年代:2007 觀自在菩薩是一個菩薩的法號,但是眾生亦皆為觀自在菩薩啊!怎麼說呢?在「理」而言,眾生皆有佛性,都是在法性體的一合相中;正如禪宗初袓達摩大師所言:「名雖不同,體即是一」。 在「事」而言,眾生欲達菩提大道直登彼岸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根本也是唯一佛乘之法就是自求內證、住自性佛位。 「觀自在」可是明明白白的告訴你,眾生如欲修行,需無時無刻二十四時中「觀」、「自己自性佛位」、「存在」。以「觀」為入,緊緊百分之百的確信自身有此諸同理同量佛性。如是、如是,日久生功,源自自性佛位本自具足一切的智慧便次第啟發,終究進入菩提大道到達彼岸。 這,只是「智」!眾生欲登聖境成就法身證道還需以「德」相配合。 「智德要平衡!」本門 宗師再三開示:「智德兩者是通往證道的兩個輪子。」所以,以「觀」為「入」後;當自性佛光顯現──「照」,乃是「住」於此境界中的現象。但是還不夠,還得時時能夠自在的起用自性的「能用」達到「見」──「出」的境界。於是,五蘊根本性空之事證得以完全,也隨時得以「煩惱即菩提」。 為什麼?「以其性空故」! 做得到這樣了,自身沒有煩惱一切都清清淨淨了。不夠,自身是自身,一合相體大的德大未行呢!所以,還得以這自性佛位大智,大悲、大願、大行才可以。 而這個大悲、大願、大行就是「度一切苦厄」了。 題名:觀自在系列 6/度盡苦厄 年代:2008 度一切苦厄可不單單指自身的煩惱啊!否則修來修去豈不是變成了小乘? 所以這個「一切」指的是法界眾生。難度?難度才要度,否則做個菩薩專挑便宜的事做,「不名菩薩」,金剛經這麼說著。回去多想想基本心法就會明白了。好!自性佛光顯現了,再來就是「能、用」──一般所謂「神通」境界成就的問題了。以下這段,可包含了許多許多的身心變化!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題名:觀自在系列 4/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年代:2007 我們先就五蘊色、受、想、行、識來說。 色,是指外法界的一切相、事、物、法乃至一切與自身相對立之所有差別。 受,是指由外法界所引起內法界的相應。 想,則是內法界的思惟、判斷、分析乃至結論。 行,便是將內法界得到的結論放諸於外法界。 最後的這個識,則累積了自無始劫來乃至於你現在每分每秒一切之眼耳鼻舌身意六觸的總結不斷的記憶輸入,永久保存於藏識之中,無論多少劫後永恆如新──遠比廣告中的鑽石還要歷久彌新。 好,心經中一大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看得人頭昏腦脹是在說啥?簡單說穿了,用科學辭兒是──質能互變。 質能互變?沒錯。色是代表一切的物質、一切的相,所有的物質狀態都同時存有精神狀態。所以,釋迦佛說「眾生皆有佛性」! 這個「眾生」可不止是十法界眾生,世尊當年在婆羅門教的勢力範圍內傳道說法,以方便說「六道輪迴」,其實真正的是「八道輪迴」──另外兩道是植物道與礦物道。若非如此,佛法豈圓滿? 更何況,人類已經證明了植物有生命、有情感甚至是有記憶能相互傳達訊息!不知道的人可多看看科學新知報導的雜誌! 那麼「空」又是怎麼個玩意兒?「空」是無所不有的「能」嗎?幸好前陣子又有一篇報導,英美的科學家在實驗室內盡力創造一個完全真空的狀態──連光線、輻射線也沒有的狀態。 結果他們共同發表了一篇歐美科學界認為匪夷所思的結論:「完全的真空,事實上卻是『可能』能創造出『無所不能的可能』!」 訝異嗎?對不起,二千五百多年前早就有「空中妙有」、「空中不空」這話兒啦! 以現在人類天文物理學倒是有個現象可以表現這個道理──黑洞。黑洞的吸引力十分強大,連光線都會被它所吸收。它不斷的吸收周圍星球、物體也不斷擴大,科學家推測:宇宙是由大爆炸所形成的,而大爆炸產生則是黑洞吸光了整個宇宙後由內部所引動的。 有關「法界源起論」的部份以後再談,但是以目前的這個天體事實卻告訴我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的生皆將歸於滅,而一切的滅亦將重生──無論「相」將有何轉移。大至宇宙法界現象如此,小至每個眾生又何嘗不是? 一念一生滅,想清楚就會明白了。 物質狀態和精神狀態既然是一體的兩面,那麼所有物質狀態的生滅(包含聲音、思想)其實只是在眼前時空屬於「相」的變異而已。請注意,指的是「眼前時空」,但是在一合相──時空統一中任何存在可永恆的存在。過去以往種種是,未來種種亦是! 電話沒發明前,電話其實早就已經存在了。時空統一,所以過去可以是現在、未來,未來也可以是現在、過去。金剛經不是擺明了:無我、人、眾生、壽者相」? 我、人、眾生指的是空間,壽者指的是時間:所以無我、人、眾生、壽者相指的是沒有時空的差別相,也就是時空統一。既是統一則三際托空,這才真正的一合相!否則未來不能是現在、過去,那豈不又是差別相了? 明白了這點,我們便可以明白兩件事: 第一,人類沒有所謂的「發明」,只有「發現」!因為未來的東西根本早就在那裡,只是尚未覺察而已!就如眾生皆為未來佛,眾生早已成佛,只是自己不知而為無明所遮蓋未能覺證而已!提到金剛經──滅度一切眾生已,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 第二, 現在沒有(空)的任何事、物等等相(色),事實上將在因緣成熟時自然顯現。就是空中妙有! 所以,這段經文可是十分科學也十分深義的告訴你: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事實上告訴著大眾:質能互變、時空統一的超科學道理! 那麼有關身心變化的部份又是如何呢?因為限於篇幅也更因為各人境界根器不同,「法不超傳,怕成法執」如是反而斷了修行者的慧命。有關這部份,就視個人的因緣根器而說了。 -------------------------------------------------------------------------------- 千里之距~用愛串連~讓我們一同為四川災民持誦與祝福~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持誦一聲 福慧立增~ 歡迎有空多來我的Blog逛逛喔~東陵心坊- http://blog.udn.com/qqbat405 【新藝境】寶勝畫廊 http://arts.sundon.net/taiwan/index.html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