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30 00:15:06瀏覽394|回應0|推薦2 | |
義和利的拔河 【里仁第四】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白話: 孔子說:「君子心裡想的是義,小人心裡想的是利。」 阿Q曰: 人間有兩種人,各走不同路,君子走的是義這條路,小人走的是利這條路。從現實面來看,利當然強過義,利是摸得著看得見的白花花的銀子,可以解決一切現實的民生問題。義呢?空空洞洞看不見摸不著的道德良心或口頭承諾,當不得銀兩使,也買不到一碗飯吃,現實人生中誰會天真的幫你買單?難怪一肚子不合時宜的君子在世風日下的逐利社會中不受人青睞,反而受盡嘲弄訕笑。 從人性提升的層面看,君子喻於義的格調當然比小人喻於利的格調高尚,但是這個「利」字並非不好,世界之進步,經濟之發展,人生之幸福全靠它。小老百姓拼死拼活的工作賺錢養家,買房置產,投資股票,也全是為了它。看到油電雙漲就哀哀叫,聽說政府要砍18%,軍公教員工就吵著要造反,開門七件事,樣樣都要錢買,哪一個不見錢眼開?哪一個不愛跟錢計較? 孟子說:「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孟子‧滕文公章句》意思是說:沒有資產而能維持美好善心的,只有士君子能夠。一般人民,如果沒有資產,三餐都成問題了,哪有心力去向善學好呢。如果沒有向善學好的心,人就放蕩、乖僻、邪惡、放縱,無所不為了。阿Q在此引用孟子的話,用意是說「義」這種美德對一般人民來說是需要在經濟富足後才有可能去思考反省,而執政者的責任就是因勢利導,順應人民的希望,讓所有人民富裕起來,然後再教育感化他們,使人心趨於向善,人人成為君子。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