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兩岸和平統一也許需用不可思議法門方得解 思是理性思考 議是語言言說 即非可用理性思考及語言言說解決
2021/01/17 22:33:18瀏覽188|回應0|推薦0
山海關號稱是天下第一關,讀佛經也有一個天下第一關,尤其是般若波羅密,般若波羅密的山海關在哪裡呢?就在讀佛經常要克服所謂的<自我指涉的悖論>及克服所謂的<斷滅空>上,甚麼是自我指涉的悖論呢?拿說謊者悖論來說,例如一個人,如果聲稱:「我正在說謊」或者「我所說的皆為假的」。那麼邏輯上會是甚麼矛盾狀況呢?一.如果我說的皆是假的,那麼我正在說慌本身就是假的,二.如果我確實正在說謊,那麼我所說的就是真的,如果我所說的就是真的,那麼我就是在說謊。還有一個例子也是很經典,那就是神是萬能的悖論,神如果聲稱祂是萬能的,那麼祂能不能創造一個他自己搬不動的石頭呢?如果不能創造出這樣的石頭,那麼他就非萬能的,如果能創造出這樣的石頭但自己搬不動,那祂就非是萬能的,這種自我指涉的悖論,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執我,自我環繞,佛經上涉及自我指涉悖論的,其實非常多,只是多半不被觀照察覺,最常出現的,就像<所有相皆是虛妄>,當有人在聲稱<所有相都是虛妄>時,那麼他本身在聲稱的相,豈不是也虛妄呢?那不就斷滅了?當有人講<不起心不動念,一起心動念就是在造業>,那麼當他在講這句話時,自己是不是就已在起心動念?在造業了呢?當有人聲稱<一切要放下,才能開悟>,那麼當他在這麼講的時候,他豈不自個也沒放下,沒開悟!這些都是犯下自我指涉的悖論,所以金剛經經文,很多都是在跳開自我指涉悖論,吾喪我,即說即掃,而後再漸轉深入的,例如: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說故,其他如: 「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如何解呢?所言善法者,跳開自我迴圈,在如來藏無範疇空間或異次元空間即無名為善法,且權名之為善法,以此免著法執.著善惡執,染滯到清淨.明亮的自性光,使形成妄見邊見也,以下的<如來說A,即非A,是名為A>,都可作如是類解:
「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
「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所謂佛法者 即非佛法」

次,為何發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呢? 發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上正等正覺,是本自清淨,本自具足,本自圓明,不生不滅的自性,性無相不顯,相無性不成,性是體,相是用,體即是理,相用即是事,事以理顯,理以事成,性相,體用不一不異也,體是無為法,用是有為法,一切無為法,皆必以有為法方可顯,是故如來說:
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換言之,具足諸相故,乃是得顯現阿耨多羅三藐三的充要條件,所謂具足諸相,即是盡足一切有為法,應是此義,(無少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只可讓它顯露自現)
金剛經一開始: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
即在示現,佛法存在日常生活,行作起臥間,於法不說斷滅相…

那麼如何能具足諸相呢?
那就要回到源頭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注意:<應>字,若不作副詞的<應該>解,作動詞的<應><映>解,會更圓融,
那麼如何<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呢?
那就必須回到佛言<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佛在上面提到三個要點,應如是降伏其心
如來說: 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人即是世界一合相,人不能在真空中獨立生存,內有無數細菌.細胞,包括每天飲食吃進去的所有一切眾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者都是無量無邊眾生,亦必與外有形.無形動.植物,包括空氣中微生物,所有一切眾生彼此依存,是故要無餘涅盤滅度眾生,必須一體滅度,否則ㄧ切眾生無滅盡,必互生干擾,未能真正降伏其心,
次,為何須是<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修行是個人自己行,佛菩薩皆不可代勞也!
再者,何以<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應不住色布施,應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如是行平等法布施,自度.度眾生,一體同度方得究竟降伏其心,方得心有所住即為非住,方得心現如來自在,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此一大不可思議法門,自性可漸漸轉深,或回到瑜珈經看,身態亦可以改變心態也!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4162027&aid=15545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