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盂蘭盆會
2009/09/16 13:18:58瀏覽910|回應0|推薦1

隨筆禪話

 

秦孟瀟


盂蘭盆會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民間盛行所謂「鬼節」,千多年來未曾衰過,這個所謂「鬼節」,不是為了「敬鬼」那麼簡單,更不可與西方社會的「萬聖節」相比。「鬼節」亦稱「盂蘭盆會」,來自佛教經典中的故事,與中國傳統的孝思人倫觀念極為融合,在民間形成了牢不可破的習俗及其「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特色。這個「盂蘭盆」出自印度語的「鳥蘭婆」。這「盂蘭」翻譯為「倒懸」是極苦的意思。這是一種譬喻,是人死後墮落於「三惡道」中,如餓鬼道中的眾生,腹大如鼓,喉細如針,饑餓難堪;猶如被倒懸著一樣,極為痛苦!「盆」是盛載食物的容器,就是說,用這盆器盛載各種珍貴百味,恭敬奉獻,供佛及僧,承仗三寶不可思議福田之力,以解救其「倒懸」之苦。所以稱為「盂蘭盆會」,也就是為解救先士倒懸之苦,而盛設種種供養,奉施三寶的法會。
 

何謂「鬼節」

 

  「鬼節」在民間是相當傳統的,如今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東南亞各國,以及歐、美、澳、加等國,凡是有華人的地區,都少不了「鬼節」祭祀祖先活動,它有著孝親思念的深刻意義,已形成了習俗民風,各地民眾發起「盂蘭盆會」,家家戶戶孝子賢孫都參與活動。一般世俗人對於「盂蘭盆會」的原始意義,幾乎都不清楚了,而是代代相傳罷了,祇知道所謂「鬼節」,這與西方社會人士所傳的「鬼節」(萬聖節)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向廣大讀者闡明盂蘭盆會的真正意義。在佛教有部(佛說盂蘭盆經),所謂「盂蘭盆」,是華(中國)梵(印度)合併之音,「盂蘭」是印度梵語,華文譯為「倒懸」,「盆」是華語,是用器。一個人如果頭朝下,腳朝上;就叫「倒懸」!這部經就是因為目鍵連尊者的母親墮入餓鬼道,受饑渴苦,欲食不得。此種痛苦猶如「倒懸」一般。

 

談「餓鬼道」

 

  據史載,我們中國最早有盂蘭盆會是在梁武帝大同四年,初時梁武帝依佛制設齋供佛及僧,可是演變到後來變為施鬼神食,這是違背佛陀的原意。在佛經上可以看到,目連尊者在佛陀的弟子當中,是屬「神通第一」!在他跟佛陀出家後不久,因為具有宿世善根,所以很快地證得羅漢果,獲得「六種神通」。目鍵連成道後,第一件事就是想要報父母親恩德,救度先亡父母。於是目鍵連以天眼通觀察,發現他的母親已經墮入「餓鬼道」!佛經說,餓鬼道有三種障礙:一種是「外障」,此類餓鬼常受餓渴,唇口乾焦,處處求食,遇到泉水想喝,泉水馬上變成血膿,無法飲用。另一種是「內障」,肚子很大,咽喉細小如針,口如火炬,無法飲食。再一種是「無障」,雖然可以飲食,然隨其所飲之物皆被燒焦,變成火炭。目連的母親既墮入「餓鬼道」,當然要遭受餓渴的痛苦!

 

孝思報恩

 

  目鍵連尊者運用「天眼」,看到其父生前積善昇往忉利天享天福,而其母生前作惡多端終墮阿鼻地獄在餓鼻道中受百般苦!目鍵連見了切骨痛心,忙乞來飯食喂哺母親,誰知美餐還未到口;立刻變成火炭,無法下口。目鍵連無計可施,急得捶胸頓足,祇好去求佛陀指示。佛陀說:你雖然得道成了羅漢,但靠你個人力量還救不了你母親,須在七月十五日廣造盂蘭盆會,仰仗十方僧眾威神之力,設百味珍餚甘美果品置於盆中,供養十方大德僧眾。所有具清淨戒行僧眾齊來受食,其德如泛洋大海不可思議,斷然能使七世父母脫離三途之苦!目鍵連遵循佛陀教誨,如法去做了,其母終於脫離地獄昇往忉利天。

凡世人造惡死後,隨生前惡業在火海地獄或鬼道受報,被倒懸鞭打,去解救被倒吊受苦的就是解倒懸。根據佛陀宣說的《盂闡盆經》,自古以來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各地佛教寺院都舉行盂蘭勝會超薦祖先,以盡為人子孫的孝思報恩,此即是,「慎終追遠」。

 

  俗話說:「父恩重如山,母恩深似海。」不論是在古代或今時,孝盡父母的行為,是文明社會的表徵。

 

扭轉乾坤

 

  有人說,香港佛教興旺起來,有多種因緣。在近五、六十年前,香港僧、尼非常稀少,較為集中地是大嶼山一些石屋、茅蓬住上幾個修行人,即是今日的寶蓮寺,數十年前的規模也不大。至於市區內,也沒有一座大的寺院,祇是寥若星辰的數間佛堂、精舍而已。約在一九四七年前後,國內解放戰爭前夕,各地僧尼紛紛南下,不少高僧大德卓錫香江,講經說法,弘揚佛法,普度有情。有著名的倓虛法師、定西法師、樂度法師、敏智法師等。在那時,覺光法師、永惺法師還很年輕。倓虛法師在荃灣創辦華南佛學院,培育了一批傑出的僧才,諸如寶燈、永惺、大光、智開……諸位法師,覺光大師是近代高僧寶靜大師嫡傅弟子。在五十年代以來,這些年輕有為的法師,發揚大乘佛教濟世精神,急起直追,扭轉乾坤,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改變了香港佛教的面貌,香港有龐大的佛教四眾弟子,遍及社會各個階層內,潛力非常之大,這就是東方宗教寓於東方民族之間的特殊感情,發揮著不可低估的特殊力量,其奧妙在此。

 

早期佛教

 

  佛教界普遍把漢明帝夜夢金人,遣使求法,作為佛教傳入中國的開始,此說最早見於(四十二章經序)等文獻。根據信史的記載,佛教傳入漢地,當在兩漢之際,即公元前後,它是通過內地與西域長期交通往來和文化交流的結果。從兩漢之際到東漢末年,約兩百多年,是佛教在中國的初傳時期。《後漢書》中關於楚王英奉佛的記載,有助於了解佛教初傳入中國的具體情況。楚王英是漢明帝的異母兄弟,建武十五年(公元卅九年)封王。據其本傳可以總結佛教在當時的情況;(1)佛教被視為神仙方術圖讖之類;(2)佛教最初祇在社會上層的皇室和地方豪強中流傳;(3)佛教在漢地最先傳播於洛陽、彭城、下邳、廣陵、豫章、會稽、交廣等地。值得指出的是交趾與廣州為中國早期佛教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交趾的佛教最初是來自內地北方,但也有可能受南海傳來的佛教影響,並由此北上中原。三國吳赤烏十年(二四七)抵達建鄴的康僧會,原籍康居,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賈移居交趾,康僧會便是在交趾儒佛兩學紹隆之區成立起來的,據說康僧會後在南京弘揚佛法。

 

修「波羅蜜」

 

  打開「成佛」的大門並不難!可以說,祇要掌握到一把金鑰匙就行了。這把金鑰匙的名稱叫「六波羅蜜」。誰能掌握它,誰就是「佛」!如此說來,要「成佛」,不是輕而易舉嗎?說「易」,就「易」;說「難」,就難,關鍵在於自己是否能夠做到「依教奉行」。貴在實踐,空說一通,等於「畫餅充飢」。

 

  所謂「波羅蜜」,又作「波羅蜜多」,原是印度語,把它翻譯成過來的意思,叫做「到彼岸」;(波羅,彼岸;蜜,到)如以生死、煩惱為「此岸」,菩提為「彼岸」。修「六波羅蜜」法門能轉「生死」為「涅槃」,轉「煩惱」為「菩提」,是為「到彼岸」。

 

  對一個「信佛」而想「成佛」的人來說,祇有一條修「六波羅蜜」的大路可走,捨此別無他途。所以說,這是打開「成佛」大門的一把金鑰匙。那末,這「六波羅蜜」到底是哪些組成的呢?依據經典來說,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大要素。不具足這六大「修行」要素,所謂「成佛」,祇是一句空話而已。

 

  布施波羅蜜,這不是一般善長仁翁捐獻錢財而已,而是「布施」是建立在「菩提心」與「大悲心」之上的,佛陀曾說:「四大海水尚可稱堂,我身施血不可稱量。」如是悲心積累功德,才能達成「無上菩提」之果。

 

精進不懈

 

  在「六波羅蜜」中,其中有個「精進波羅蜜」,謂何所指?根據佛典所說,它有兩層意思:它的力用現前時能支持「身力」實行「布施」、「持戒」,是為「身精進」;也能支持心身實修「忍辱」、「禪定」、「智慧」,是為「心精進」。故精進是策進其他五波羅蜜集諸功德的「總動力」,同時是恆常保持不休不息對治「懈怠」(懶惰)心的武器。《大智度論》用農夫種田以勤故必得豐收;行路涉遠以不停步故必到達,《遺教經》以細水常流則能穿石,鑽木不息則能得火來說明「精進」。

 

  精進也有三種:一,披甲精進,即穿著精進的堅甲,奮身進入眾生生死艱險途中去與惡法鬥爭;二,加行精進,即加強了五波羅蜜行誓達無上菩提的目的;三、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即遇任何惡法的強敵而不避易、不逃避,不安少成、不中途妥協,下達目的不休息的力行。以五波羅蜜皆入精進中,故「精進」自成為「波羅蜜」。

 

  「修行人」需要有精進不懈的意志力,才能踏上「成佛」的階梯,所謂不為則已,一為到底!人有一種惰性,「妤逸惡勞」、「一日曝之,十日寒之。」往往半途而廢,一事無成。

佛家的精進波羅蜜,給世人很大的啟示,做任何事,須要有精進的意念和精神,「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宇宙人生

 

  佛教的教義是非常獨特的。世界上許多宗教都有相似之處,它們信奉一個至高無上的「上帝」,或稱為「神」,或稱為「真主」;佛教是徹底的「無神論」者,甚至把「神」與「人」等同起來,所謂「神」可轉為「人」,而「人」又可轉為「神」,彼此之間可以相互轉化的,上昇和下降,皆取決於「善」與「惡」的表現!佛家把人看為宇宙的中心,一切皆由「人」自己所主宰,創造。佛典說:「一切唯心造。」離開了「心」的運作,就沒有萬事萬物了。人的「智愚」、「禍福」,「貧富」,以及「壽命長短」等等,完全是「人」本身決定的。

 

  有人做「惡」事,有人做「善」事,有的人行仁慈,有的人凶狠殘暴……這一切的所作所為,構成了這個不平衡的世界,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循環的法則,這不是揭示了宇宙人生難解的「神秘面紗」嗎?■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tt1&aid=332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