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對近來台北政局紛擾的一些看法(1): 就從「讓利」談起吧
2014/04/02 15:07:59瀏覽644|回應0|推薦0

眾所周知,近來因為「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爭議,搞得台北政壇雞飛狗跳的,一群以青年學生為主的抗議群眾,在過去的十來天中,佔據了中華民國的立法院,並曾一度「攻進」了行政院,由於至今風波尚未有平息之跡象,對於此一事件的後續發展仍有待觀察;我一時思緒也很是雜亂,感覺對這整件事情以及與之相關的一些問題,有很多意見想要表達,卻又不知該從何下筆,思前想後,不如就從中共在ECFA談判中所提出的要「讓利」於台灣的這個說法談起吧。

 

「讓利」這個概念,最早是溫家寶總理提出來的,他在2010314日的記者會上回答聯合報記者的問題時提到,考量兩岸經濟規模與市場條件不同,基於照顧台灣廣大基層人民利益的原則,在ECFA的談判中,願意讓利給台灣,「因為我們是兄弟」。

 

中評社: 溫家寶:讓利給台灣 因為我們是兄弟

http://hk.crntt.com/doc/1012/5/8/8/101258806.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258806

 

印象中,台北方面在第一時間就有人跳出來反對這種說法,不能接受把海峽兩岸的經濟談判,視為一方對另一方的讓利行為,但因為有很多事實可以佐證在ECFA談判中,北京方面確實對台灣做出相當多的退讓,這在一般的國與國FTA談判中是難以想像的,故某種程度溫家寶的說法,產生了一槌定音的效果,使得相當多的人,尤其是絕大多數的大陸同胞認定海峽兩岸的自由貿易協定就是中共基於手足情誼而單方面對台讓利的結果;也因此,當台灣內部因服貿協定的爭議而引發了群眾運動,反對的一方提出要「退回服貿,重啟談判」這個訴求,激起了很多大陸人民的反感,覺得中共是在熱臉貼冷屁股,又或者用YST市長的講法,是在當火山孝子,倒貼還要被罵。據說,有的大陸網友還主張,ECFA根本就是中國大陸單方面對台灣讓利的不平等條款,因此應該要「曲線報國」,支持在台灣的反服貿運動,讓服貿協定甚或整個ECFA的架構作廢重談,我想這當然是一個比較戲謔性的說法吧。

 

那如果你要問我,我個人認不認同兩岸之間的經貿協定,事實上是大陸單方面對台灣的「讓利」呢? 這要怎麼說呢,我個人覺得是也不是。單從經貿的角度來看,北京方面在兩岸經貿談判中確實對台灣釋出了相當程度的,在其他國與國FTA談判中不太可能出現的讓步,別的不講,單就北京肯在台灣違背WTO規範,限制相當多大陸產品進口台灣的情況下,跟台北談性質類似於FTAECFA協定,就不能用一般經濟體之間貿易談判的常理來理解,很明顯有政治的考量在背後,這是不可能迴避的事實。持平的說,台灣在陳水扁政府時期可能是用GATT第二十一條的安全例外條款,其中談到GATT的貿易規範不得用來「禁止任何締約國採取下列為保護其重大安全利益之必要措施…(包括) 在戰爭或其他國際關係緊張時期所採行之措施」,藉由強調兩岸在安全議題上的對立性,來自我合理化其對中國大陸的貿易歧視政策,這種辯解能否在WTO的仲裁機制中站得住腳,我不是專家所以不敢斷言,但重點是北京方面完全可以循藉著WTO的管道去伸張自己認為受到侵害的貿易利益;事實上,某種程度,台北也是希望藉此逼使北京接受在WTO的架構下與其談判解決貿易上的爭議,但不知道應該說中共在這個議題上充滿了阿Q精神好呢,還是說它牢牢堅守住了基本的原則立場,儘管說北京當初接受台灣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的名義,成為了WTO的正式會員,但它就是不肯在WTO這個國際場合,與台灣對談,亦或運用WTO的仲裁機制來解決兩岸的貿易糾紛,也因此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合理的解決,台灣也樂得一直繼續佔大陸便宜下去。

 

到了馬英九政府時代,兩岸關係出現了重大轉折,在所謂的「九二共識」下所營造的和解氣氛中,開啟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談判;在前一階段,早收清單的談判過程中,北京方面藉由前述溫家寶的記者會提出了「讓利」這個說法,儘管台北在第一時間就有人跳出來表示不能接受,但這似乎成為了一般人們所共同接受的刻板印象。很多原因造成了這個結果,首先,台灣的談判代表在經貿談判上,習慣於與對手進行切香腸式的這種寸利必爭的角力,所以當中共擺出「讓利」的姿態而不在小節處計較的情況下,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台灣方面咄咄逼人,處處想佔大陸便宜的錯誤印象;其次,台灣內部本來就有相當一部份人民,基於意識形態而對兩岸的經濟整合抱持相當抗拒的立場,為了說服台灣人民對其政策的支持,馬英九政府自然必須竭力宣傳,台灣在談判中佔了多大便宜,得到了多少好處,北京借力使力,趁勢丟出「讓利」這個說法,只能說吃了台北方面一個大豆腐,馬英九政府就算對「讓利」這個說法不滿,也只能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最後,儘管北京方面在次要利益上面做了相當的退讓,但在真正的利害關鍵處可是守的很牢的,重要的是北京很清楚自己的長遠目標是什麼,所以可以從戰略的高度宏觀全局,反觀馬英九政府處理兩岸經貿議題,卻有點像是到菜市場買菜,斤斤計較卻未必抓得住要害,這點林濁水先生寫過好幾篇文章分析過這個問題,雖然意識形態不同但不以人廢言,基本上我是認同他的看法,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弱勢產業慷慨讓利,但對台灣有競爭力、有戰略發展潛力的產業卻多所限制,也讓兩岸經貿交往在ECFA架構之下,形成了一種產業反淘汰現象,長遠下來對台灣未必有利。

 

林濁水: 【華山論劍】碰到中國走樣的是馬總統自己 華山記要(七) ECFA和王文淵的眼淚

 

林濁水: 華山論劍】 張榮發病重的秘密 華山記要(六)

林濁水: 非典型論述:馬兩岸協商令人心驚膽跳

 

那這是否代表,所謂的「讓利」只是中共一個口惠而實不至的政策宣示而已呢? 我也不這麼認為,畢竟在台灣不遵守WTO規範,在很多地方不給予中國大陸產品WTO待遇的情況之下,北京願意與台北坐下來談性質類似於FTAECFA,承諾給予台灣超WTO待遇,而在很多方面只要求台灣給予大陸產品本來在WTO的架構之下,就應該享有的待遇,這能說不是對台讓利嗎? 至於說ECFA談判的結果,未必有為台灣的產業發展爭取到了最大利益,這只能說是馬英九政府藝不如人的結果,這就好比武林高手與三腳貓功夫的人比武,為求公平起見,武林高手自願將一隻手綁在背後上場,結果還是把對方打趴在地上,這除了證明他的對手不行之外,還能證明什麼?

 

所以說,我們必須要承認,僅從經貿的層次來看,中國大陸確實有做到對台讓利的承諾,但中共從來都不是單純以經濟角度看待兩岸經貿交流的啊;或許可以用很多不同的詞去形容中共的領導階層,但「天真」或「笨蛋」絕對不是其中之一,中共對台政策背後有很深的戰略考量,是政治精算之後的產物,遇到台灣這樣子的對手絕對不會吃虧的。從淺的一層來看,藉由在兩岸經濟事務上的整合,把台灣拉進中國的政經戰略軌道之中,最終促成兩岸在政治問題上的整合,這基本上已經不是陰謀而是陽謀了吧,而在經濟層次的讓利,只是促使台灣願意與中國進行經濟整合的一個誘因而已,長遠來看,經濟上的付出,最終是要有政治上的回報的;講白了,不用香餌,怎麼能夠釣大魚呢? 難不成,釣餌是釣客對魚兒的恩賜嗎? 有人會這樣子理解嗎? 事實上,兩岸經濟交流的深化,已經使得中共對台政策擁有了更多、更有效的工具;就以台灣在2012年的總統大選為例,很明顯的中共對台灣內部政局影響力,相比過去而言有了顯著的提升,過往在1996年與2000年的總統大選中,中共以文攻武嚇的方式,試圖影響台灣政局的努力都不甚成功,而且往往一不小心就成了主張台獨勢力的最佳助選員;這情況在2012年的大選中有了明顯的翻轉,不論是藉由切斷金脈來限縮第三陣營的發展空間,抑或在選舉最後藉由大企業表態的臨門一腳,不可諱言的,中共在2012的選舉中,首度展現出對台灣政局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而未來隨著兩岸經貿交流的進一步深化與中國政經實力的進一步提升,其對台的影響力很有可能將逐步提高,甚至最終達到某種程度的操控能力。

 

較深層次的來講,中共「讓利」的這個說法,甚至不是,或不主要是講給台灣人民聽的。在台灣苟延殘喘的中華民國,其實一直是必須要被中共解決的鬥爭對象,中共對中華民國不會有任何善意的,因為其存在為海內外中國人提供了一種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當今政治制度之外的不同想像,從根本威脅到了中共一黨專政的根基,也因此對中共而言,中華民國必須要被證明其存在是違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與此同時,其政治制度也必須要被證明是不好的,是不適用於中國的,也因而最終,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必須要臣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制度之下,或直接被其消滅併吞,不會留第二條路給台灣選擇;但中共不會笨到赤裸裸表明它就是為了其一黨之私而要消滅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就算有一天,中共真的要對台動武,也必然會營造出一種國人皆曰可殺的弔民伐罪的氣氛,而在此之前,對台灣「仁至義盡」就是中共目前所要在海內外中國人面前所要形塑出來的自我形象。

 

相較於中共的算計,台灣朝野的兩岸政策則一貫缺乏長遠的戰略視野,台灣的精英與人民似乎還不曾真正的理解到,隨著兩岸政經實力與軍事力量的此消彼漲,台灣的安全已經不可能單憑自身的實力來維持,而外國的支持也是靠不住的,台灣未來最大的憑藉是來自於海內外中國人,尤其是對岸13億同胞出自於內心的善意(特別要強調的是,這裡講的是中國人民而非中共當局的善意),一旦有朝一日這個善意不存在了,也就是台灣危亡的時候到了;如果說兩岸的硬實力,在中共改革開放,政經制度上軌道之後,朝北京傾斜是不可避免的大勢的話,那麼兩岸爭奪道義與人心的競爭,其實並非一開始就注定了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會輸掉的;台灣之所以會在這場競爭中輸掉,是因為中華民國政府以及其轄下的台灣地區人民,長期以來已經很久很久不把大陸地區人民視作是同胞了,自我放棄了在人心上的競逐,也就自然非輸不可;因為不把大陸地區人民視作為同胞,所以過往台灣對待大陸漁民與所謂偷渡客的態度很是粗暴(參見: 台湾对菲律宾温良恭俭让,唯独对大陆硬气);因為不把大陸地區人民視作為同胞,所以台灣在與大陸的交往過程中,過分的重視替台灣人民奪取利益,而輕忽了爭取大陸人民對台善意的可能性,顯得斤斤計較,寸利必爭(但在關鍵利害處卻又沒有爭到),能夠佔大陸便宜就多佔點;中共明明就不是卻在兩岸關係中把自己裝的像舜一樣,偏偏台灣就是爭著要去當舜的弟弟,奈何;兩岸現在上演的不就是鄭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嗎? 台灣在兩岸問題上貪小利而失大義,最終恐怕自己會吃大虧的。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shisuci2011&aid=12195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