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蠶頭雁尾說起
2012/09/17 01:17:36瀏覽636|回應0|推薦0

「蠶頭雁尾」,學過隸書的人,大概都知道,那是形容隸書寫「一」時,左邊運筆轉出一個略微下垂的圓頭,提筆拉到右邊後,再壓下,再提筆微微上揚的尾巴。

有趣的是,到了楷書,根本像是用鏡子照出來,是反過來寫的「雁尾蠶頭」。或許當初發明楷書的人,就是要「造反」!

話說回來,文字的演變,大多是為了更實用、更有效率、更簡便等目的。所以,現在大陸的簡體字,應是理所當然的下一個階段吧!?

不過從網路上的資料看來(我沒認真去考證),簡體字政策的源頭,是當時俄國以方便全球共黨溝通的名義,想統一用俄語,且中文不利當時的打字等「先進技術」,進而看能不能廢除中文等語文的使用。所以想當然耳,那次的中文「簡化」,可就沒考慮文化或學術上的傳承問題,反正都要廢掉了。

但造化弄人,先是伯林圍牆變成歷史遺址,再來俄國的共黨政權也下台一鞠恭,用俄語統一天下的春秋大夢,變成南柯一夢......那簡體字怎麼辨?

我無意再攪和那繁簡的爭議,只是現在的科技突飛猛進,中文的輸入和顯示,與拉丁語系比起來,再也沒那麼大的問題,不再是文明進步的絆腳石。

我覺得比較大的問題是,不久的未來,可能我們的下下一代,就大多不會寫字了,甚至打字都可能失傳(用腦波想的就好,打什麼字?筆畫順序又是什麼東西?),那什麼倉頡、注音、大易、無蝦米等,都可以準備進博物館了(麻煩故館博物院挪出一個空間,準備存放這些「文物」吧)。

可是,到時都不用寫字打字,是問題嗎?就像現在年輕人多不識文房四寶,除了文化傳承的問題外,在現實面是問題嗎?

我自己是拜練過書法的人,對於寫字是有一定的感情;但如果跳脫出來看,用文明演進的角度看,我也沒有把握的答案。

看看我家二個拼命玩Wii的小孩,唉~~~隨緣吧~~~Fox三條線

( 興趣嗜好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recpim&aid=686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