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王智睿的開箱推薦文天地 盧建宏的2021評價推薦 年輕受苦是福氣 (2) (3)
2022/03/19 00:04:03瀏覽66|回應0|推薦0

年輕的時候受苦是福氣,年老的時候受苦是悲劇。   年輕人身體好,不怎么生病,也不怕累,恢復又快,感冒發燒,扛一下就過去了。如果等到六十歲了,還沒個吃飯睡覺的地兒,貧病交加,那才是真痛苦。年輕時看病排隊,這算什么苦啊?一邊排隊一邊觀察社會,沒準兒還能寫個小說;等到七十歲了站那排隊拿藥,哆哆嗦嗦地被人吆喝來吆喝去,心里就會覺得特別凄慘。   拿掙錢來說,不要看到社會上有些通過非正常手段牟利快的現象,就跟著模仿。選擇不合理的捷徑,還是選擇踏踏實實地做,這兩種人生軌跡的區別,就像小姐和良家婦女的福利曲線一樣。   小姐十六歲出道,十八歲達到收入峰值往后遇到掃黃了,收入就平著走;后來貧病交加,也沒法兒建立家庭,只能凄凄慘慘地過完后半輩子。而良家婦女,二十二歲本科畢業工作,月薪兩千塊錢。二十四五歲研究生畢業月薪可能到四五千塊錢。再找老公、還房貸、養孩子,這段時間有可能入不敷出。但扛到四十多歲,小孩上大學了,老公也熬出頭了,自己一個月也能穩定地賺不少錢,退休后還有各種福利。幸福指數在五十多歲達到峰值。   要是讓你選擇的話,你是愿意年輕時吃苦、老的時候享福,還是像小姐一樣,年輕時輕輕松松過上奢侈生活,晚年卻過得亂七八糟?   不少人羨慕明星,覺得明星過得很光彩,其實明星可能不如我們普通人過得好。(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如果一個明星十多歲出道,二十多歲開始火,能火十幾年就不錯了。這十幾年,假定他能掙幾千萬。算他后面還要生活四十年,換作一般人這幾千萬還可能夠花,但明星的生活習慣不一樣,要他們一下子放棄名牌包包、豪車華服,去過普通人粗茶淡飯的日子,那多半是不可能的。   很多過氣的香港明星甚至要淪落到討飯、靠朋友接濟的地步。他們早就把年輕時賺的錢揮霍光了,又不能接受現實,像普通人一樣去工作、生活。有些人不甘如此,于是復出,大部分是沒辦法再火起來的,就又從娛樂圈消失了。   實際上,很多明星是先極樂、后極苦,這是最難受的。而我們老百姓,一點一點熬,先受點苦,再慢慢享受,過得平淡點兒也沒什么不好。   所以,人在年輕的時候還是應該主動去奮斗,適當地受點折磨,經歷的痛苦越多,就會變得越成熟。有的人無罪被抓坐牢,知道了什么叫是非;有的人離異無子女,知道了什么是愛恨;有的人被誤診為癌癥,明白了生死的含義;有的人被疑患有SARS,知道什么是人心不古、世態炎涼。   年輕人二十歲覺得困惑、三十歲有點小迷茫都可以理解,人必須要有特別的經歷才能明白道理,再碰到大喜大悲的事情時,才不緊張,才可以從容淡定地化解它。現實生活中經歷再多的挫折也不要放棄,要把困難當營養。(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10我喜歡

原創 若塵  佛法理義高深,難解難行,普通人想學習佛法,一般卻不知有何法門,能使人人易解,人人易行的法精要,實屬難得。   普通人醉生夢死,不了解富貴、貧賤、吉兇、禍福等皆由命定,不了解因果報應。   有人相信因果報應,但眼界只能見到現世,不能察覺“三世業報”。 現世之上,惡人富而善人貧;惡人壽而善人夭;惡人多子孫而善人絕嗣。便覺得因果報應可能不存在,實為目光不到,眼界不寬所致。 佛法的基礎為相信“前世、今生、來世”,這是佛法的基礎。   若不相信,是因為機緣不到,觀察力不強,不能洞悉世間運行規律所致,此一類人不宜學佛。只可今生種下佛因,結下佛緣,以望來世能結成佛果。   三世業報 一、現報:今生作善惡,今生受報。 二、生報:今生作善惡,次一生受報。 三、后報:今生作善惡,次二三生乃到未來多生受報。 由此可知,惡人富、善人貧者,亦不足為怪。且“現世報”報應最輕;“來世報”則受報增加,翻倍增長。   善惡因果 惡業、善業、不動業此三者為“因”,“果報”有六種,即為“六道”。 一、惡業:須入  地獄、畜生、鬼。 二、善業:須入  阿修羅、人、欲界天。 三、不動業:須入  色界天、無色界天。 (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為天道。 “惡業”有十種,對應十種“業報”。 一、殺生————短命、多病 二、偷盜————貧窮、其財不得自在 三、邪淫————妻不貞良、不得隨意眷屬 四、妄言————多被誹謗、為他人誑騙 五、兩舌————眷屬乖離、親族弊惡 六、惡口————常聞惡聲、言多諍訟 七、綺語————言無人受、語不明了 八、慳貪————心不知足、多欲無厭 九、嗔恚————常被他人求其長短、恒被于他之所惱害 十、邪見————生邪見家、其心諂曲 善業有十種,其福報為業報對應的反面。 一、不殺生:救護生命 二、不偷盜:給施資財 三、不邪淫:遵修梵行 四、不妄言:說誠實言 五、不兩舌:和合彼此 六、不惡口:善言安慰 七、不綺語:作利益語 八、不慳貪:常懷舍心 九、不嗔恚:恒生慈憫 十、不邪見:正信因果   十善業是修行佛法的十大基要,但非出世之法,亦為“凈土宗”之修行根本。“凈土宗”淺顯易學,但易學難深,且深者見深,淺者見淺。   以此功德,愿眾生歡樂,佛日增輝,法輪常轉。 +10我喜歡

原創 若塵   世界是一個多層級,多元化的綜合體,猶如濃霧中的大象,你我雖未盲,但卻只能摸到看到一小塊。不只是你我,世間所有人都是如此。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小環境里,卻以為這就是整個世界。   有些人,一生也無法感知自己的局限性,更不用說突破了。有些人,在發現自己的局限性之后,努力的突破,這便是成長。成長的定義,就是突破自己的局限性。   記得有兩句話: 有些人活到二十歲,靈魂就死了,繼續生長的不過是他的身體。 不讀書,即使有走的再遠,也不過是個郵差。     有一個詞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們在這個世上存活,很多人與我們有緣,但有緣不等于有份,那些與你有緣無份的人,不必留戀,因為他和你不是一個層級。   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人,不是他不夠好,是你們不在一個頻道,真的無法交流。   人類的認知,好似一個巨大的天坑,呈漏斗態勢排布。越往下,所見越少,機會越少,越是感受到社會不公,憤怒無比。越往上,所見越多,機會越多,越是感覺世界美麗,風光無限。   下愚莫揣上智,泥陷于認知漏斗底部的人士,看不到上層認知的風景,根本聽不懂認知更豁達的人在說些什么。   你欣喜的跟別人分享快樂,或許對方會認為你在顯擺。你激動的談論問題,或許對方會覺得你在暗喻他。你談能量、思想、心念,談生命觀,他們會覺得你有病,很嚴重。 +10我喜歡

這兩天腦子里總盤旋著蔣勛的一段話,這段話我一直特別喜歡:所有生活的美學旨在抵抗一個字——忙。忙就是心靈死亡,不要再忙了,你就開始有了生活美學。   大家都在忙,忙仿佛成為意義的代名詞。如果今天我很閑,而王老三在微信朋友圈發出了“每天只能睡四個小時”“忙到半夜”這種信息,那么我貌似就被他遠遠甩在了身后。   如果別人早起趕飛機,夜晚不休眠,于觥籌交錯中識朋友、拓人脈,而我只是在家喝喝茶、看看書,我是不是就墮落了。這是很多人內心的問題。   于不知不覺中,很多人丟掉讓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扶著眼鏡遍地去找另一種生活方式。   說實話,我的視野里不乏拼命三郎和三娘們,我承認這些人的奮斗熱情在很多時候為我打了不少免費雞血。他們不顧一切,他們目光炯炯,隨便一條微信就已經是最好的勵志雞湯。   但不好意思,我現在越來越厭煩這種曬“苦逼”的行為了。如果你真的享受加班加點,真的沉醉于定期的發燒、頭痛、打點滴,真的浸淫于沒時間的優越感中,那我只能說,你有病。(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大部分正常人的追求,是精神的輕松和快樂,至少一定不是疲勞得如狗一般狼狽。可如果有人日日以“苦逼”二字來給自己的粗糙生活涂脂抹粉,是否太不美觀呢?   當代成功學的毒害輻射面太廣,其中一條就是,讓不少人覺得:因為成功的人就是忙碌的人、沒時間的人,所以如果我天天忙得打后腦勺,那我也約等于成功的人。   別自欺欺人了,上述假設還可能約等于你很蠢、工作效率很低;或者你做的決定多半都是錯的,只能不斷補救,少走彎路。   比起那些天天在喧鬧中拼命、像對待陀螺般抽打自己的人,我現在更欣賞那些活得有張有弛、游刃有余的人。比如有的朋友會在密集工作一個月之后,倏然飛往歐洲度假一個月;或者推掉好幾個閃閃發亮的小機會,宅在家好幾天不洗臉也不社交。   我有個特別好的朋友在央視新聞頻道工作,恨不得天天加班,沒假期。但有一天,她在朋友圈曬了一張挺漂亮的油畫,說是自己報了個周末油畫班去學的,我一下子愛她愛得不行。她和我一樣,特別反感刻意拓展人脈的、看似高大上的局,凡是自己不喜歡的人和調調,機會再好也不去。(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還有我特別欣賞的一位朋友,她的生活也很有滋味。身處模特圈,卻從不受浮華習氣的影響,從不拼命攏資源、造人氣,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她曾經跟我說,人可以決定自己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有些東西,她選擇不去接觸,因為她覺得自己可能會受到不好的影響。   她潛心做自己的服裝設計,喜歡復古風就沉浸到底。她是真的隨遇而安,非常瀟灑淡定,有機會就出去旅行看世界,可事業照樣風生水起。前幾天我發現她把新款服裝帶去巴黎拍攝,一邊玩一邊拍。   人家沒下功夫嗎?人家沒享受生活嗎?   工作永遠做不完,事業可以做得一天比一天大,可是持續擴張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還記得前年去希臘的時候,導游跟我們講,有一幫中國大老板跑到當地一家酒窖,跟酒窖主人談合作,每年買多少多少箱酒,結果被拒絕了。主人說,我們每年只做這么多酒,多的不做,如果做太多,我就沒時間去酒吧、去旅游了。   不僅如此,酒窖主人還把這群人傻錢多的大老板,介紹給了毗鄰的酒窖主人。   這不是傻嗎,自己不賺錢也就罷了,還把錢主動送到競爭對手那兒去。可惜這只是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現在打雞血的機構太多,可雞血到底哪家強?我想給大家提供的雞血,是這樣的:我們打雞血的目的,是享受生活,是豐富人生體驗,是和家人們一起咀嚼奮斗成果,而不是打雞血本身的快感。   況且,你真的覺得自己需要那么多的雞血嗎?需要時再打,不需要時,請屏蔽。   所以相比那些每天高喊自己沒時間吃早飯、沒時間睡午覺、病了也沒時間打點滴的人,我更喜歡悠閑地把生活安排好、除了工作還特別會開發別的有趣事兒的人。哪怕他的生產力沒那么“驚艷”。   在意義太多的時代,意義少就是奢侈品。比如和一幫朋友嘻嘻哈哈地吃頓飯,笑出眼淚來;比如在別人連看畫展、聽音樂會都一場接一場,豐富靈魂都要生吞的時候,我則優哉游哉地選一場自己真正喜歡的去看。   在這惜時如金的年代,某個女人周末跑去練書法、學茶道,我就特別欣賞。既不能考級,也不能變現,就是自己玩兒的。   我正在探索更好的形式,幫助大家一起來享受生活,而不是被別人的生活標準所折磨。   別再標榜自己多“苦逼”了,現在不流行這個了。 +10我喜歡


王又惟的優質產品推薦98019楊書豪的優質產品推薦64778王敬斌的優質必買清單15618涂盈君的必買購物清單
李巧中的優惠好物 黃緯怡的推薦清單 平凡的世界84171陳明哲的優質推薦評比30412 許政翰的開箱推薦文天地 蠟燭和電燈(寓言故事)56891李政哲的優質推薦評比54593 賴俊臻的推薦評比清單21944 《銀魂》:過年時都不懂得快樂一下的呆子無法成事82165
( 心情隨筆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pc33pc28c&aid=172063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