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藝人做公益的無辜與無知
2010/04/19 02:04:33瀏覽99482|回應94|推薦127
藝人陳建洲的「Love Life」公益計畫,因為銷售T-Shirt可能未告知部分參與藝人,引發了對他這起公益計畫的猜疑。
「Love Life」的公益廣告中,許多知名藝人以特寫鏡頭睜大眼睛望著觀眾。強烈的視覺影像,訴求著一種對觀眾的呼籲與迫切之意。
如今,這份「迫切感」卻無情回射到黑人身上。儘管各界「以公益之名『賣東西』」的前例甚多,但更多質疑在輿論其實也搞不太清楚事情原委的擴散中,開始以有色眼光,將「Love Life」的公益本質逐漸染色。
黑人陳建洲,當然是流著淚公開澄清;而為了這起風波,日前在電視call in節目裡,小S打電話與周玉蔻言語激烈交鋒。
小S堪稱是以自己的「信譽」,勇敢捍衛好友黑人的公益動機,但周玉蔻所抨擊的,是黑人在公益計畫上不夠嚴謹且太過一廂情願,反倒為其他想做公益的年輕人「做了最壞示範」!


黑人的「Love Life」計畫,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呢?環視周遭輿論所提及的角度,除了「看熱鬧」的多,好像也沒有更多建設性的剖析。
事實上,「Love Life」最初源自於黑人陳建洲與癌症病童的一次相遇。
而和許多被觸動了悲憫,便開始投身公益的故事一樣,「想為弱者籌款」成為很自然且直接的反應。
於是從幫助「特定病童」開始,黑人邀集演藝圈年輕好友們,大張旗鼓的展開募款計畫;最終也順利募得了預定款項,捐給黑人心目中那幾位可憐的病童。
然而,「公益之心」雖然治不了病,卻足以幫施予者完成悲憫之心背後一股無以言喻的滿足;這也往往會讓當事人或參與的周邊朋友,共同興起更宏偉的願景。
「Love Life」後來便成為持續性的項目,並且經常見諸媒體版面。
但問題是,外界對於「Love Life」後來何時「成為富邦基金會的計畫之一」?或者雙方只是「合作此項計畫」?或者富邦基金會只是「代管財務帳務」?其實有許多定位與細節並不清楚。
但這卻也正是「Love Life究竟如何運作?」的這個關鍵環節,引發周玉蔻從社會公益運作的正常推理,據以質疑的核心角度!
因為,任何一項透過媒體途徑,引發廣泛注目,同時撩動民眾愛心捐款,多方參與的公益計畫,怎麼可以「人、事、錢」都「弄不清楚」?


若要真正討論這次整個「Love Life」風波的前提,坦白說,必須先迴避黑人的眼淚,以及所有聲援者強調的「動機」。
因為,那畢竟是感受的、無以檢證的,而且這次被質疑或批評的,也確實是在「管理程序」本身。

首先,「Love Life」最致命的問題是,這項計畫從原先救助特定的病童,後來因為範圍擴大,卻也失去了清楚且具體的「救助對象」;再加上沒有具體的組織,也沒有建立所有「非營利計畫」中,必須完成所謂的「任務(Misson)」與「組織管理架構(Structure)」。
事實上,從原本「救助特定對象」到後來「先募款,再來找對象救助」,這一向是許多公益計畫「開始變質」的共同問題!
是所有慈善計畫的擴大發展,逐漸會成為一種「滿足想做慈善的人的手段與途徑」,即使「救助對象已經不明確」。然後最常見的是,「宣傳」慈善計畫本身,成為「花最多力氣、用最多腦筋、集結最多資源」的過程與環節。
比如這次引發外界批評的「Love-Life」銷售T-Shirt的款項,其中花在中間段的各種「成本、管銷、宣傳」以及其他行政費用,都超過了非營利的合理比例。
「Love Life」的各種宣傳,從數字比例上,開始成為「募款養Love Life本身」,而非將絕大部分的主要捐款資源,導引給救助對象。
壹週刊以「自肥」批評黑人陳建洲,或許用詞太過,但若就公益計畫的「捐款變質」來說,「Love Life」的財務調配比例,確實已經開始出現失衡的問題。


第二,公益,不能只是「發心動機良善」而已,任何想發動社會注目與資源的行善者,都應該學習「公益管理」的專業與知識;否則,就應該本分的「做好單一事件」,而不能「想像的大、負責的少」。
這當中最關鍵的,便是「財務管理」!絕不能以為「不碰錢,就沒事」,而應該瞭解「反倒應該要勇敢碰錢,才是對外界捐款的真正負責」
從黑人最初推動「Love Life」並且完成首次捐款之後,當時年底才猛然發現,還有各種「行政、稅賦」沒考慮到,而最終自己貼錢了事。。
其實這也正是意味著,除非你「默默行善,不為人知」,否則若要在社會上搞出一個撩動社會資源並且「獲得了『公益行善』之名」的結果,並不是「沒有代價」要付。而這種代價也從來不是「行善的代價」,而是欠缺了行善的「專業知識與管理概念」!
黑人的「Love Life」一直是靠著他自身影劇人脈的呼籲與連結,也一直有著「聚眾熱鬧行善」的氣氛。
但顯然他「善心好意有餘、經驗智慧不足」,不懂得推動任何集結社會資源的想法,一定要同時擁有「法律與財務」的思路與專業給予配合。如此導入各種專業進入慈善計畫的結構中,才能真正開始認真推動才對。


第三,從過去的經驗顯示,不得不說,絕大部分由藝人推動的「慈善宣傳」,往往更容易「混淆初衷」!因此更應該謹慎去引來,更多公益運作的「非宣傳層面」!
歐美國家的影劇藝人,成立自身的慈善基金會,往往同時被批評,其動機其實是為了「避稅」。
而透過成立各類「基金會」,或者推動「慈善公益計畫」,確實也是許多企業財團藉以「實質減稅,行善美名」兩者兼得的手段。
當然,這當中也確實有真正有心公益行善的個人或企業;但若是從國際「NPO非營利 /NGO非政府 /CSR企業社會責任」的專業經驗中,據以評斷究竟是「為公」或「為私」而用;最後都會從基金或計畫的,1. 是否具備清楚的「任務與對象」,且2. 是否有透明合法的「財務管理」及「稅務處理」,以及3. 評估「預算有多少比例給救助對象,卻更有多少比例花在人事行政與宣傳方面」這三大指標來檢驗。
若是從這個國際公認的評估標準來看,黑人這次的「Love Life」確實不太合格!
但這也意味著藝人本身所主導的慈善活動,因為經常認定只要「讓大家都知道」就好,而在思路上出現基本社會運作專業的侷限性,確實容易失焦!
尤其後來「Love Life」的宣傳廣告,除了清楚看到了多位藝人的特寫表情與他們穿的「潮T」,其實並沒有更多訊息,甚至不知道他們究竟要幹嘛?
這讓人想起許多公益「找藝人代言」的活動本身,最終只成為「影劇新聞」報導了藝人的動態,而沒有對慈善公益本身多所著墨。藝人與公益活動,成為一種相互支撐,卻在本質上變形的關係,一切只為了「牟取更多媒體版面」。
於是,人們最終只有「很多藝人在做公益」的模糊印象,卻對於有哪些受助對象,究竟是為何而公益,而毫無所悉!


我不知道黑人陳建洲對於這次受到輿論批評,除了感覺無辜委屈,是否也從中真正「學習到教訓」。
我雖然同情小S所說,對於黑人從事公益的「動機與初衷」是支持與讚許的,但任何紛擾當中的「無辜」,經常源自於一種「無知」!
一旦要發動台灣的社會資源,進行任何公益行善,包括黑人在內的當事人,就應該有責任去嚴謹完成所有應當負責到底的「慈善管理」。
因為一切慈善公益,真正的承擔並非「最初的發起」,而在於是能否完成一種「持續的承擔」很high、很感動是情緒反應,真正的承擔要面對的是冰冷的現實,即使是無數瑣碎而煩擾的,尤其包括各種行政與法令。
否則,「Love Life」本身,就應該是一個「掛靠於其他公益組織的計畫」就好!
或者,T-Shirt本身就應該徹底是一項由廠商發動的「商業合作項目」,可以強調其公益精神,並且最後清楚的將各種銷售利潤的比例捐出就好。
而不是像現在,直接將「Love Life」的一切都「裹滿了慈善公益」的美好氣氛!卻在自身角色與計畫都不明確的情況下,去碰觸更多引發爭議的「賣東西的創意」!
這樣一不小心,就會將社會的信任矚目與愛心捐款,流散於虛無浮泛的創意,乃至冗雜且不夠專業精鍊的人事行政成本之中。最終紮紮實實「送到捐助對象手裡」的呢?只剩下兩毛錢。


慈善公益本身,與其說是「奉獻」,其實本質是一場「學習」!
包括黑人陳建洲在內投身於慈善公益,原本就要經歷各種衝擊與考驗,最後才能真正懂得「學習如何奉獻」。
人們對於慈善公益所給予的掌聲,與藝人搞笑表演獲得的掌聲,尊貴神聖的成分,全然不同!
我認為,黑人這次若是能從這個角度,去重新審視自己想透過「Love Life」的奉獻動機與考慮的死角,便會明白這次的衝擊風波,非但對他不是傷害,反倒是「菩薩或天使的提醒」呢!
讓他原本純然的愛心動機,今後可以瞭解自己的欠缺之處,而能更加周詳無缺,並且從此才能有更深遠的承擔!
黑人應該勇敢的向社會大眾「道歉」,而不是只有狹隘自我的眼淚「委屈」,或者在朋友聲援的角落蜷曲「取暖」;應該勇敢去告訴大家,他或許經驗不足,但他的愛心奉獻真正真正是一次發自內心的「承諾」!
因為從今以後,他將會「好好向各方前輩專家,學習公益慈善的所有的管理知識與國際趨勢」。
在我看來,「Love Life」計畫也完全不用感覺受阻而停止!但在與其他基金會合作,或者自身朝向成立「NPO」以更健全的發展方向去努力時,一定要有非常明確清楚的願景。
否則,黑人就應該整個「退回到影劇或商業」的領域來運作,比如改為結合富邦基金會所謂「CSR(企業社會責任)」的專案模式,進行一場「行有餘力、再做公益」的小規模推動;黑人可以單單成為這個計畫的發起者或執行者,這樣也才能定位清楚。


藝人做公益,既辛苦又可惡之處,在於經常流於「自我簡化」看待事端;以為只要是「動機」確實是慈善公益,其他畢竟不是「藝人的社會專業」,而認為可以有所推託。
但這次黑人陳建洲的「Love Life」倘若招致了任何誤解,某方面確實也正如同流程或製程的「QC(品質管理)」不足,各方要求更多殷實的處理能力也很正常,尤其是財務管理方面,在任何領域的經營同樣很關鍵。
海峽對岸的章子怡,日前同樣因為對四川地震當時在國外募集的善款「處理不當」,如今陷入「聲譽破產」的演藝事業空前危機!
而章子怡與陳建洲,都不會是唯一或最後的例子。特別是藝人若是把做公益的「發心」,衝動的處理成一場「無辜與無知」,那就將繼續釀成,無止盡的爭辯與遺憾了。
不想沾惹紛擾,同時不想以身作則的藝人,那就好好的「默默行善」也行!


然而,只要是真正的愛心付出,終究需要勇敢!
那不應該是是因為一場「感動」而「衝動」,而是因為尊重了生命內在的召喚,為了完成一場真正的承諾,而繼續勇敢!
黑人無論如何,都應該學習勇敢面對外界的批評也好、誤解也好;鞠個躬、檢討,並發誓一定改善,然後就微笑努力的繼續幹下去唄!
想想,連公認的大聖人「德蕾莎修女」當初,也有人批評說她是在斂財的呢!
至於我個人的態度,基本上是完全相信黑人,擁有一顆善良美好的「好心」。
黑人這次受到許多抨擊,專業上我支持資深媒體前輩周玉蔻的角度,黑人確實應該要檢討改善!
但我依然還是非常高興,看到台灣終於有包括黑人在內的這一代年輕人,為了慈善公益「努力盡心」,也為了熱愛生命「遭受打擊」;有打擊,才有淬練!他們是如此有機會,成為今後台灣慈善公益的「可造之才」呢!

( 時事評論人物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werecho&aid=3955061
 引用者清單(9)  
2011/03/19 23:13 【創造被動收入,提早完成退休夢~免費入會體驗90天】 邀您一起加入在家工作 月入6~30萬
2010/04/21 00:44 【累啦/啃文章吧】 《議題》/公益不公益
2010/04/20 23:57 【網路公關與行銷】 Love Life - 愛心、真誠,與現實。
2010/04/20 23:54 【Red Septet】 Love Life - 愛心、真誠,與現實。
2010/04/20 19:02 【網路公關與行銷】 藝人做公益的無辜與無知
more...

 回應文章 頁/共 10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hello
2010/04/20 22:16

這次的事  相信很多人都學到一件事
以後要做公益前  先搞懂專業 ( 經營 財經 成本 管銷等等...)  還有法律條文
免得又在哪個地方沒做對或少做  就被批評

真不知道這樣  是會讓想做公益的人增加 
還是怯步了??????????????????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企業做公益 = 偽君子?
2010/04/20 14:41
今天重點在於鄉愿 那就來簡談現在捐款做公益兼抵稅與賺名聲甚至收入
今天或者早個幾年開始 一堆廠商 銀行都標榜著 如果你使用我們的服務 我們的產品 我們將捐出所得的5%做公益 或者10%做公益 為什麼不去指責這種存在多年的現象 這些公司行號的公益活動也可以抵稅也可以賺名聲 

做公益這種行為本來就是看人的能力到哪裡就做到哪裡 難道一定要像是那些大公司老闆一次性捐款百萬千萬的才算是做公益? 難道這種捐出所得的25%就不算是公益了?
加上許多政府有這種捐款可以抵稅的政策 所以才會讓這些老闆們掏出錢來捐款 假設不能抵稅的話 大概99%的企業會取消捐款或者降低捐款金額 抑或是直接交稅給政府去補健保無底洞,  如果想改變這種"鄉愿"(既捐款做公益又抵稅)的法令 請周小姐去參選立法委員然後重新修法 看社會大眾會有什麼反應?

最後 做名聲哪裡有錯 現在哪間企業不做公共形象? 別說國外的大公司了就台灣的鴻海與台塑來說 哪間不是每年捐款一堆做公益 他們既抵稅也賺名聲 金額比比黑人多個千倍萬倍 然而這些金額連他們的1%淨利也沒有 如果周小姐堅持他的鄉愿觀點是對的話 那就從這些公司開刀讓我們看看如何? 別只針對黑人單人 有點失衡了
或許這議題不是周小姐親自撰選的 但既然話說出口 那就負責吧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
2010/04/20 12:32
周玉蔻:大家都知道,捐款出去是為了要免稅、避稅、報稅,不要這麼鄉愿好不好?
雖說他後來辯稱:她說的「鄉愿」,是說「社會不要太鄉愿」 但是明眼人都看的出來他說的是黑人還是社會吧

《孟子》盡心篇曰:
何如斯可謂之鄉愿矣?曰:「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為踽踽涼涼?生斯世也,為斯世也,善斯可矣。
閹然媚於世也者,是鄉愿也。」萬章曰:「一鄉皆稱愿人焉,無所往而不為愿人;孔子以為德之賊,何哉?」曰:「非之無舉也,剌之無剌也;同乎流俗,合乎汙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人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孔子曰:「惡似而非者;惡莠,恐其亂苗也;惡佞,恐其亂義也;惡利口,惡其亂信也;惡鄭聲,恐其亂樂也;惡紫,恐其亂朱也;惡鄉愿,恐其亂德也。」

古文我不是很懂 但剛大概查了一下 他有"偽君子"的意思在 可不是您文章那麼輕描淡述就可以帶過去了吧
您的文章寫著:周玉蔻所抨擊的是黑人在公益上不夠嚴謹且太過一廂情願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表示周玉蔻也認為黑人立意是對的但是是做法錯誤而已 但是如果真是這樣他在節目上又何以如此強硬有如審問犯的態度要求黑人認錯?那又何以用到"鄉愿"如此重的字詞來形容?

一開始打著正義旗幟大力批判 之後再意圖把自己之前的言論淡化 還在部洛格中說到您這篇文章有真相的分析(意思是說周玉蔻也認同黑人心態是對的只是做法錯誤?)

這真的是公眾人物該做的事嗎?這樣會害到多少人你們到底知不知道啊!?嚇的多少本來打算做善事的人不敢捐款 導致多少人沒辦法受到幫助?就這樣自己說說就算了?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請不要繼續瞎扯
2010/04/20 12:14
社會局都已經依條例認定黑人不是義賣了
你們還在瞎說一通

http://goo.gl/cSaZ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除了批評,也希望有正向的直接建議與指導
2010/04/20 12:07

這篇寫的我想可以提供黑人包括很多有心從事公益的人當參考.

不過是對黑人是批評還是鼓勵,都是一種聲音,至少就事沒有對人.

我想黑人的事件,只是想說,台灣這社會, 可以少一點[揚惡抑善]嗎?

我想黑人有黑人的問題,但眾多[前輩]應該是可以給予建議還是批判?

他不是政治人物,除非認定他是沽名吊譽或是有斂財,否則像周玉蔻這樣的批判是否合理?

每個人都可以表達意見,透過網路,也是[沒有權力]的人可以發表的地方,

(註:這些名嘴是有比其他小民強在哪?不就也是有握有麥克風的權力?)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420/17/24794.html

周玉蔻小姐於18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認為「呼籲小S及他的支持者不要這麼不理性」以及「粉絲團成員都是黑人的打手」

===============================================

可以理性討論嗎?

我也認為黑人該檢討,但更希望諸位前輩是可以給他建議,而不要把政治鬥爭的那一套拿到這.

難道我也可以說周玉寇又想藉機上報了嗎?多久沒人理會他了?

真的要這樣批嗎?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個人看法
2010/04/20 11:27
我想,整件事情可以分成兩個!
因為周玉蔻發表了很失當的言論,自作孽的惹出了「案外案」!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聚集在網路上!...
而非單單就黑人的公益,就能有這樣的能力去號召群眾!

個人看這篇言論,看似客觀,但用了很多小老百姓都不會知道有沒有寫錯的專業術語,其實很難有判斷客觀的標準,倒不如說是一種知識霸凌、專業霸凌!...
很難知道客觀在哪?

若可以,也請您試圖針對周玉蔻「禍及妻兒」的言論發表您的看法,好嗎?
台灣人都知道,您跟周玉蔻都是政大新聞系畢業的,是不是、會不會護航就很見仁見智了!

最後,學佛之人寫這樣的文章,悲天憫人的佛心在哪?是否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並不清楚。

但這讓我很訝異就是了!...

如有冒犯,請多見諒!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hi
2010/04/20 11:05

文章內容是不錯啦
但是一開始就引用錯誤的資料
後面的剖析  就沒有意義了

首先  黑人是事先一一跟全部藝人說過  每一件都捐一百元
但是雜誌卻寫成  某些藝人不知道  因為記者問的不是藝人本人
這明顯的是   故意做假報導
而中間不管是成本過高  宣傳費過高等等
如果有剩  那是管理得當  如果不夠  那可是要自己賠 
問題是什麼樣的成本和宣傳費叫做適當? 

不管如何  他做到當初所說的  每一件就是捐一百元
在這方面是不能打折扣的  有做到這一點就很夠了

就連孔子  教宗  達賴這些人的做為  都會有人在批評了
黑人   以他的小小能力  能做到這樣  比周小姐  好上好幾倍了  
周小姐憑什麼以她的鬼心去批評別人  說藝人鄉愿
卻容不下別人來評論她??


卡拉元氣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說得真好
2010/04/20 10:31

「任何紛擾當中的無辜,經常源自一種無知。」

如果人們肯謙卑地承認自己在許多專業上的無知,世上又何來這許多紛紛擾擾呢?

非常喜歡您所有文章中悲天憫人卻充滿大智大愛的情懷。


Nor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我們都無知
2010/04/20 10:22

事件的細節我不太清楚,

每個人都從自己的面相看事情不免以偏蓋全

不過,我們都是從無知中學習成長,

沒有人是"全知"'的........包括媒體人

評論他人用無知的字眼 ,太沉重了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精闢的分析
2010/04/20 07:17
精闢的分析
頁/共 10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