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基層大刀抵著金小刀
2010/02/03 15:01:23瀏覽2196|回應10|推薦20
國民黨該怎麼改革?外界說了十幾年,哪些一二三四五該做,還是沒個定論。
然而,只要有機會最近去「旁聽」國民黨地方黨部的一些座談,印象都會很深刻。
台上或前面,坐著來自「黨中央」的長官們,而他們身旁陪坐著或在周邊忙來忙去的,則是地方黨部的編制,已經縮編到小貓十幾隻的工作人員。
座談會所面對的與會基層,大部分是「鄰里長、地方鄉鎮市民代,以及活躍於地方政壇或民間團體的人士」為多,這些過去俗稱「選舉樁腳」的對象。

整個原本應該是「反映基層民眾心聲」的會議,一路聽下來,邏輯非常弔詭!
這些「基層代表」除了分別喊話要求中央「多關心地方」之外,他們話鋒一轉,幾乎都是一面倒的,「開口要資源」
針對選舉佈局,有民代說,「黨中央先給錢吧」!掌握鄰里責任區,里長說,「先蓋個活動中心吧」!民間社團動員聯繫,有某某會長說,「剛成立了新協會,多補助一點吧」!
除此之外,各種讓人難以想像的包括「某某土地變更法令不符」「某某保留地開發專案受阻」等私人利益問題都出籠;乃至最後,乾脆有人大聲挑明的說:「以前選舉都有『好處』,現在什麼都沒有,幹嘛幫國民黨賣命!


只要參加任何一次這種基層座談,便可以明白「國民黨改革」何等困難!
過去在「黨政資源不分」「選舉動員撒錢」的時代中,每回「大選日」,也就是地方利益的「封口日」。
所謂「基層幹部」或「選舉樁腳」,往往是可以任意攔截「國民黨」與「基層選票」之間,的一群理直氣壯的「圖利者」。
當年,反正黨營事業也有錢,行政資源也可以找名目動手腳;因此所有選舉的花費,包括「印傳單、做旗幟、送花圈、上廣告」,更不用說以動員名義的各種「餐宴、旅遊、聯誼」活動;這些幾乎都是由基層民代議員或里鄰長的「樁腳」來統包。
倘若深夜時分,到了要進一步秘密「造冊撒錢」,那絕對是「最肥的一攤」!
賄選的錢,實際上「送出去」多少?幾乎難以追蹤。反正只要樁腳的責任區能「開出多少票」,列冊帳目上的實況如何,這是「信任制與責任制」的啦!


最近比較讓我吃驚的是,雖然經過了民進黨執政八年的「稀釋效應」,原本以為國民黨基層的這種「選舉心態」會逐漸消褪,但結果卻不然!
無論是金浦聰乃至馬英九親自出席的地方黨部座談,許多宣稱是「代替民眾反應心聲」的代表,明顯反應的都是自己「要東要西」的心聲。
透過地方政治,包括縣政府、縣議會的正規行政途徑,來「討」還不夠,在黨務系統裡面尤其打選戰的時候,繼續討!
讓人最瞠目結舌的是,某些「黨部主委」自己就是「討資源的大將」!黨中央來座談之前,會先動員安排,如何「當面給中央壓力,逼中央就範」!
每次見識了這種國民黨的基層會議,總讓人忍不住感嘆,所謂「民主選舉的價值」,原來在地方上,竟然只是「要脅討東西的好機會」!


最近金浦聰迅雷不及掩耳的,撤換許多地方黨部的主委幹部,他們幾乎都是這類,在地方上以「ㄑ一ㄠˊ資源」而著稱的傢伙!
以選舉之名,要脅黨中央提供更多資源,尚屬小事;更誇張的是,那些實際上進行「反操盤」「窩裡反」的手法,有些甚至是「明著幹」!
以我故鄉花蓮上回縣市長選舉為例,固然「葉金川空降」本身是敗選因素,但花蓮縣黨部從上到下、從黨部到鄰里基層,都是「傅崑萁的人」,是地方上眾所皆知的事。
當時地方鄰里間,幫黨提名人杜麗華動員催票的,幾乎完全沒有動靜。
從這個角度來看,國民黨許多地方基層組織,根本是「敗樹之根」,並不是誇張的說法。
而眼前的馬英基與金浦聰,如何才能「刨除壞根」,重新導引新的「人才品種」,與足夠茁壯的「資源養分」,實在不是件容易之事!


無論這次延攬吳睿穎的風波,是不是一次黨內改革的阻挫;國民黨從中央到地方「繼續換人」,顯然都是一條非走不可的路!
國民黨「黨中央」的問題,是來自大老們的封閉保守心態不會消失,盤根錯節的組織人事各擁勢力,也不是省油的燈。
至於「黨基層」的問題,則是那些永遠「需索無度」的樁腳心態,至今仍然是主流,配合著地方派系此起彼落的崢嶸勢力,不容易找到施力收放的均衡點。

尤其是台灣地方的「政治文化」,長年以來從未有真正的「理念」,而是在核心包裹著「利益」。
政治是「眾人之事」的基本態度,在地方上,政治是「眾人一起圖利之事」。
這是一把由複雜的時空背景積累而成,國民黨真正的「基層大刀」,如今正在深深的抵住那把以改革之姿、橫空飄然、舉袖相迎的「金小刀」。
改革之路,如此路迢遙!不得不說,那是一把令人同情,同時除了繼續砍下去恐怕也無有退路的金小刀!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werecho&aid=3747664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支持子孫教育專業政黨.返校園威權復辟
2010/02/07 09:51
謀財害命肥貓、教育部最大黑幫、特權,排擠員工失業憂鬱症,甚至欲自殺!
以王福林為首的軍訓處是謀財害命的集團?校安中心根本是軍訓處禍國殃民,以詐術偽造選舉民冊及私校教官補助款挾民意代表、私校校長違反校園民主、教育專業敗德之行,下地獄也不足惋惜!校安人員排擠多少原有工作的弱勢百姓!造成他/她們失業憂鬱症! 甚至瀕臨自殺!從教育看執政黨心態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為春泥更護花!」,人民以選票重拳教訓陳水扁,期許準備好了的馬英九能綿延台灣子孫福祉;但是所見到的卻是背離民意、葬送台灣,豈苦民所苦,更加劇人民憂慮子孫前途?由其子孫、親屬都是外國人,不難質疑對台灣真情假意?缺乏台灣為人父母願為子女犧牲生命同理心和決心?
卅年的黃復興黨員,馬政府就任信誓旦旦捍衛主權,然所見竟是”懼國旗恐共、媚共症”。成功大學在國際人權日與天津大學同學演講「人權&外交」收禮堂國旗、第一次江陳會強制沒收國旗及國旗雨傘、中國的教育考察團到嘉義高中進行學術交流時教官收學校國旗事件、樹德家商迎接大陸姊妹校大連民族學院把國旗和國父遺像遮蔽等等…,這些背後代表郝龍斌、蔣孝炎、軍訓教官、警察等均具深藍背景;女學生在釜山參加韓語演講比賽上亮出中華民國國旗險遭陸生圍毆。學生加拿大舉辦的國際技能競賽國旗及連縫上國旗的西裝也被勞委會要求棄掉。這些族群升旗時升旗時最道貌岸然,甚至糾責別人不莊重、不愛國。馬總統宣佈,為迎接中華民國建國一百週年成立建國百年籌備委員會,要規劃一整年的慶祝活動,令人質疑是否是終結中華民國忌日?這種辦家家酒傷心活動不辦也罷,省下經費可以救助弱勢族群、挹注健保費!
中華文化優美、大陸河山錦繡,但是台灣民主自由更足珍貴。夏威夷卡美哈美哈王朝將經濟產業依賴美國,最後導致滅亡命運,所幸是歸屬自由富庶美國。馬英九即步上後塵?以中國共產黨一黨專制,俟統一台灣,中華民國、中國國民黨、華人民主所寄聖地、港澳民主、大陸民主演化均隨之灰飛煙滅!誓死捍衛黨國的深藍國人,現處諸葛亮「若乃居安而不思危,寇至而不知懼,此謂燕巢於幕、魚游於鼎,亡不夕矣。」之境!屆時全台男女實施軍訓.3年解放軍兵役.然馬英九美國人子孫?
前朝政府柔性仁慈教官文職化政策,是落實教育專業、導師責任制、校園民主,永續教育福祉有長遠影響。然馬總統專制自教育著手,國慶日動員學生排字幕,擴編軍政校園監控校園,高中軍訓教官教官鐘點即將降至約5節/週,不包括零鐘點/週的主任教官及生輔組長(中等學校藝能、通識老師基本鐘點數18節/週,兼導師為14節/週),全國各大專院校除持續大量遞補國防部除軍官「上校教授、 中校副教授」聘用,不乏私校教官薪資達15萬月薪,大量安插月俸7-8萬元退役軍人,每位薪資、勤務費100萬/年補助,假名校安人員或輔導員,卻不具學歷、輔導、教育行政任用資格,專司監控校園、威權打手、黨政活動、人二室通報之實,故元旦即將晉升之上校軍訓教授、中校副教授,不乏是長年要挾各校教官利用學校資源偽造大量選舉民冊,為國民黨造勢者!
近年流浪老師連流浪考試機會都無,但去年迄今自國防部轉入近千位疏除、待退之軍人控制教育部,連代課、實習、流浪老師都要教師證,惟獨軍訓界不用,也不須接受大學教師學歷評鑑,故不乏大學軍訓教授是高中、專科學歷,軍訓處乃是教育部最大黑幫、幫派、特權!
軍訓處轄春暉教育業務,應該是教育衛生、公共衛生、心理系、輔導學系、社工系等專長處理,輪調升遷頻繁教官不具春暉衛教知能,強行掠奪教育專業業務,驗尿篩檢工作是衛生局等醫務人員處理,學校人員派遣均是校方學務處、導師管制,教官最多前往抽點名單,竟無恥功勞一身撈!另外全國社團老師都需俱備證照,鐘點不足教官有何資格擔任春暉社、志工社(是學生為廉價勞工?)、酬庸的籃球社、排球社、電影社指導老師!軍訓界一年耗費教育預算百餘億,對7萬餘流浪老師情何以堪,依國民黨理論全國師範培育大學含碩博士班都該裁撤!
葉爾欽:共產極權國家普遍實行愚民,依靠謊言欺騙大眾,一再被複製、上演國家安全反民主專業;手法如同軍訓處一般稱國防教學,並正式以教育部文函覆本人:教學並非教官專長,竟然可擔任國防通識教學!
 
http://tw.myblog.yahoo.com/jw!iF4f1DadAhY9vSsEniVanOmAKw--/article?mid=673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總說人要有理性
2010/02/04 11:50

怎突然聽到有............在尚智弟的部落格不停的在吠呀.

請bo duong.



農天雨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深表同感
2010/02/04 09:44

我想這是馬英九非得要金溥聰回來的最重要原因,國民黨的問題不只是大老的問題,而是大老與這些地方的所謂代表們間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形成一股看不見的力量,像一面牢不可破的牆一樣,讓你怎麼想去推,也會無功而返,現在看到金小刀的表現,其實大家應就可看出,這才是馬英九想要作的,過去1年多他一直使不上力,或許是他根本令不出總統府,未接任黨主席,對黨也根本使不力。

馬英九真的一點也沒有雄才大略嗎?或許在未來十年、二十年我們就可把答案揭曉,我回想他在連戰任期屆滿後,還沒有人演出慰留戰哥之際,就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宣佈參選黨主席,又為何選上了總統後又必須不顧非議一定要選黨主席,難道不是他能審時度勢,當機立斷,乘勢而起的謀略家表現,這其中恐要深歷其境的人才能明白箇中的滋味,國民黨現在抬面上看到的一團和氣,其實在背後所掩藏的真相是,大家在比誰的氣長,王金平是這樣想,吳伯雄不也是這樣想,這一場角力, 好戲正要開鑼,希望馬英九的這一股氣夠長,若不幸這氣不發而止,或許我們又要面臨一番國勢的亂局。

       農叟我看天下時勢,總是悲觀中帶有一點樂觀,名嘴們品頭論足,但這其中我想只有身在總統府內孤獨一人的馬英九可以清晰的看清楚所有的一切,馬英九沒有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這個時期也不會有,但只能有肝膽相照的金小刀作為他手上的寶劍,大家靜待其變吧,但總不要把改革想得太簡單了,到底改革什麼?我想很多人也看不懂,我最想要的當然是推倒這道牆,現在鄉鎮市長、代表也都要廢了,這種在地方莫名形成的一種盤根錯結的"惡勢力"就要被迫重新洗牌了,打破了也才能重新產生新的主體力量,讓一些中道的社會團體、社區的自主意識有機會在地方生根,讓台灣的基層社會慢慢朝向公民化的社會邁進,那才是改革的理想境界。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與錢有仇 ?
2010/02/03 22:24
美國的法令,多有夾帶, 但書,往往與正題無關。

利益掛帥?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今天抨擊吳睿穎的聲音越來越大了
2010/02/03 21:26

今天抨擊吳睿穎的聲音越來越大了,更高層的人物也加入了,人力資源行業的前輩出來喊話,鐵杆國民黨支持者徐乃麟也說話,李建榮這種主委級別同時是連吳親信的人也發聲了,看來吳睿穎面臨空前壓力呀。金小刀日子也不好過吧。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感謝王尚智先生提供的以上親身體會的基層百態
2010/02/03 21:22

感謝王尚智先生提供的以上親身體會的基層百態,我即使作為鐵杆藍軍支持者,都沒有想像到國民黨的某些基層目前的情況這麼嚴重。我還是支持由年青人和國民黨的中生代來主導當前的國民黨改革,而且當前是改革地方基層相對良好的時機,因為5都選舉國民黨有希望的就是中北部三都,都是都會地區,除了台中縣,幸好胡志強的實力能鎮得住整個大台中,都會程度越高的地區,國民黨支持者受地方派系基層的影響越少,所以,進行改革不一定會對5都選舉造成破壞性影響。但改革最需要消弭國民黨中央的內部矛盾,馬英九1.5年來基本上受困於在臺北的國民黨,這就要靠金小刀的改革藝術了。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金刀應猶在,只是青雲改
2010/02/03 18:12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猛然知悉他的面貌...........
2010/02/03 15:45
是啊, KMT改革計畫也說了十來年, 之前KMT內部歷經了一次宮庭鬥爭, 黨力大大的耗損, 折了多位良兵, 幾乎積弱不振, 令人感慨萬分. 那時才猛然發覺當時的"他"其原貌. 唉, 我每年可都要繳稅呢.
如果民國71年PM孫先生那天夜間沒患腦溢血的話, KMT可否不會歷經之後的鬥爭風暴, 不得而知哪.
就當我胡說幾個道吧.
王尚智(powerecho) 於 2010-02-03 15:54 回覆:
你老了。開始愛回憶了。
歷史的遺憾,需要一些了然於心的健忘。

令人難忘的政治人物,一如青春當時單戀的對象,只要留給他永遠的位置就好。
至於其他的呼吸起伏,那是一整座島嶼的命運。

GW Charles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為所當為
2010/02/03 15:15
要改革國民黨很難,但是指望地方樁腳搖身一變成為社會良心更難!如果真要改革,不管是國民黨或是金小刀都要記得一件事情,改革找樁腳,基本上緣木求魚;再者,要改革就是要為所當為,不能計較短期成敗,才能贏得真正的民心和肯定。最後,黨產一日不丟,如何一手掠奪,一手又要別人不要不貪圖利益呢?那不就只剩下一張嘴和滿口的仁義道德了!
To fight for the truth you believe and to pray for the
persons you have ever loved.
王尚智(powerecho) 於 2010-02-03 15:32 回覆:
在周遭渴求「利益」的主流意識中,達到一種「兼顧」或「超越」;這實在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追求利益,並不是罪惡。
但在政治的初衷與目標之間,如何「處置」利益的種種存在狀態,考驗真正的智慧。

坦白說,我也還沒洞悉這個生存的基本課題。

銀正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加油!
2010/02/03 15:12

越來越切中時弊了。

不過吳睿穎,昨天算是瓶頸期,看來已低空掠過了。低調不回應任何媒體的挑釁是對的,看來金小刀對他的面授機宜,果然奏效。

王尚智(powerecho) 於 2010-02-03 15:33 回覆:
對於台灣媒體再凶猛的批判,只要「忍住熬過去」,大都能海闊天空。
孫仲瑜的例子,應該是很好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