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5/17 15:17:36瀏覽1285|回應3|推薦27 | |
讓人皺眉的,是地震之後的「流離」。 可以想見,當四川地震災區開始瀰漫起屍臭味道之際,屬於災區人們心中的「餘震」才剛要開始。 人始終是無法經得起長久的「情緒高張」狀態。 災區中無論是被救的人、施救的人,甚至只是觀望的人。只論悲傷或快樂,一陣子之後都需要轉移,才能因為平衡而平靜。 若只是悲傷流淚,或許倒還好;眼淚幫忙宣洩。但任何人面對不幸,心中總會有對老天爺或對命運的深深不滿與質問,隨著時間的過去,都要變成一股想要向外衝出的能量。 罹難者的家屬,倘若歇斯底里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另外,物資欠缺過程中,生者開始抱怨、不滿、抗議、指責,其實並非「人家救你、不識好歹」,而是一種創傷的情緒反應。 救災的人也將會更加辛苦!因為被救的人才剛開始在心靈上要被繼續救助。 從過去「九二一」大地震當時的實地經驗來看,此時深層次「宗教力量」的介入非常重要!這也是中國人獨有的文化力量。只要能夠導引罹難者家屬,將情緒與焦點放在「為罹難者」祈禱、回向、超渡上,並且以此過程令其自我平靜;否則往往情緒失控的家屬,是最難以理性勸服、要求配合的一群人。 任何一個個人,真正開始讓人生感受流離漂泊的,往往不是外在房子的坍塌,而是家人逝去的事實在心中的情感坍塌。 新聞中災區的災民,很多已經收拾細軟,甚至只是披著毛巾棉被,開始向外逃難了。家園已毀,親人已杳,今生的流離才剛要開始。 讓人生氣的,是那些實在不得不「譴責」的人。 除了在街頭假借募款名義,實際斂財詐騙的傢伙,還有那些只顧自己旅遊權益、不顧自他安危的美商保險公司員工的台灣遊客。 每次災難都讓詐騙份子有機可乘,主要也是因為,我們太習慣一切災難都以「先捐錢再說」,好像才是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 事實上,國際間成熟的慈善救助與緊急募款,莫不是「針對一個具體的、特定的項目」才開始募款。固然沒錢難辦事,但有錢,也並不意味就能把事辦好。 其實這是任何募款單位就應該以身作則的。不要動不動就開口向社會大眾要錢。任何要錢的動作之前,都應該清晰說明金錢施助的對象、用途與目標。台灣實在太多那種標舉著一個「模糊概念」,就大肆募款的例子,這尤其以宗教團體最為普遍;並且還以「布施功德」、「行善放生」作為虛無模糊的對應,卻對募款的結果不盡負責、財務不清,非常不應該。 至於這次台灣政府以納稅人的錢,千辛萬苦協調兩岸能夠出動直航包機的作法,竟然遠在九寨溝的美商保險公司的旅遊員工,可以毫不領情!縱然自由行動與決定意志是無可爭議的,但在震央主要範圍中的九寨溝,充滿餘震危害及山石掉落可能的威脅中,自己不要命可以,別人家的導遊、司機難道非得要「捨命相陪」?人家才賺你幾毛錢啊? 一個正規的企業,理論上對於員工安危的考量與企業形象的認知,應該要很重視才是。向來號稱「服務至上」的保險業,如果說全團放棄旅遊、改赴災區當志工,肯定反倒贏得讚許;沒這種動機、認知或策略也倒罷了,這樣不知好歹、只知自我享樂的企業文化與成員,能夠「真正提供專業上的服務」嗎?令人質疑。生死存亡大事,不是保險業最重要的服務區段或拓展區段嗎?社會大眾,應該要好好抵制。 所幸,在地震的百般不幸與悲憤中,「奇蹟」仍在出現。 讓人忍不住流淚的,除了在災區不同角落繼續發生的天人永隔;那些被困超過幾十小時、上百小時,沒水沒吃、可能身體受傷壞死的掩埋深處,仍有奇蹟生還不斷出現!這讓人不禁熱淚奪眶。 尤其是那些弱小的孩子們,真不知道他們怎麼熬過來的!在大自然無情一震,通遍讓無數條人命抖落黑暗深淵的當下,那些能夠大難不死的生命,都是機緣中無可言喻的奇蹟!而且從過去大陸「唐山大地震」記錄的後續追蹤來看,這些奇蹟生還的人,之後都將有極其不凡的人生。 儘管這當中,很多是為了搶救生命甚至被迫當場截肢而手腳殘缺的、更多的是舉家身亡僅倖存一人的;但許多災難的調查都發現,後續最脆弱的往往是罹難者的一般家屬,而非這些曾經瀕臨罹難卻奇蹟存活的當事人。 然而,任何奇蹟,都只是一個機會的起點,真正的奇蹟,其實是來自所有「人們」的支持。如同搜救的大陸官兵軍警日夜奮力,才成就了救援的奇蹟,來自大陸官方及民間組織後續的接納與照顧,今後才更是能讓奇蹟延續的關鍵。因為,所謂老天爺無情之外的「開恩」之餘,隨後繼續生存的苦難並未消失,甚至更漫長。 今天已經有消息指出,北京社會部門已經在規劃如何讓存活的孤兒幼童,為他們設立一套完整的「領養機制」。在這個小新聞中,讓我非常感動。這我看見了大陸政府體制內,真正的動員、用心與效率。 而香港演藝圈發起的救援運動與主題歌「承諾」,也很到位。以劉德華為首帶領所提出的「七年承諾」協助災區重建,顯現藝人們是真誠且有智慧的發起支持運動,而非熱心有餘、承諾不足。 每天持續關注讓人百感交集的地震災情,儘管大自然對於生命的衝撞與凋零,比「戰爭」還無情,但卻仍在充滿「流離」的無奈、讓人「譴責」的嘆息中,仍然因為「奇蹟」而觸動著許多人性中的動人光芒。 苦難的代價,往往是一個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民族從中重新凝聚、進化的機會。弘一大師描述「覺悟」的當下,是如此「悲欣交集」!在「四川地震」與「北京奧運」如此讓中國人悲欣交集的時刻,毫無疑問,終將意味著比「政治開放、經濟發展」更重要的一個深層次的考驗與挑戰,正在無數艱辛與不幸的眼淚中,完成一項真正的提升與過度。無論如何,值得所有人對於當下此刻的沈痛苦難,與其歷史時空背後的莊嚴超越,同感深切祝福!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