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12 19:47:14瀏覽8616|回應2|推薦15 | |
朱浤源:二二八事件元凶是日本政府 戰後日本運送台灣銀行券到台灣—Why Japan transported “the bank-bill of Bank of Taiwan” to Taiwan after surrender
朱浤源指出,二二八事件前後,葛超智與台獨份子往來,並支持當時獨派大將黃紀男組織「台灣青年同盟」,開始從事地方自治的政治運動。朱浤源認為,兩人的交往證實了二二八的「暴亂」,是由一群高手組織與發動的。 視頻:李敖史料證實228元凶是台灣皇民台籍日本兵今綠台獨精神領袖皇民阿公們
皇民化與二二八 作者:徐百川 二二八事件是台獨告別中國的分水嶺,台獨是由二二八而生,台獨很明白二二八轉變台灣人國家民族認同上的衝擊力,是以台獨建立二二八紀念館,到處聳立二二八紀念碑,定二二八為國定紀念日,美其名曰和平寬恕記取教訓,骨子裡卻是要二二八的瘡傷繼續淌血,使台灣人民記住二二八的仇恨,從中國意識中覺醒出來而主張台獨。二二八事件所以會使台灣人產生背棄中國的台獨思想,是因為在這個事件中,中國對台灣光復時歡喜慶祝、真誠熱烈歡迎回歸祖國,結果因不滿祖國的腐敗庸劣統治起而抗爭的台灣人民,進行了無情的鎮壓,數萬台灣人慘遭屠戮。台灣人為此感到哀傷慘痛悲憤莫名,因而失去中國心喪盡中國情,所以決心斬斷與中國的血緣關係,要脫離中國遠離中國,走上台獨之路。 是以二二八就成為令台灣人痛澈心髓的事件,諸如「美麗的台灣島上,滿懷回歸祖國熱夢的善良島民,遭遇到來自海峽彼岸國民黨政權與無情軍隊的蹂躪」「想當年要不是台灣人太天真,那麼腦筋想都不想一廂情願地被祖國統一,怎麼會發生二二八」「昧於光復與祖國的實質,去迎懷送抱,終導致無端的屈辱和創傷」「二二八事件的發生,讓台灣民眾從擁抱祖國的熱情,頓時跌入胸口插刀的驚惶駭異深淵中」「身為台灣史的研究者,面對二二八歷史事件,我常有一股無可言諭的割裂感,刺痛心靈深處,而不知如何訴說心中的感受」‧‧‧‧等等,‧‧‧等等。所以台獨處心積慮地宣傳二二八,就是要將這種錐心刺骨的慘痛傳達給每一個台灣人,生出仇恨中國之心,並且要世世代代記住二二八,因此都不願再作中國人。 然而台獨版本的二二八,是台獨從表面片面的現象,再加上誇張捏造的宣傳伎倆,所編出的一套惑眾之詞。二二八死難的人數,即使報導事件發生的當時報紙,包括攻擊國民黨的大陸左派報紙,也只不過含糊籠統地說是一千至數千而已,而親身經歷二二八對中國人恨之入骨,著書撰文醜詆中國的林木順和王育德,也只不過說是「據私人統計」「據傳聞」不下一萬人而已。而自台灣政府補償二二八受害人家屬以來,自今僅有八百多個家屬出來申請,因此死難人數大約一千人左右,才是大致合理的估計,然而「屍積如山,血流成河」「殺人競賽」「慘絕人寰」「holocaust」到現在仍然是慣見的台獨對二二八的形容詞。 的確在一九四七年台灣光復時,台灣人歡喜慶祝,熱烈興奮地歡迎回歸祖國,那種令人心神撼動,真誠狂熱的場面,不僅歡迎的台灣人激動淚流,就是接收人員心血也為之沸騰,熱淚盈眶難以自禁。這批最早來台的接收人員提及台灣光復,總是再三向人重申當年台灣人如癡如狂的愛國表現,總是挺出一幅見證人的態度,為當時台灣人真誠愛國的熱忱現身說法。 但是如果我們細細深入觀察史實,台灣經過日本五十年統治,又在皇民化的高潮之時,遽然在一夕之間回歸中國,台灣人在民族認同上,實在是呈現著複雜矛盾的多面性。從最初以鮮血和頭顱寫下的抗日史詩,到民族認同上徬徨無主,胡太明心態的「亞細亞孤兒」,再到宣揚皇民煉成的小說「道」,正說明了經歷日本五十年統治之後,台灣人的老中青三代在民族認同上,有著三種迴然不同的層次。 台灣的光復,正是台灣老年人歡慶回歸故國,和中年人心靈徬徨的大解放,這兩代人心中的歡喜慶悅可以想見,光復時到處所見的感人場面,就是他們由衷的內心反映。而青年人(今日的皇民阿公 台獨精神領袖)就未必盡然了,有的竟然為日本的戰敗而飲泣,甚至還有自殺已示效忠的。就常情而論這些青年人的心態也是自然的現象,台灣的光復使得這些青年在國家民族的角色上,遽然在一夕之間倒轉過來,他們是不可能即時接受和適應過來的。 光復時的台灣青少年是在日本統治完全穩固之後成長的一代,並未親身體驗日本統治初期殘酷的一面,心靈和意識都是單方面受日本教育的灌輸和洗腦下長大,日本的強盛進步和中國的衰亂落後更是眼前的事實,自然也就形成這些青少年崇日輕華的價值觀。二戰前期日本在各地戰場節節勝利,國威如日中天,如何不使這些青少年慕?憧憬的少艾心靈感到仰慕和響往?如何不會熱衷皇民煉成而陶醉在大日本帝國雄霸天下的美夢中?他們競相崇拜日本,醉心於皇民化的言行和表現,記載在當時的文冊書報上彰彰明甚,可以說這些青少年在光復回歸中國之前,在心靈上自覺或不自覺早已經歷過一番「脫華入日」的歷煉,浴火重生為「優秀的」日本人了。 二次大戰日本敗於美國並非敗於中國,仍無損其東亞之雄的形象,因此日本在皇民化台灣青少年心中的地位絲毫未減,當他們必須回歸比日本遠遠差勁落後,而且陌生疏離的中國時,這些皇民青少年的心情必然是矛盾的,即使他們接受甚至也歡慶光復,但是光復後的現實與他們回歸祖國理想和憧憬衝突之後,他們的愛國心就如五分鐘熱度般地消失了。當然不能說光復時的台灣青年都是日本教育的盲從者,但從總體而言,可說情形大致是如此了。 吳濁流說「日本五十年的皇民化,在光復那天就吹走了」,這只合對吳濁流這一代以上的台灣人而言,光復初期皇民化其實是在台灣青少年人(今日的皇民阿公 台獨精神領袖)心中,頗為廣泛地隱性蟄伏著,他們對日本的感情還遠多於對中國的感情。光復後單從海外歸來的台籍日軍就有三十萬人多,這些人回台之後許多無業,生活無著滿腹牢騷不滿現實。並且光復後肆言無忌的言論自由,在當時報上非議政府,貶抑祖國頌揚日本的文詞筆墨,尤其在日文報上更是屢見不鮮,更使這些青少年舊日思想的餘溫在心中持續下去。 國民政府接收之後的劣政,固然是導致二二八的直接原因。除此之外,事變發生後政府無力維持秩序,更使得群眾心無忌憚,跟風效尤者也隨之愈眾。另外共黨煽動的因素,論者每以共黨人數極微,影響力無足輕重,其實共黨產生的作用是應以他們散播謠言的效果來衡量,不能以人數的多寡來評估的。謠言本身就有風助火勢的作用,再加上共黨是有訓練有組織,能配合形勢針對國民黨的要害,他們所起的煽激鼓動作用,就遠非一般流言可比。 並且事變發生後不久,皇民青年立刻佔領台北電台,號召全省民眾響應,這對原本就是為日本的戰敗而難過,甚至是心不甘情不願回歸中國的皇民青年,加上他們光復後對中國政府和大陸人的不滿和反感,電台的廣播無疑就像他們期待已久的攻擊總動員令,焉得不使這些青年聞風響應共同起義?這也就是為什麼二二八會一下子星火燎原席捲全境,成為全島四方一致響應的「革命」風暴了。 事變時皇民青年奔走相告興奮不已,唯恐後人地起而效尤,有的還穿起過去的舊軍服或學生服,自動集結起來攻擊政府機構和外省人,他們在全省一致行動的結果,整個情況宛如全民暴動。「昔日的官兵們 ! 今日可以拔出指揮刀了 ! 特攻隊的勇士們挺進 ! 奇襲的時候來到了 !」「集中我們的武器 ! 爭取時間,奪取他們的武器 ! 全體同胞,一致武裝起來 !」諸如此類的文宣,就在各處分發張貼。各地電台整天激烈叫囗殺氣騰騰,煽激鼓動不休,更使得這些青年的情緒亢奮沸騰起來。對他們來說「替天征討不義之徒,膺懲暴支」的時候又到了,他們高唱日本軍歌,舞著武士刀,大罵外省人為巴格野魯的支那人清國奴,並且以日語檢驗行人,凡是不諳日語者,立即以刀棍毒打追殺。 二二八依照台獨的說法是「低文化統治高文化所遭到的對抗」「台灣反抗殖民統治的自治運動傳統」,二二八固然是政府的劣政引發民憤,然而事態會發展到仇華反華的地步,卻是另外一個層次的問題了(皇民化仇華的洗腦問題)。從二二八之前並未見有類似日本時代的抗議請願運動,顯然事前毫無官逼民反的徵兆,事變發生之後又泛有工農商等一般民眾的參與,可見即使到了官逼民反的程度,其嚴重性也不致於達到仇華反華的地步。再從響應的人幾乎都是受日本影響最深的青年學生和軍人,而且一開始就不分青紅皂白一律視外省人如寇濸,濫打濫殺甚至還遍及無辜的婦孺的情況來看,這如何能夠排除這些青年自幼以來習之有素 ,奉行不渝的皇民思想。 日本皇民化對台灣青年的成功,是由於台灣人存在著自身以外的兩種民族認同,不像韓國人在民族認同的抉擇上,只是自身與日本之間的選擇,韓國人認同日本就是等於拋棄自身的民族尊嚴和驕傲,自甘低賤地向日本曲膝臣服。而台灣人卻有衰亂貧困的祖國作為唾棄的對象,自身像是處於第三者的地位,在中國和日本之間作出選擇,認同日本即是等於去舊迎新、登高遠卑,民族尊嚴和驕傲由是於焉而得。這從日本投降之時,台籍日軍感到憂傷難過,和韓籍日軍則欣喜慶幸的不同心理反應,就可以看的出來。國民黨接收台灣和處置二二八的不當,僅是完全落實了這些青年心中的皇民思想。 從時代的影響來看,台灣青年的皇民化完全是環境所塑造出來的,是自然而必然的現象,談不上有什麼罪過可言 。就像漢人被滿清征服之後,有人寧願被殺頭都不留辮子的,但是在滿清統治二百四十年之後,不但有漢人為剪辮子而痛哭一場,並且還有漢人成立保皇黨效忠清室。大陸的任何一省人若也經歷了台灣的命運,同樣地也會造成皇民化的,並非台灣人有何異於他人之處。但是要就事論事就不能排除任何相關的事實,承認日本皇民化在台灣青年身上留有後遺症,並不表示二二八是台灣人孽由自作咎由自取,或是國民政府的腐敗殘暴可以勾銷和容忍,而是使我們更能夠客觀全面地認識真正事實 ,避免走向是非黑白兩極化的偏差態度。 二二八對台灣人所造成的創傷,只合對於當時心懷故國的中老年人而言,對於那些皇民餘孽來講,除了仇恨之外,二二八更是回歸祖國得來的可貴教訓,可以讓世世代代的台灣人刻骨銘心,藉此肅清心中的漢族意識。這些皇民餘孽完全否認皇民化對二二八的影響,他們利用先人抗日的碧血,上代人歡迎光復的熱淚,塗抹洗刷掉自己身上皇民化的痕跡與色彩,以清白無辜的受害形象,把二二八描繪成一幅狼與羔羊的圖像,以誇大渲染中國的無情殘暴,宣稱中國是台灣的災難之源,當初就是熱情無知地歡迎光復才引進了二二八大屠殺,極力煽動台灣人民對中國的仇恨情緒。 二二八時如果中國處於國家太平政治穩定的情況下,處理二二八的方式或許會比較溫和穩健一些,但當時國共內戰,國民黨敗象畢呈正為惡化的局勢坐立不安,台灣又傳來有共黨介入的全島叛亂,因此緊迫而急率地處理二二八,可說就難免而發生了。國民黨的濫捕濫殺冤及無辜固然是罪惡的作為,但也不能認為這是出自中國政治文化的傳統,認為是中國人不把台灣人當作自家人看,用以製造主張台獨的理由。 現在台灣到了自由民主的時代,有了追求事實和認識真相的開放和自由,二二八是一件歷史大事,現在仍有足夠的資料可以調查和考證,本著客觀的態度,事實的真相並不難明。但是台獨至今仍然陷於感性積累的死結而不知自解,不把歷史的真相從亂世動盪的扭曲光影中還原出來,認清皇民化的後續效應和影響,而記取皇民化仇恨中國的教訓。況且為了台灣的自由安樂不願與中共統一,台獨也並非唯一之路。把台獨看作神聖的目標,只是為了台獨而台獨,偏激不實地利用二二八以煽動仇恨,只會把台灣的民族主義推向和中國民族主義的衝突,「再來一個二二八」,可能就一語成讖,很無謂地發生了。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