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1/12 11:07:10瀏覽1357|回應1|推薦8 | |
20101112宮本延人的《我的台灣紀行》(閱讀感言) 撰文/衛西林 宮本延人的《我的台灣紀行》, 可能是今年最令人眼睛一亮的題材發現。最大的驚喜是,原來人類學者都是講故事的高手,這是因為不斷作口述採集工作,累積的經驗嗎? (倘若)作為拍攝電影的背景題材,本書從學術草創,特別是從知識採集搶救文物的角度,自然散發出反對戰爭破壞,超越族群意識,尊重所有人群與社會遺產的普世價值。從地域意義上,本書呈現台灣大學前身之帝國大學的創設,特別是人類學系(最初只是擁有一位教授,一名助理的講座性質--土俗人種學講座)的種種趣聞,在台大校園早成為全島的另類觀光景點,應該格外感覺親切才是。 即使不是學術界的大師級人物,甚至只是為基礎建築付出努力的有心人,宮本氏的人生,擁有許多動人的場景,牽動著兩岸人群的感情。 他的童年像是宮崎駿早期動畫中的少年,對考古充滿求知的熱情,體弱多病考場失利,卻倍受親人的疼愛,與師長的關係更是投契,大一就被移川之藏教授預定,畢業後一起到台灣赴任,論文資料得自舊書攤上乏人問津的整套漢書,赴台之前的熱絡場面伴隨著與年老祖母生離的愁緒,期間穿插著首度手握石器時代文物的極度驚喜,慶應義塾大學時代在東京出土人骨的興奮之情,古怪公爵與移川氏的詼諧面貌,以及童年社區中的神秘豪宅大院,因為考古的機緣得以一窺堂奧,原來主人也是一名考古的愛好者…;在赴台的船上,遇見決定他未來姻緣的傳教士; 之後的生涯事蹟,區分為戰前參與帝大創立、原民部落踏查,戰時的拯救廈門大學博物館,赴廣州擔任短期校長,同時搶救學術機構流出的文物(其中三件銅鼓後來因成為台灣總督府博物館的收藏而留在台灣),在台灣皇民運動中拯救民間菩薩像等幾個大段落,充滿逸趣與人情溫暖的橋段; 從電影場景的角度,不能遺漏的是,檢視廈門大學圖書館遭砲擊後的驚悚場面,評估廣州博物館遭劫的悽愴印象,在街頭發現博物館遺失文物的憂心,在市場發現不知名的50公分長的棒肉,原來是蟒蛇肉的駭怖,特別是在總督府地下室接收20年前人類學巨擘伊能嘉矩手稿與標本收藏的狂喜,令人聯想起【國家寶藏】【法櫃奇兵】中的經典場景,而文物的整理過程,又類似科學探案,與黏貼公仔/拼圖的趣緻細節。 宮本氏最大的幸運,可能是他在無意中選擇了土俗人種學的實踐之路,使他能夠在戰爭破壞最厲害的年代,超越族群意識的尖銳對立,不迷失良知與本心,享受熱愛人群和受人群溫馨對待的幸福與甘美。知識之路,原來可以是不講求功利,無論資質優劣與競爭的,宮本的人生對承受幾度教改翻盤的台灣,不忒為一帖清涼的解熱劑。 讓我們來拍宮本延人吧!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