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24 12:36:35瀏覽454|回應0|推薦0 | |
引用文章「誰」隱藏在Facebook、奇摩交友、msn裡面? 李學文 2009/11/24 本我、自我與超我是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在心理動力學中,所提出之結構理論關於精神的三大部分。「本我」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負責用意識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則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有趣的是,此三種面向似乎也會反映網路世界裡的使用行為。 我有一位合作多年的業界朋友,自從幾年前msn出現我將她加入之後,便從未回應我丟上去的任何訊息。無論是打聲招呼、活動的邀請、專業的就教,對方一概不予回應。 原本,我想可能她只是不喜歡網路上的應對或是某種科技冷感(像是喜歡面對面接觸甚於無面部表情的文字互動),直到某天,當她在facebook(臉書)上主動把我加入並且綁架(臉書上的一種遊戲)我,在我不斷掙脫後,卻不斷於第一時間內持續綁架並且以各種方式"凌虐"我之後,才驚覺,那可能是她透過網路世界裡所反射出來,在現實生活中我所不熟悉的另一種人格形態。 我發現,臉書可能是一個反映較真實「自我」的地方。 網友們希望在其中找到以往的朋友,以及認識朋友的朋友,因此當然必須使用真實的身份,而較少有匿名。就是某人利用空檔去你的開心水族箱或開心農場(臉書上的另外兩種遊戲)偷了一些寶貝或是農作物,你也不會認為他真正在執行現實世界裡的偷竊行為、或是從「本我」的角度產生真正偷竊的邪念,因為雙方都是「明」人,也就是說,雙方都在玩一個在現實社會中可被接納的社交遊戲。 但Yahoo!奇摩交友則不同,相對而言,它是一個十分反映「本我」的網路世界。 怎麼說呢? 網友在裡面大量使用不知是否在現實世界中相同的別名 ? 擺明謊言的自我條件描述,如身高200公分、體重200公斤、年齡90歲還未婚或是年齡20歲卻已離過3次婚的少女(照片上至少呈現出的是少女照片)、粗魯直接的三字經(在自我介紹及日誌裡)、標榜著喪偶的婚姻欄位,從這裡面可以約略看出某個隱匿於現實身份下的潛在內心世界,令人好奇的是,他們在現實世界裡是否也會如此呈現? 同樣的交友社群網站,卻有著如此大不同的差異,一個反映了「自我」,一個則反映「本我」。 有個朋友曾經氣極敗壞的說,為何網友們都不相信他剛好是100公分、100公斤,我笑答︰「因為他們習慣在網站上用潛意識去玩耍自己的身份,當然也就不相信別人的話」,他沒說謊,因為他得了小兒麻痺症坐在輪椅上,所以是100公分、100公斤! 我曾經跟朋友開玩笑,如果我在較無匿名性的facebook上突然把它當成Yahoo!奇摩交友使用,在上面編造身份,然後公然對某網友示愛,對facebook一定會造成某種衝擊以及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朋友勸我最好不要這樣做,我笑問原因,他說,因為那樣可能讓你在現實中的名聲都毀於一旦。 我當然只是開開玩笑。但是,如果人們沒有代表慾望、受意識抑制的「本我」 宣洩需求,那麼,挖人瘡疤的八卦雜誌為何如此大行其道? 甚至影響了其他平面或影視業者的內容取向,這恐怕不是一曲衛道人士的高調便能抑制的毒蛇猛獸。時代在變、觀念在變,功能相似的網站卻因為使用者的觀念及使用方式而滿足了不同的精神層次! 這種調性最初是如何形成的? 人的複雜層面能否透過網路給予滿足? 應不應該被滿足? 有無抵觸道德? 道德門檻需要被集體下修嗎? 除了「本我」、「自我」,是否可以有激發人性潛在的善念及藝術美感的「超我」? 在網路可能長遠地對人們產生影響的前題下,這些也是頗值得被研究的議題哩。 vup |
|
( 心情隨筆|愛戀物語 ) |